<p class="ql-block"> 這次回日照老家陪我們最多的是表哥,因為他來陜西次數多,相對熟悉,最主要是他有空閑。我們一起走親戚、爬山看海上日出,去萊蕪參加婚禮,享受他趕海挖的蛤蜊,吃他家請客的“大盤子”。</p><p class="ql-block"> 表哥是上世紀60年代人,20幾年前我們小家仨人回山東沒見到他家人,有些遺憾。問起表哥,姨神秘地說,到山里去了。那時計劃生育政策正作為國策實施,陜西城里有工作單位的都自覺地只要一個娃,縣上的工作人員一般也就兩個子女。農村到處貼著標語,提倡只生一個好,獎勵雙女戶,但有兩三個女兒,又要個兒子似乎懲罰措施也比較人性化。</p><p class="ql-block"> 山東是革命老區(qū),執(zhí)行政策力度大無變通,對待計劃生育工作政策執(zhí)行嚴格,措施強硬,一般沒有人敢頂風冒險生三胎。</p><p class="ql-block"> 表哥是家中老大,弟弟家已有兒子,而他連生兩個女兒,他有意要生個男娃,就到處躲避絕育措施,村長拿他沒辦法,威脅他要生就不要在村里呆了,于是一家老小消失了。</p><p class="ql-block"> 他家就是現實版的“超生游擊隊”。</p><p class="ql-block"> 他躲走了,村里先是扒了他家房子抵罰款,接著是子債父還,聽說那幾年姨家也分不到錢,都被充當兒子罰款抵賬了。</p><p class="ql-block"> 表哥家在外面呆了9年。姨打電話給媽,說表哥在山上又生了女兒,勸他下山也不干,還想再生。</p><p class="ql-block"> 這次到海邊,很想重溫海上日出的壯觀場面,表哥約我倆開車去山上最佳觀日點看。早上四點出發(fā),半小時來到山腳,上山的路擋著。問了看門的大爺才知道這座山已成旅游景點了,不允許外來車輛上山。因為時間太早,旅游大巴、纜車未到營業(yè)時間??撮T大爺建議把車放到山腳,沿近道爬上去。老公躲到車里去睡覺,我和表哥順著滑道路線上了山。當熱汗涔涔、喘著粗氣登上山頂時,遠方紅日已出,清晨的陽光灑落海風輕輕襲來,登高望遠的感覺太爽了。這里被當地人叫成雷達山,山頂有監(jiān)測敵情海況的雷達站,也承擔著海上天氣預報任務。表哥在山頂給我指著煙囪林立的是山東鋼鐵廠,堆滿物品的是配套設施廠,特別指著一個位置讓我看,說那兒就是他在山上住的地方。望過去,就是個樹木茂盛沒有炊煙的山林。</p><p class="ql-block"> 下山路上,關于超生游擊隊的生活經歷,成了兩人主聊的話題。</p><p class="ql-block"> 表哥娶了他的高中同學,一個愛學習賢淑溫柔的好女人。提起嫂子,表哥那飽經滄桑的臉上滿是笑意,眼睛灼灼閃光,毫不掩飾贊意。這對三十多年夫妻依舊愛意濃烈滿目柔情交口贊許的樣子讓人羨慕。嫂子是幸福的,因為多年漂泊躲避,連續(xù)生產,傷了元氣,經常躺在床上看書休息。但全家老少都“呵護”她,贊賞她學習好文化高,是家里的功臣。她是在有了四個女孩后,終于生了兒子,取名“圓場”才從山里回到村里,聽說剛開始一家人住在牛棚里,有了兒子,就有了希望,有了奔頭,一家人用勤奮努力書寫了窮則思變的奮斗故事。</p><p class="ql-block"> 我問起哥,娃到受教育年齡咋辦呢?他說該上學了就送下山,交給奶奶去讀書學習。他提起當年的艱辛,非常感謝家人的幫助,也記得我媽給他家的幫扶。說那時他家的糧都是各家湊的,隔一陣他偷偷下山背家人湊的糧食和生活用品。我好奇他在山上什么地方住,說是一個不適合住人的山村,村里人已搬遷到山下了,留下幾間破舊房屋,有一口小山泉。他經??滁c木材燒火做飯,多余的挑下山換點生活用品。有從家里背來的糧食,生活不成問題的。看著說的這般云淡風輕的,似乎日子悠閑有趣。他說壓力大呀尤其是你嫂子,常年拖著大肚子東藏西躲,身體越來越差,不過還鼓勵我一定會給李家留后,這是我們家的功臣!</p><p class="ql-block"> 我笑問這山也不太高呀,我都能爬上去,村領導沒想著進山抓你們?他算是透露了當年躲避生育政策成功得到“圓場”的內幕。原來只要他離開村里村長壓力就小了;能住進山里村民遺留屋子也是親戚幫忙協調的;還有朋友是管這片山的民兵隊長,打招呼不許干擾他們生活。不過,九年了,頂著巨大壓力孤獨在山上,缺少基本生活條件,這家人適應能力、心理很強大。</p><p class="ql-block"> 現在表哥住在和他弟同一小區(qū)的二室一廳高樓里,家里溫馨整潔。說是還有一套三室兩廳房留著給他兒子。他介紹自己情況,我們連連贊嘆“苦盡甘來”!</p><p class="ql-block"> 四個女兒現在已長大成人,真正稱得上“四朵金花”,一個個出落的身材高挑,陽光靚麗。公認的“大美女二美女”已經在日照結婚生子,過上富足幸福的生活。當年這兩個姑娘初中畢業(yè),準備去日本流水線打工。老師覺得學習的好苗子打工可惜了,可我哥只能無奈的說我得顧整個家呀。他也覺得虧欠女兒了,等娃到了結婚年齡回國后他家條件也好起來,他讓娃自己留下了打工的錢當嫁妝用?,F在兩個女兒都很孝敬老兩口,兩個姑爺也爭著表現呢。三女兒四姑娘都考上大學畢業(yè)后分別去上海北京“創(chuàng)錢”。這次外甥女結婚四姑娘從北京回來給姐姐做伴娘,我在飯桌上笑問這位聰穎貌美的姑娘,知道當年你出生你爸媽該是多少的失望愁苦嗎?表哥也說差點把娃給了一個缺女兒的富貴人家。二姑娘笑稱他爸迷途知返,半道又把娃抱回來,并發(fā)誓我的娃我自己養(yǎng)!四姑娘笑著揮手,往事不提,反正現在我是爸媽最愛的寶。的確,這四個姑娘都非常優(yōu)秀,尤其是后面的娃兒,山里生山里長,缺吃少穿,竟都長到快一米七的大高個,聰明伶俐,陽光靈動。我贊嘆她們,她們毫不猶豫接住——我們基因好。</p><p class="ql-block"> 再說歷經磨難出生的小兒子,現在長了一米九的大個,可能受寵較多,貪玩不愛學習,現在在他姑父工廠打工,見了我們很有禮貌打招呼。</p><p class="ql-block"> 表哥說他現在吃得好住的好不缺錢。孩子們讓他老兩口不要再干活出力了,可他閑不住,說是每天趕海三四個小時就可收入個百八十的。嫂子身體也好起來,全家把家庭功臣保護的太好了。表妹說嫂子去年干活得到八十來塊收入,我表哥就夸了一年,說媳婦能掙錢了。</p> <p class="ql-block">爬上山頂看日出</p> <p class="ql-block">大表哥兩口和我們</p> <p class="ql-block">表哥請我們吃“大盤子”</p> <p class="ql-block">表哥家的四姑娘(第一個)和兒子(左一)</p> <p class="ql-block"> 外甥女出閣宴上,我們幾家人湊成一桌,表哥一家人一桌坐不下,看著其樂融融的一大家,讓人羨慕,不禁感嘆:苦盡甘來,人多真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