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時間:2024年5月20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地點 :三年級教研活動辦公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主持人:司云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帶班領導:李明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參加人員:三年級語文組全體教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主要內(nèi)容:獻課、評課、備課活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五月,如期而來。天氣恰如許,讀書正當時。我們在不斷學習中進步,在進步中不斷成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為了踐行高效課堂理念,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法,2024年5月20日下午,寧陵縣第一實驗小學三年級語文組教研活動如期舉行。</b></p> 獻課篇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首先,我們跟隨康含笑老師進入《肥皂泡》的精彩課堂。她精心備課,認真研究課程標準,深挖教材。明確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任務和教學活動,確保課堂教學的高效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教學中,康老師引導學生抓住加“放”“加”“和弄”“蘸”“吹”“提”等動詞體會動手操作的童趣,又通過抓表示順序的詞體會表達的有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康老師讓學生小組探究關于肥皂泡樣子的詞句的精妙之后,又設計讓學生小組讀、男女生讀,學生在讀中體會肥皂泡的美麗與夢幻,感受作者對肥皂泡的喜愛之情。朗讀時,因肥皂泡時而自由地“四散分飛”時而“顫巍巍”,最后又無聲散裂,所以學生語氣應會由欣喜輕快變得緊張擔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作業(yè)設計環(huán)節(jié),康老師布置仿照文中第5自然段,寫寫這些泡泡還可能飛到哪里去。以通過小練筆使生活體驗與情感體驗互相交融,更好掌握文章表達方法的學習與運用,切實提高學生讀寫結(jié)合的運用能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用手中的筆,記錄每一瞬的精彩, 讓這些優(yōu)秀的課堂實錄和經(jīng)驗成為我們的財富。通過點滴積累,不斷地豐富自己,成就自己,讓自己越來越優(yōu)秀。</b></p> 評課篇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次課堂展示,就是一次教學能力的歷練;一次教研交流,就是一次教師能力的提升。全體語文教師進行了集體評議課,每位老師都從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等方面各抒己見,紛紛指出課堂教學的亮點以及有待改善的地方,并針對每一個細節(jié)都做了很好的小結(jié),這讓每位教師都受益匪淺。</b></p> 說課篇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接著,主備人司云霞老師在認真學習鉆研教材的基礎上,針對《我不能失信》和《我們奇妙的世界》兩篇課文,就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說了自己的想法,并提出來存在問題,大家一起研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內(nèi)容貼近學生生活經(jīng)驗,以對話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課文,學生對于這類文本的理解比較容易,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根據(jù)學習提示的要求,結(jié)合課文中描寫宋慶齡言語和行為的相關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和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自主閱讀,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質(zh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奇妙的世界》屬于精讀課,文章從天空和大地兩個方面展現(xiàn)了這個奇妙世界的神奇和活力,承擔著引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事物”的特點,了解從“事物”哪幾個方面“寫清楚”,感悟單元語文要素的責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同事們仔細聆聽,積極補充,分別從教學導入,設計,課文朗讀,拓展提升等方面積極討論,獻計獻策!氣氛活躍,充滿激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李明慧老師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課題入手,思考并交流課題中的”我“是指誰?“我”不能失信于誰?從這兩個問題切入引導學生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整體感知;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并交流:“我”為了不失信于小珍,“我”是怎么說的?又是怎么做的?這個問題的設計旨在引導學生關注課文中描寫宋慶齡言行的相關語句,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等方法,從宋慶齡知行合一的角度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質(zh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黃圣永老師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運用學過的方式自主識字學詞,自主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在預習過程中劃出自己理解有難度的句子,嘗試運用學過的方法自主理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馬莉老師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根據(jù)提示,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結(jié)合生活實際等方法,有理有據(jù)地分析宋慶齡信守承若的美好品質(zhì)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張遠真老師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略讀課文首先要明確閱讀目標和學習要求。自由讀課文后,運用多種方法理解了題目的意思,并以填空的形式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為后面的學習做好基礎準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蘇世珍老師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借助成語、格言警句,名人名言以及名人小時候的故事,引導學生講誠信與自己的生活相聯(lián)系,深入體會誠信的重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劉慧瑩老師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課文題目對全文具有統(tǒng)領作用,在導入本課時先引導學生理解“奇妙”的含義(奇特、美妙),再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說說自己平時看到的世界有什么奇妙之處,隨后從課題出發(fā)讓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我們奇妙的世界究竟“奇妙”在何處?學生在帶著問題初讀課文之后發(fā)現(xiàn)第一自然段回答了這個問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接著,引導學生交流明確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世界的奇妙的,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發(fā)現(xiàn)了文章結(jié)構上的特點,并找到了第二和第九自然段的這兩個關鍵句,明確課文是從天空和大地兩個方面來寫的,對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有了清晰的了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馮凡毓老師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先讓學生圈畫出這兩部分內(nèi)容中表示時間的詞語和短語,弄清楚作者的表達順序。學生通過認真閱讀尋找到了一系列表示時間的詞語,并了解到“天空”部分是按照時間推移的順序,“大地”部分是按照季節(jié)的順序來寫的。接著我提出:作者選取了哪些事物寫了“天空”(“大地”)?這個問題對學生來說比較容易,可以直接從文中提取信息。緊接著小組討論:為什么說這些事物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路秀英老師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本課有感情朗讀的重點應放在了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事物的生機盎然,表達對美好世界的贊美。抓住同一事物的前后變化比較著讀,如寫“云彩”和“冬天”的句子。對于文章中的出現(xiàn)破折號和省略號的地方,指導學生變換朗讀的節(jié)奏,比如破折號要突出聲音的延長,省略號要讀出意猶未盡的感覺來。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和關鍵語句的含義。</b></p> 修改篇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老師們集思廣益,積極探討,提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設計。司老師對內(nèi)容進行消化、吸收、補充、再修改,形成有自己特色且適合學情的教案。呈現(xiàn)了“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備課景象。</b></p> 總結(jié)篇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最后,小語專家李明慧老師針對語文學科特點,從解讀教材、教學方式等方面提出指導意見,語文課堂應該從朗讀出發(fā),通過理解又回到朗讀之上。提高書寫指導的多樣性與趣味性。在整個過程中,每位老師都受益匪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知不足而奮進,望遠山而前行。今后我們將在“實”字上再下功夫,在“研”字上再做文章,真正把教研與提高課堂效率結(jié)合起來,與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結(jié)合起來,與教師的成長結(jié)合起來,全面提質(zhì)增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