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周末和幾位朋友相約冠云山觀鳥。冠云山位于盧氏潘河鄉(xiāng)、靈寶朱陽鎮(zhèn)兩地交界處,海拔1800余米。因為觀鳥的原因,來多次了。</p> <p class="ql-block"> 冠云山下,小溪邊的鴛鴦,會面多次的老朋友了。別的鴛鴦都帶著自家成群的娃出游了,這對鴛鴦看樣子今年沒有子女。</p> <p class="ql-block"> 上山后第一只撞入鏡頭的鳥,是這只金翅雀,雖說菜鳥,算是開張吧,收錄了。</p> <p class="ql-block"> 冠云山上的“煙腹毛腳燕”,比常見的家燕個頭小點,生活在海拔1300米以上,在平原、丘陵地區(qū)不易見到。1800米的冠云山,高度夠了。放大點看,能看到它毛茸茸的腿腳。</p> <p class="ql-block"> 中午,清靜涼爽的林子休息一下。身邊各色山花,歇著太浪費時間,拍拍花草吧。</p> <p class="ql-block">獐牙菜</p> <p class="ql-block">野芝麻</p> <p class="ql-block">蛇莓</p> <p class="ql-block">華北耬斗菜</p> <p class="ql-block"> 還是華北耬斗菜。這株在林蔭里,光線差,比起前一株,長的纖弱,顏色也淺了些。</p> <p class="ql-block">鵝腸菜。山花開起來隨性、從容,麗質(zhì)天成,個人能力的問題吧,無論怎么拍,總覺得不是現(xiàn)場的那種感覺。</p> <p class="ql-block"> 下午繼續(xù)。半山腰的一處灌叢里傳出了“噠噠噠噠噠噠”聲,像是聽過的棕褐短翅鶯,手機(jī)查相關(guān)信息,竟找不到,請教鳥友,原來改名字了,現(xiàn)在叫“棕褐短翅蝗鶯”。判定了位置,就地耐心坐下,總算等到了它現(xiàn)身的一刻。</p><p class="ql-block"> 這是種生活在較高海拔的鳥。是由盧氏的觀鳥人李老師幾年前在冠云山首次發(fā)現(xiàn)了它,而后眾多鳥友都得以一飽眼福。</p> <p class="ql-block"> 這是網(wǎng)上找來的棕褐短翅蝗鶯的鳴叫,您聽聽,是不是很特別。山里再聽到這聲音,該知道是誰了吧。</p> <p class="ql-block"> 等待棕褐短翅蝗鶯期間,忽然發(fā)現(xiàn)了這位,比對后確認(rèn):棕眉柳鶯。</p> <p class="ql-block"> 棕眉柳鶯,我個人的新鳥種。一天的觀鳥就要結(jié)束了,竟然還加了新,意外的高興。</p> <p class="ql-block"> 首次和我會面的棕眉柳鶯很給面子,留足了時間讓我拍了這段視頻。</p> <p class="ql-block"> 山上路邊樹下,來游玩的一家三口在野餐,夫妻兩人衣著整潔得體,旁邊十一、二歲的小姑娘很漂亮。一小時后我返回時又經(jīng)此地,一家三口走了,野餐的垃圾是全數(shù)留了下來。 </p><p class="ql-block"> 這整的,看鳥很愉快,看人挺郁悶。</p> <p class="ql-block"> 冠云山是三門峽區(qū)域內(nèi)為數(shù)不多的免費景區(qū),對于冠云山的這種親民姿態(tài),似乎并沒有得到一些游客的尊重,山上隨地拋撒的垃圾,眾多損壞的設(shè)施,很容易讓你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p><p class="ql-block"> 對文明游覽、不隨意丟棄垃圾的游客,我替冠云山向您道一聲“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