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下旬的“南疆”自駕行,上一集我們三輛車從庫車,經(jīng)天山托木爾大峽谷,晚上趕往阿克蘇市入住。</p><p class="ql-block"> 阿克蘇市,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阿克蘇地區(qū)轄縣級市,地處南疆中部。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也是龜茲文化和多浪文化的發(fā)源地,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譽。</p> <p class="ql-block"> 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在阿克蘇只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行12人回到了喀什,歸還租車后開啟喀什市區(qū)的游覽,來感受千年古城的無限魅力,同時我們的南疆自駕行也接近了尾聲。</p> <p class="ql-block"> <b><i><u>香妃園,</u></i></b>位于新疆喀什地區(qū)。景區(qū)占地面積300余畝,是一座融合了維吾爾族傳統(tǒng)文化和建筑風格的園林;又是打造以“香妃”文化為主題的旅游景區(qū)(香妃園),2019年被國家評為4A級旅游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一個人香了一座城,她就是香妃,這座城就是喀什。來到這里,讓我們開啟傳奇故事的沉浸之旅吧。</p> <p class="ql-block"> 走進園區(qū),我的耳邊似乎已響起了《你是風兒我是沙》的美妙旋律…,一縷香魂來斷絕,是耶非耶?化為蝴蝶,香妃的傳說引人入勝,香妃用自己的一生譜寫了一曲民族團結的新篇章,唱響了祖國統(tǒng)一的主旋律。</p><p class="ql-block"> 香妃石豎立在園區(qū)入口。據(jù)說,這塊香妃石緣起自天山,仿佛飛天仙女零落于塵,形如婷婷少女橫臥于榻,玉容玄發(fā),風姿綽約,如此天來之石,只為香妃所成,機緣巧合,世人稱奇,故取名為“香妃石”。</p> <p class="ql-block"> 乾隆和香妃主題雕像。</p><p class="ql-block"> 香妃是乾隆皇帝的妃子,自幼體有異香,為沙棗花味,由于她身上的花香,人們便稱她為香妃,香妃園是為了紀念香妃而出名。</p> <p class="ql-block"> 走進香妃園,這里的一草一木似乎低吟那匆匆流逝的時光…,園內的每一磚一瓦,每一樹一花,都充滿了歷史的痕跡和文化的記憶。漫步其中,仿佛可以聽到歷史的回聲,感受到文化的脈動。</p> <p class="ql-block"> 香妃園建筑整體造型及裝飾優(yōu)雅,錯落有致,莊嚴峻拔,都體現(xiàn)了維吾爾族的傳統(tǒng)美學觀念,歷史氣息濃厚,宛如人間仙境,美不勝收。 </p><p class="ql-block"> 注:請橫屏觀看。</p> <p class="ql-block"> 香妃園鏡池,景色很美,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香妃故園。這是一組構筑得十分精美宏偉的古建筑,四角各立一座半嵌在墻內的巨大磚砌圓柱,柱頂各建一座精致的圓筒形“邦克樓”, 樓頂各有一根鐵柱群,由門樓、大、小禮拜寺、教經(jīng)堂和主墓室五部分組成。</p> <p class="ql-block"> 香妃故園,原名“阿帕克霍加墓”,始建于1640年,是新疆境內現(xiàn)存的規(guī)模最大的穹頂式建筑,1988年被評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持了傳統(tǒng)的維吾爾族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 建筑內有58座陵墓,墓室內一排排家人棺槨,擺放整齊。不過,這里并非香妃葬身之地。據(jù)清史記載,香妃在宮中病逝,葬于河北清東陵裕妃園寢內, 這里的香妃墓實際上是一座衣冠冢。</p> <p class="ql-block"> 正門前地勢開闊平坦,四周古楊參天。門樓不大,卻十分華麗。該墓園構筑十分精美,其外墻和層頂全部采用綠色琉璃磚貼面,顯得格外富麗堂皇。主墓室造型宏偉壯觀,是整個建筑群之冠,也是新疆最為宏大精美的陵墓。墓室兩邊側門和窗口也十分漂亮,與主墓室互相映襯,渾為一體,更加彰顯恢宏大氣。</p><p class="ql-block"> 香妃的傳說以及她的墓葬所在地頗有爭議,但有一點是值得肯定,那就是香妃的美貌,她確實是一位擁有傾國傾城美貌的絕代佳人。</p> <p class="ql-block"> 講經(jīng)堂是香妃園最早的建筑,是當時玉素甫霍加和阿巴克霍加講經(jīng)的地方。講經(jīng)堂由內外兩部分組成的,冬季在內殿講經(jīng),夏季在殿外講經(jīng)。室中央安放有一塊橢圓形、長約30公分,顯青白色點狀花紋的“圣石”。據(jù)傳這塊“圣石”有祛病驅邪的功能,兼敬恭順的信徒摸“圣石”后,都能得到平安和幸福。</p> <p class="ql-block"> 加滿清真寺,始建于1873年,是一所平面三合院式建筑,清真寺由內殿、外殿、庭院三部分組成。建筑風格是走廓式的室外敞開式建筑物,內殿有21個拱頂,起到傳音和分散壓力的作用,回音效果特別好;外殿有62根木柱,木柱頂端裝飾有彩繪蓮花、祥云與金色光環(huán)圖案,想必是吸收或借鑒了早年當?shù)厝嗣襁B筑的裝飾手法,其圖案和彩繪花紋無一相同。</p> <p class="ql-block"> 加滿清真寺的穹頂。</p> <p class="ql-block"> 高低禮拜寺始建于1873年,由兩部分組成,雖然面積不大,但建筑風格獨特華麗,寺內木柱精雕細刻,天棚藻井式彩繪圖案組合多變,色彩搭配和諧統(tǒng)一,堪稱當?shù)厝藗儌鹘y(tǒng)建筑藝術的精華。</p> <p class="ql-block"> 總之,喀什香妃園除了香妃的故事,還是一座充滿歷史和文化底蘊的園林,它不僅見證了喀什地區(qū)的歷史變遷,也展現(xiàn)了維吾爾族的文化魅力。在這里,我們可以了解到維吾爾族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生活方式,感受到這個民族的獨特魅力和精神風貌。</p> <p class="ql-block"> <b><i><u>喀什昆侖塔</u></i></b><i><u>,</u></i>是位于新疆喀什市的一座標志性建筑,高度為169米,共有25層,建筑面積為662.9平方米。這是一座城市觀光塔。其獨特的造型與喀什古城融為一體,形成了一道別致的風景線,在這里可以登高一覽喀什市全貌。</p> <p class="ql-block"> 在昆侖塔上拍攝的喀什古城全景。</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登上昆侖塔鳥瞰喀什夜景。</p> <p class="ql-block"> <b><i><u>高臺民居,</u></i></b>就在昆侖塔附近,是新疆喀什市老城東北端一處建于高40多米、長800多米黃土高崖上的維吾爾民族聚居區(qū),距今已有600年歷史,被譽為“維吾爾族活的民俗博物館”,是喀什展示維吾爾古代民居建筑和民俗風情的一大景觀。</p> <p class="ql-block"> 喀什的靈魂在老城,老城的精髓在高臺民居。高臺民居可以說是代表了維吾爾族人對“家”的理解。在維吾爾族人的生活文化中,核心點是他們對家園和故土的依戀。幾代人生活在一起,即使家庭人口一代一代不斷增加,他們也不會離開,而是在祖先的房子上蓋一層。高崖土陶人家,經(jīng)過千年歷史的發(fā)展,高崖上形成了奇特的民居建筑。</p> <p class="ql-block"> 高臺居民堅持“綠洲審美”。所謂綠洲審美,指的是色彩取自多彩的綠洲植物,材料來自綠洲物產(chǎn),工藝則繼承綠洲物產(chǎn)。這扇高臺民居的大門就是綠洲審美的產(chǎn)物,明艷的黃與瓦澈的藍綠,即使門漆脫落、灰塵覆蓋,亦自有一番韻味,美麗不減。</p> <p class="ql-block"> 部分經(jīng)過修繕開放不久的手工作坊,這里是“印花織染工坊”,掛滿了艾迪萊斯(是一種極具民族特色的綢料,主要產(chǎn)自新疆)。</p><p class="ql-block"> 喀什處于古代絲綢之路南北道的交匯點和商品集散地,位于絲綢之路西出帕米爾高原的咽喉,與中亞、西亞、南亞以及歐洲有著悠久的通商歷史。</p> <p class="ql-block"> 個性十足的“過街樓”。</p> <p class="ql-block"> 走進一扇門牌為“高崖上的土陶人家”的大門,我見到了非遺傳承人吐爾遜及其家人。店主吐爾遜·肉斯塔木的一家八代都居住在高臺民居,他是“模制法土陶燒制技藝”的第六代傳承人。</p> <p class="ql-block"> 走進民居“書畫館”參觀。</p> <p class="ql-block"> 在高臺民居的街巷里,就像行走在一本浩瀚博大的書籍中,在這些隨意建造的樓上樓、樓外樓之間,高臺民居巷道狹窄彎曲,形成了四通八達、縱橫交錯、曲曲彎彎、忽上忽下的50多條小巷。一戶民居就是一部家族繁衍、生息、興衰、后代延續(xù)的歷史。</p><p class="ql-block"> 季羨林先生曾說:“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再沒有第五個;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敦煌和新疆地區(qū),再沒有第二個”??κ脖闶亲詈玫睦C。</p> <p class="ql-block"> 鐵器手工作坊。</p><p class="ql-block"> 生活在這里的傳統(tǒng)維吾爾族居民,都是靠一門手藝養(yǎng)活一家人, 這些手藝經(jīng)過延續(xù)與傳承,如今也已列入了非遺的行列里。目前高臺民居景區(qū)內,一共有20種非遺手工業(yè)態(tài)。在狹窄彎曲的巷道、過街樓、小胡同…手工作坊隨處可見,生土建筑比比皆是??催^高臺民居的人都會被深深感動,因為它是歷史在彎彎歲月的長河中留下的剪影,每一處風景都深刻動人!</p> <p class="ql-block"> 高臺民居古遺址, 展示了高崖上黃土民居,殘缺的屋墻,斑駁的木門,無一不在訴說著古城的歷史和曾經(jīng)。順著一扇扇大門探入高臺民居的樓閣街巷,走在其中方佛穿越到遙遠的時空,你會感動于維吾爾族在大漠邊頑強生存的智慧與驕傲。</p><p class="ql-block"> 如果說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那么不到高臺民居就不算真正了解喀什。</p> <p class="ql-block"> 遺址保護、民生改善、文化弘揚、經(jīng)濟發(fā)展…太多命題縈繞在高臺民居之上。</p> <p class="ql-block"> <b><i><u>從高臺民居出來,馬路對面便是喀什古城。</u></i></b>古城區(qū)位于喀什市中心,歷史悠久、文化豐厚、風情獨特,素有“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不算到喀什”的美譽。</p><p class="ql-block"> 喀什古城是新疆5A級歷史人文景區(qū),古城景區(qū)與居民生活區(qū)融為一體,面積為4.25平方公里,約有居民12.68萬人。古城區(qū)街巷縱橫交錯,布局靈活多變,曲徑通幽,民居大多為土木、磚木結構,不少傳統(tǒng)民居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是中國少有的特色迷宮式城市街區(qū)和生土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喀什古城每天早上十點、下午六點,舉行開城儀式。維族兄弟姐妹們載歌載舞,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圍觀的人群早已是里三層外三層了,熱鬧無比。</p> <p class="ql-block"> 我們從東門開始進行了古城的游覽。</p> <p class="ql-block"> 在喀什市區(qū)東北角的高臺上,耿恭祠就座落在這里,是紀念東漢明帝時期的西域戊校耿恭的祠堂。</p><p class="ql-block"> 耿恭為東漢名將,他鎮(zhèn)守邊陲,屢建奇功,死不辱國,世稱“節(jié)過蘇武”。他抵御匈奴,堅守車世國(今喀什),為漢朝在西域贏得了聲望和尊重,也為日后東漢王朝再次開拓西域奠定了基礎、鋪平了道路。</p> <p class="ql-block"> 喀什印象一條街,是一個集住宿、餐飲、旅游文創(chuàng)、購物…為一體的休閑街區(qū),并且極具風情的民族建筑相結合的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 在喀什,漫步在這個充滿異域風情的地方,仿佛回到了數(shù)百年前的喀喇汗王朝。到處都有精美的雕磚與窗欞,色彩繽紛的大門和雕花…,每家每戶門口都種滿了綠植和鮮花。 </p> <p class="ql-block"> 喀什古城內擁有豐富的非遺項目,這些非遺項目不僅在古城內得到了傳承和展示,還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體驗和購買,為當?shù)氐氖止に嚾藥砹丝捎^的收入。</p><p class="ql-block"> 這家是鐵器工坊,店家的廣告語有一種奮發(fā)圖強,奮勇拼搏的精神—“打鐵必須自生硬”。</p> <p class="ql-block"> 游客往來于古城的大街小巷,體驗當?shù)氐娘L土人情,姑娘們穿上維族衣服正在進行打卡旅拍,好羨慕哦,年輕真好!</p> <p class="ql-block"> 在街上逛累了,登上“香妃茶館”,去嘗嘗特色美食,在此邊吃邊看表演,邊欣賞街景,度過充盈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 喀什市第一小學在這么繁華的一條街上。</p> <p class="ql-block"> 喝著酸酸甜甜的石榴汁,很是解渴。</p> <p class="ql-block"> 走進喀什古城,仿佛進行了一次穿越,這里的建筑風格獨特,既有中亞的粗獷,又有中原的細膩。</p><p class="ql-block"> 當然,喀什古城的美不僅僅在于建筑和歷史。這里充滿了生活的氣息,各種商品琳瑯滿目,既有傳統(tǒng)的民族工藝品,也有地道的美食。在這里,你可以盡情地感受喀什人的熱情與淳樸。</p> <p class="ql-block"> 路邊盡是各式小吃。</p> <p class="ql-block"> 九月正值無花果上市季節(jié),新鮮熟透的無花果只有在喀什能品嘗到(以其碩大的個頭和甜美的口感區(qū)別于其他地區(qū)、其他品種的無花果),真的非常好吃。遺憾的是無法帶回家,因熟透無花果就是乘飛機帶到家也爛掉了。就是因為熟的太快,上午賣十元錢3個,到下午賣十元錢5個~7個,到晚上更便宜了,因不賣掉到第二天只能扔掉了。</p> <p class="ql-block"> 我們從東門一直走到古城的西門“汗巴扎”牌坊,這座黃色高大的門樓十分簡潔。汗巴扎里的美食、美景都令人流連忘返,每一處都體現(xiàn)著名為“喀什”的獨特風格。</p><p class="ql-block"> 然后走出牌坊,在馬路邊通過地下通道,去到對面的廣場。</p> <p class="ql-block"> 在路口,看到賣無花果的小販,我情不自禁地又要買了,太好吃了,離開喀什就吃不到啦。</p> <p class="ql-block"> 這里是喀什市艾提尕爾廣場。</p> <p class="ql-block"> 艾提尕爾清真寺,位于喀什市艾提尕爾廣場西側,始建于明代(1442年),后經(jīng)1537年、1787年和1873年三次擴建,使寺院南北長140米,東西寬120米,占地總面積為1.68公頃。全寺由內殿、外殿、院落、凈身房、門樓、院內兩側房屋等組成。門樓高12米,多角穹頂,大門兩側為20米的磚砌圓柱體塔樓,該寺現(xiàn)為全國最大的,也是新疆規(guī)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p> <p class="ql-block"> 我們進入清真寺進行了參觀,寺內白楊參天,樹木繁茂,雖居鬧市中心,內中卻格外清靜幽雅。</p> <p class="ql-block"> 我們進去時,正值做禮拜,所以很遺憾,沒能一一參觀,只能大致領略了一下,該清真寺確實挺大。</p> <p class="ql-block"> 走出清真寺,見我們的三位朋友逛累了,坐在路邊憩息…??</p> <p class="ql-block"> 出了大寺右拐,見到“吾斯塘博依—千年古街”,從這里我們又開始了古城西北段的游覽。</p> <p class="ql-block"> 古城里有很多服裝、帽子、圍巾…系列巴扎,各種民族商品豐富多彩,很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 我們徜徉在古城的街巷,隨處都會被各式美景而驚艷到。</p> <p class="ql-block"> 這里的人們酷愛養(yǎng)花種草將房前屋后裝扮的非常漂亮。房屋的門窗及室內色彩艷麗風情獨特,裝飾的異彩繽紛使人目不暇接,它是一座具有伊斯蘭文化特色的文明古城。</p> <p class="ql-block"> 路邊寬大的“卡塔”上面鋪著漂亮的毯墊,供人們走累的時候停下來坐著歇歇腳。</p> <p class="ql-block"> 眾多游客慕名來到“爺爺?shù)臓敔數(shù)陌职值拟巍钡赇?,大家排隊購買香噴噴的剛出爐的馕。馕的品種很多,有大有小,有甜有咸有辣的,感覺還是甜的有葡萄干的最好吃,有的游客買許許多多,由快遞寄回老家,分享美食分享美好是必不可少的。</p> <p class="ql-block"> 我們到這家馕餅店曾去光顧了兩次,這次是特地前往購買。大家有序排隊,一會兒就買到了,臉上露出了喜悅的表情,先生坐在邊上已迫不及待地在品嘗了。??</p> <p class="ql-block"> 喀什城區(qū)西北的彩虹巷,是一個拍照網(wǎng)紅打卡點,游客特別多,大家喜歡這里房屋上的每一個元素。</p> <p class="ql-block"> 都說北疆看風景,南疆看人文。新疆喀什古城,是中國“最具異域風情”的古城,漫步其中,仿佛走進了中亞。無論是曲徑通幽的縱橫街巷,還是層疊錯落的古樸民居,或是浪漫風情的街景,古城的獨特氣質總會把人深深吸引。這里是整個喀什的靈魂,有看不盡的風景,拍不完的人文,也是每一個到南疆不容錯過的目的地。</p><p class="ql-block"> 游玩的最后一天,我們兩位同伴替我戴上了小花帽,在喀什留下了我最燦爛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南疆十多天的自駕之旅轉眼間結束了,但意猶未盡??!南疆的自然風光、南疆的人文風情、南疆的美食…都讓我難以忘懷。南疆自駕之旅是一次深刻而難忘的體驗,它讓我們感受到了新疆的廣闊與多樣,在十多天里:我們到了西極看中國最后一縷陽光、在帕米爾高原看湖泊、濕地、冰川、雪山、還有蜿蜒曲折的盤龍古道,在塔合曼濕地看日落時的田園風光、又走進胡楊林、走進沙漠、走進天山大峽谷、領略了莎車、庫車古城風貌…這就是詩和遠方,這就是人間仙境和追夢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南疆迷人景色,至今令我心潮澎湃,太多太多的壯麗景色,帶給我們無盡的享受與感嘆,南疆真的是太美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