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記:</p><p class="ql-block"> 2024-5-21,與戰(zhàn)友姚顯章驅(qū)車前往金蘭山,這是我N次登上這座海拔768米高的山了。</p><p class="ql-block"> 初夏的金蘭山,滿目青綠撲面而來,對我們的眼睛太友好了吧?!山上的樹木青翠欲滴,湖中的清水碧波蕩漾,道觀更顯厚重神圣、古韻之美。閑時登山飽覽這醉人的美景,俯瞰群山映碧水,大別山新縣版的老君山,抒天地之間壯麗詩篇。</p><p class="ql-block"> 初夏醉游金蘭山</p><p class="ql-block"> 霧繞云纏入仙境,深谷高山皆是景。</p><p class="ql-block"> 七彎八拐見絕壁,云龍地縫有神韻。</p><p class="ql-block"> 千峰萬壑腳下踩,一步登天追云海。</p><p class="ql-block"> 江淮圣水流不盡,萬古江山不老情。</p><p class="ql-block"> 金蘭山位于新縣新集鎮(zhèn)金蘭村境內(nèi)。金蘭山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33.4平方公里,由金蘭山、連康山、西大山、九龍?zhí)度揭幌噙B而成,主峰金蘭山768米。這座山氣勢磅礴,古木參天,濃蔭蔥郁,溪泉叮咚,花繁草茂。</p><p class="ql-block"> 相傳,金蘭山是達(dá)摩祖師住過的地方。信徒往金蘭山進(jìn)香始于宋代,清乾隆年間最盛。其名為真武大帝所賜。</p><p class="ql-block"> 據(jù)傳,真武大帝出武當(dāng)山巡游,歇腳于木蘭山,嫌木蘭山孤單,欲再覓一山為伴。北行途中,他用腳踏山脈法試地脈輕重,連試幾處均山搖地動,不能如愿。當(dāng)來到層巒疊嶂的大別山腹地,高興之情溢于言表,突然靈機一動,計上心來,隨即將道袍拋向空中,意即道袍落到何處其地脈就重。轉(zhuǎn)瞬間,只見道袍在天空中變成了五彩云朵,不偏不斜罩在一座險峻的山峰上,接著真武大帝雙腳踏上被罩住的山峰,山體不動不搖,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連連說:好山!好山!經(jīng)得動,經(jīng)得動!從此,人們將這座山峰叫做“經(jīng)動山”。又因“金”在五行中排于“木”之前,于是,真武大帝將“經(jīng)動山”賜名為“金蘭山”,以作為木蘭山的姊妹山。 </p><p class="ql-block"> 關(guān)于金蘭山的名字的由來,民間亦有另有一種說法,說是在三國時期,蜀漢皇帝劉備曾與關(guān)羽、張飛三兄弟在金蘭山下桃園村(自然村,非行政村)結(jié)義為異姓兄弟,后劉備成為蜀漢皇帝,三兄弟結(jié)義的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傳為美談,故名此山金蘭山。</p> <p class="ql-block"> 金蘭山的美</p><p class="ql-block"> 或許還會有人問,金蘭山在哪里?我說,金蘭山就在讓你感到無比驚奇而大大張開的嘴巴里,就在讓你感到無比震撼而不覺睜大的眼睛里……</p><p class="ql-block"> 金蘭山,位于大別山腹地的河南省新縣。它高聳、蒼翠、秘靜、圣潔、云霧繚繞、禪鐘隱約,如同仙境,亦或者……像一個氤氳升騰的夢,紛紛飛到神圣的高度,一點點扶正我在世俗里即將崩塌的靈魂。 </p> <p class="ql-block"> 崎嶇蜿蜒的登山車道隱藏在茂密的綠色里,迂回曲折于山側(cè),伴著山間淌落的小溪和郁郁蔥蔥的植被,以及不時傳來的鳥鳴,會有一絲恍如隔世的體驗。陽光在路上灑下斑斑駁駁的光影,近看林木蓊郁,遠(yuǎn)山層次豐富,不遠(yuǎn)處的植被濃淡深淺,變化無窮,遠(yuǎn)處飄來陣陣花香,鳥鳴蟲唱,讓人感到融入大自然的愜意。無需懷疑,這一片山河,古老如經(jīng)。那些草木、峰巒、奇石、流翠和清泉,早在上古時期就裝成金蘭山之書的冊頁,要讓每一枚文字在金蘭山自在游動。</p><p class="ql-block"> 車開到山頂上停車場,走過登山步道,再上近500級臺階之后,逐漸感到腿的沉重,常常停步喘息。越往上走,越感到艱難極限,仿若每一個來此之人,無論賞景還是信仰,都需要邁過心誠的門檻。經(jīng)過近一小時的攀登,來到了金蘭山的主峰金頂,放眼四望,更是一幅幅引人入勝的畫卷。幾處山峰上的道觀,形狀好似一朵朵碩大的蘑菇,高高聳立在山嶺之上。</p> <p class="ql-block"> 登高俯瞰。山勢,以花蕊的形式矗立。四周仍保留著最初向陽的姿態(tài),讓那些紅塵中漂浮的記憶在金蘭山幻化成朦朧的詩意。細(xì)聽巖石和流水,鳥鳴和蟲語,每一聲都合轍押韻。組曲交織,讓空靈的夢幻懸浮。山體陡峭奇石如傲然獨立的骨頭,除了時間,還是時間改變了它的命運。抬升、切割、侵蝕、打磨、安置。龐大的造山運動就是大自然書寫出的動人心魄的章節(jié)。時間見證了一座山的歷史和時代的更迭,同時也見證了石頭的生命力與幻想。</p><p class="ql-block"> 金頂,大地之上,蒼穹之下。高達(dá)百米的孤哨石壁,在云濤霧海中屹立于群山之巔,上指蒼穹,下臨深淵;仿佛萬年的浩氣,橫亙于歲月之上。風(fēng)、雨、云,晦明之間,俯仰萬變;山巒、石崖、森林,濃翠蒼郁、靜如太古;他們是這里的主人,人類只是訪客,于是便只有驚呼與贊嘆的資格。</p> <p class="ql-block"> 白云深處,金頂尖上,一切塵世的紛爭,一切想不透說不清的郁悶,全沒有了,只覺出透心的清爽和舒暢,仿佛所有的意念,剎那間全部融入眼前這沁人心脾的蔥綠,融入這大自然毫無雕飾的溫馨之中。放眼四望,只見遠(yuǎn)遠(yuǎn)近近的山脈峰巒,在金頂腳下如萬頃碧波,澎湃而來,奔涌而去。風(fēng)吹云動,朵朵白云迎面飄來,仿佛唾手可得。</p><p class="ql-block"> 因為云,荒荒油云,寥寥長風(fēng)。金蘭山可稱其為凈土。在這里,只有白云和彤云。白霧從樹葉間、石縫里、山崖沿流出,已分不清是在天上還是在人間。只有停下來,靜聽這山脊上的云語。雖已是下午兩點,卻更像早晨。山道上處處濃霧彌漫,人在其間穿行,仿佛掉進(jìn)云里,朦朦朧朧之際還看見從云堆里躥出兩個人來,驚訝之余,彼此都有點把對方當(dāng)成世外來客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 屏氣凝神。山峰,記錄了云朵的起居,在虛構(gòu)和寫實的語境里碰響光陰與流水,那直立的意象,指向永恒的引領(lǐng)。天地萬象,被金蘭山表達(dá)得淋漓盡致。原始,粗獷,古野,奇絕。哦,需要默念多少遍“立天地而不毀,冠古今而獨隆”才能抒發(fā)我的膜拜?金蘭山石化了歲月,將我滿懷的傾訴化作瓦藍(lán)的天空,然后指引人們敞開心扉。我看見,一只鷹駕著大風(fēng)而至,陽光下,身子抽離峰身,我仿佛隨著鷹,蒸發(fā)在風(fēng)中。</p> <p class="ql-block"> 山風(fēng)浩浩,雨霧綿綿,我們有入“浩浩平如馮虛御風(fēng),飄飄平加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之境,頃刻間磨菇石顯露出挺拔俊俏的模樣,瞬息之間又“云遮峰”,無處覓蹤跡。此般白云無際,類于仙境。恰如清人詩中所述:“轉(zhuǎn)眼風(fēng)云相會處,憑空移步作神仙?!?lt;/p> <p class="ql-block"> 奇峰、異石、古木、流泉……金蘭山以其無盡的慷慨,呈現(xiàn)了各種形態(tài)的美與思。霧嵐,應(yīng)是山的呼吸,暗藏地理的靈氣。想象為一朵閑云的游蕩,像鳥一樣繞峰三匝。越來越亮的光懸在山峰,仿佛不到蒼穹邊際。白云和仙氣相連,人和峰相連,墨濃墨淡,無非就在虛實之間。</p> <p class="ql-block"> 草木,鎖著浪漫的故事。映山紅、楓樹、蕨類……各種植物,珍稀的也好,常見的也罷,深藏在金蘭高山幽谷中,仿佛是大自然統(tǒng)領(lǐng)的“貴族”。它們不動聲色、矜持內(nèi)斂,而平靜的外表后面,則是豐厚的故事。沉靜無聲,卻能以堅韌穿越漫長時光,在這草木豐美的山林之間見證滄海桑田,見證所有生靈的生息繁衍。</p><p class="ql-block"> 這一切,行走在金蘭山草木間的你,也許會遇見,也許會錯過。只是,一路看山看云聽鳥鳴,仍覺得其靜無比。關(guān)于金蘭山,唇齒開闔間,總有太多想要提起的故事傳說,總有太多的美好想要表達(dá),總有太多的美景,看不完,也道不盡??墒且粡埧?,便感到了語言的局限。</p> <p class="ql-block"> 流水,則是一群奔涌而出的文字,淘洗著唐詩宋詞。一半豪放,掛在峭壁;一半婉約,散落山谷。水的流向從不盲目,一條絲帶系在誰的腰間,金蘭山說了算。碧水的權(quán)杖一揮,山巒就綠了,一幅潑墨的寫意,皴染萬物。踏著一抹山痕水印,尋夢金蘭山,盎然的綠意如同一尾魚,躊躇滿志地游弋。</p> <p class="ql-block"> 走進(jìn)金蘭山,無愧于走進(jìn)了一個名符其實的自然遺產(chǎn)!無論哪個季節(jié),無論哪個時辰,金蘭山總能給人許多驚奇?!按合闹唬菽倦H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笔墙鹛m山。“集黃山之奇,峨眉之秀,華山之險,泰山之雄?!笔墙鹛m山?!斑B山絕壑逶迤,長林古木參天,蒼崖溪流飛瀑,云橫絕頂落蔭?!笔墙鹛m山?!拌髥h傳三界,潮音凈六根。高山眼底小,豫南此峰尊?!痹坪5拦?,圣土靈石,豫南道教之名山。</p> <p class="ql-block"> 金蘭山的古寺居于云間修持,禪音在金頂上閃亮。時光寧靜。在金蘭山,萬物都是奇絕的詞語,是寂靜大地的版畫,是神祇美輪美奐的藝術(shù)杰作,它隱映在濃翠之間,感悟金蘭山永不枯竭的生命氣息。遠(yuǎn)處,有什么飄了過來,抓起來一看,是一枚詩韻。在潮濕的韻律里,金蘭山日夜星辰地奉獻(xiàn)出璀璨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 青山為底色,綠水作線條,詩意從四面八方涌來,花與草的纏綿,云與霧的交融,鳥與水的交響,無處不是美的符號。</p> <p class="ql-block">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即使我們再如何附庸風(fēng)雅,對于世代居于山中的人們來說,他們對金蘭山的理解,恐怕也遠(yuǎn)比外來人要深刻和復(fù)雜。不知從何處看到過一首詩曰“披云尋往事,流水不知年。山空琴欲冷,樹古鶴來眠。”這樣空靈清新的詩句便出自當(dāng)?shù)匚娜酥?,或許他一生追求內(nèi)心境界的潔凈完美,而詩中古雅空寂的意境,更是透著佛與道的禪意出來。山之高,山之靈。一定是因為金蘭山,才讓他內(nèi)心有了這樣的妙境。后來的人們也無疑是羨慕他的。</p><p class="ql-block"> 如是這般,徜徉于此山林泉石之間,只覺塵心漸息。云嶺聳空,山風(fēng)拂過山谷。世間的美,就此沉淀在時間之外。方知,金蘭山的美,醉人,更醉心……</p> <p class="ql-block"> 在大別山這片廣袤的土地上,自然風(fēng)光總是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不同年齡層的游客。</p><p class="ql-block"> 金蘭山的美,是那種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的美。無論是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亮奇峰怪石,還是傍晚的余暉灑在層層疊疊的松濤之上,都讓人心生敬畏。</p><p class="ql-block"> 在這里,你可以領(lǐng)略到云海、星空、日出日落等自然奇觀,體驗不一樣的旅行樂趣。在這里慢悠悠地游覽,品味著前人留下的詩篇和畫作,感受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找到與自然對話的空間。</p> <p class="ql-block"> 最治愈人心的,便是這世間的山水美景!走近大自然,聆聽山水的聲音,放松一下疲憊的身心,忘掉一切煩惱和不愉快!</p><p class="ql-block"> 忙碌的生活,偶爾也要慢下來,遠(yuǎn)離喧囂,走近自然,緩解心情,治愈疲憊!</p> <p class="ql-block"> 后記:</p><p class="ql-block"> 驅(qū)車上金蘭山的道路,傾斜、陡峭、急轉(zhuǎn)、狹窄,如果說如此的山路已經(jīng)讓人提心吊膽,不堪忍受,那么更讓人不堪忍受的,是每一個彎道過后還是彎道,每一座山過后還是一座山。</p><p class="ql-block"> 行駛的路上,每一個陡峭的上坡都捏著一把汗,在每一個急轉(zhuǎn)直下的路段感受著失重的恐慌。耳朵開始感到很悶,有耳鳴的癥狀。出行的快樂早被忘記了,取而代之的是不安和焦躁。</p><p class="ql-block"> 車行大概兩公里之后,面前依然是逶迤山巒,靜默無語的圍在四周,帶著嘲笑和輕視,因為旁邊的懸崖著實讓人膽戰(zhàn)心驚。</p><p class="ql-block"> 一座山、一座山、又一座山,山山環(huán)繞,像無止境又單調(diào)枯燥的人生,我們知道要一直走下去!</p><p class="ql-block"> 金蘭山近在眼前了,美好的風(fēng)景自不必說,大自然什么時候都能給人帶來心靈的安寧。其實所有的山都有大同小異的風(fēng)景,奇石飛瀑或者寺廟道觀,然而這一次因為路途的不易,擁有了不一樣的心情,一種放松、坦然、珍惜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當(dāng)站在金蘭山金頂舉起雙手,聽風(fēng)從耳邊呼嘯而過,第一次覺得自己離天空如此近;第一次覺得這人生的旅途也如此充滿興味;第一次覺得身邊的人,手心里的幸福要好好珍惜……</p><p class="ql-block"> 拍照記錄,留下足跡。關(guān)于浪漫,山水占一半。每次隨意的拍攝,都將會成為一生無法復(fù)刻的杰作。</p><p class="ql-block"> 旅途有感,以此為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