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巴爾干半島是歐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歷史悠久,是人類文明較早發(fā)祥地之一。巴爾干半島歷來是國際關(guān)系中復(fù)雜、多事的地區(qū),素有"火藥庫"之稱,又因為地處交通要道,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巴爾干半島是歐洲境內(nèi)最低調(diào)、最神秘、最誘人的地方,被譽(yù)為“上帝的私家花園”。黑山、阿爾巴尼亞、波黑、塞爾維亞地處此半島,我有幸于2024年4月25日至5月4日游玩了這4個國家。</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u>黑山</u></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黑山位于歐洲巴爾干半島中西部,海岸線長293公里,國土面積1.39萬平方公里。黑山共有25個行政區(qū),首都為波德戈里察,2023年,黑山人口61.7萬。2006年5月,黑山就國家獨立舉行公民投票并獲通過,同年6月3日,黑山宣布獨立 。</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杜米托爾國家公園</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塔拉河谷大橋 橫跨歐洲最深的塔拉河大峽谷,也是前南斯拉夫二次世界大戰(zhàn)題材電影《橋》的發(fā)生地。</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波德戈里察 是黑山共和國首都,位于黑山東南部斯庫臺盆地莫拉查河畔 ,靠近斯庫臺湖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毀于戰(zhàn)火,僅存土耳其鐘樓、清真寺一處和幾處房屋?,F(xiàn)重建為一座新城,基本上可稱為一座游樂城,全城面積 1/7被辟為公園和游樂設(shè)施 。</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波德戈里察基督復(fù)活教堂 始建于1933年,滿足了波德戈里察和黑山東正教基督徒長期的精神愿望和需要。教堂具有巨大的建筑和藝術(shù)價值,它以其精美的裝飾、石塑、壁畫、圣像畫、馬賽克和木刻畫,在整個東正教世界中成為獨一無二的教堂,進(jìn)入教堂,無人不被它的豪華和神圣所震撼。</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斯庫臺湖 是巴爾干半島最大湖泊,位于黑山共和國與阿爾巴尼亞邊境。</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圣斯特凡島 坐落在布德瓦東南約6公里、亞得里亞海旁,是黑山共和國沿海地區(qū)最大的亮點之一。它原本只是一座歷史可以追溯到15世紀(jì)的漁村,后來因景色秀麗、海水澄澈逐漸發(fā)展成為度假之地。這座小巧的島嶼通過一條地峽和大陸相連,島上遍布酒店、度假村和陶瓦屋頂?shù)拿窬印?lt;/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布德瓦 是黑山最有名的旅游勝地,以美麗的沙灘、豐富的夜生活和獨具特色的地中海式建筑而聞名于世。布德瓦因其2500年的悠久歷史而成為亞得里亞海岸邊最古老的定居點。</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科托爾 是黑山南部海港,臨亞得里亞海科托爾灣南端,同時也是黑山科托爾區(qū)的行政中心。建立于公元7世紀(jì),歷史上是一座有名的貿(mào)易與航海城市,建造了大量的教堂和修道院。盡管自從中世紀(jì)以來遭受了地表劇變,但還是保留了中世紀(jì)的痕跡。</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u>阿爾巴尼亞</u></i> </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位于東南歐巴爾干半島西部,國土面積2.87萬平方公里,全國劃分12個州,下轄61個市,首都為地拉那。截至2023年1月,人口276萬人。</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斯坎德培廣場 它的名字來源于1968年阿爾巴尼亞名族英雄--斯坎德培,廣場上矗立著斯坎德培的紀(jì)念碑。站在廣場中心向東看,比利時設(shè)計的新潮TID商業(yè)大樓,政府大樓、清真寺、鐘樓都在一起,一言難盡的顯示出阿爾巴尼亞的混雜歷史。</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國家歷史博物館 是阿爾巴尼亞最大的博物館,此館正面上方有一幅馬賽克鑲嵌壁畫,描述了伊利亞時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阿爾巴尼亞人們團(tuán)結(jié)起來奮勇保護(hù)國家的情景。</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地拉那金字塔 最初是為紀(jì)念共產(chǎn)主義統(tǒng)治者恩維爾-霍查而建的博物館,MVRDV對其進(jìn)行了徹底的改造。地拉那金字塔重新利用了混凝土結(jié)構(gòu),現(xiàn)在成為了一個全新公園中的開放式雕塑。公園和雕塑容納了一個個五顏六色的盒子,這些盒子散布在原有建筑內(nèi)部和它的周圍,成為一個個咖啡館、工作室、工作坊、創(chuàng)業(yè)辦公室、育成中心、節(jié)慶場所,以及供阿爾巴尼亞青年免費學(xué)習(xí)各種技術(shù)知識的教室。建筑傾斜的立面被加裝了臺階,讓阿爾巴尼亞人民可以在這位前統(tǒng)治者的杰作上自由漫步。</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u>波黑</u></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簡稱“波黑”,首都薩拉熱窩,位于巴爾干半島中西部,總面積51209平方千米,海岸線長約21.2千米。波黑由兩個實體(波黑聯(lián)邦和塞族共和國)和一個特區(qū)(布爾奇科特區(qū))組成,截至2023年10月,波黑總?cè)丝跒?53萬人。</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特雷比涅 是一座隱藏在波黑最南端的小城市,位于波黑,黑山和克羅地亞三個國家的邊界交界處。這個平靜的小城就坐落在Trebi?njica河沿岸一個風(fēng)景優(yōu)美的山谷中,周圍山丘環(huán)繞。你可以想象一下神圣的廟宇,高聳的山巒和幽靜的老城區(qū)。那里有美麗的橋梁,一排排高大的梧桐樹矗立在街道兩旁和守護(hù)了小鎮(zhèn)人民上百年的老城墻,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平靜和舒適的地方,風(fēng)景如畫就是特雷比涅最真實的寫照。</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莫斯塔爾 是位于波黑南部的城市,建于十五世紀(jì),以其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和美麗的自然風(fēng)光著稱。莫斯塔爾最著名的古跡是莫斯塔爾古橋,這是一座建于16世紀(jì)的古老石橋,橫跨內(nèi)雷特瓦河,連接了城市的兩個主要部分。古橋不僅是莫斯塔爾的標(biāo)志性建筑,也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一部分。古橋在1993年的波黑戰(zhàn)爭中被毀,后在1996年開始重建,并于2004年完成。除了古橋,莫斯塔爾還擁有豐富的中世紀(jì)建筑和美麗的自然景觀。莫斯塔爾老城位于古橋附近,保存著許多土耳其風(fēng)格的建筑,是漫步感受歷史氣息的絕佳地點。</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薩拉熱窩 波黑的首都,也是群山環(huán)抱,風(fēng)景秀麗的古城。人口37.5萬,建于1263年。市中心保存土耳其時代的舊建筑。</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巴西查爾西亞老城 老城保留了豐富的歷史遺跡和獨特的文化特色,是薩拉熱窩城市發(fā)源地的重要象征。老城以其保存完好的土耳其伊斯蘭風(fēng)貌而聞名,它見證了薩拉熱窩豐富的歷史,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導(dǎo)火索事件——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的遇刺,以及在波黑戰(zhàn)爭期間遭受的破壞。此外,老城也是多部電影的取景地,包括著名的南斯拉夫電影《瓦爾特保衛(wèi)薩拉熱窩》,使得這個地區(qū)對電影愛好者也極具吸引力??傊?,薩拉熱窩的巴西查爾西亞老城不僅是一個充滿歷史和文化的地方,也是探索薩拉熱窩豐富過去的重要窗口。</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拉丁橋 1914年6月28日,就在這座橋邊,塞爾維亞族青年普林西普在薩拉熱窩市中心拉丁橋附近開槍射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由此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波維舍格勒 波黑的邊境小鎮(zhèn),德里納河在小鎮(zhèn)流過。使小鎮(zhèn)聞名遐邇的是一座橋和一個人。</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一座橋 穆罕默德·帕夏·索科羅維奇大橋建成于1571年,是古典奧斯曼建筑的代表之作,歷經(jīng)四百多年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而完美如初,令人贊嘆。2007年古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一個人 作家伊沃·安德里奇在1943年寫就的小說《德里納河上的橋》,1961年獲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獎理由是“以史詩般寫作天賦,深刻揭示與其國家歷史交織一起的人的命運問題”,小說從此成為小鎮(zhèn)的名片。安德里奇城是按照小說中的場景建造的小石頭城,也是波黑的一個文化中心。</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u>塞爾維亞</u></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塞爾維亞位于歐洲東南部,巴爾干半島中部的內(nèi)陸國。塞爾維亞國土總面積8.85萬平方公里(科索沃地區(qū)1.09萬平方公里),共有30個州,下轄198個區(qū),首都為貝爾格萊德。塞爾維亞人口841萬(含科索沃地區(qū)177萬)。</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塞爾維亞薩爾干Sargan8鐵路 曾經(jīng)的塞爾維亞運輸主干線,曾被稱為南斯拉夫的生命線,是20世紀(jì)南斯拉夫王國修建的鏈接貝爾格萊德-薩拉熱窩-杜布羅夫尼克的窄軌鐵路,也是世界唯一的窄軌8字形鐵路。因為依山而建需要在5公里直線距離攀升400米高度,所以在當(dāng)時也算是工程界的壯舉。但也曾因蒸汽機(jī)車被淘汰,1974年這條鐵路被拆除后1999年再次重建。</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茲拉蒂木頭村 塞爾維亞導(dǎo)演埃米爾·庫斯圖里卡的電影《生命是奇跡》在這里拍攝,等電影拍完了導(dǎo)演也喜歡上了這里,干脆將這里重新打造成擁有很多座小木屋的度假村,這是大導(dǎo)演一手為自己打造的“烏托邦”,寓意遠(yuǎn)離城市喧囂和戰(zhàn)亂。</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茲拉蒂博爾 是塞爾維亞的城鎮(zhèn),由茲拉提波爾州負(fù)責(zé)管轄,位于該國西部,毗鄰與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接壤的邊境,海拔高度約1,010米,每年平均降雨量900毫米,2002年人口2,344。</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巴伊納巴什塔的小鎮(zhèn) 距離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約160公里,在塞爾維亞和波黑邊境有條河流,名叫德里納河,它是塞爾維亞非常出名的河流,整條河長346千米,平均海拔高度900多米,在那有一座如童話夢境般“漂浮”在河上的小木屋,它建在小鎮(zhèn)北郊德里納河中的一塊巖石上,人們稱它為德里納木屋。當(dāng)人們一提起巴伊納巴什塔鎮(zhèn)時,首先想到的是這座小木屋,而這里也仿佛成了小鎮(zhèn)的標(biāo)志,這么多年小屋獨自經(jīng)受風(fēng)雨的洗禮,并未有過破損,可以稱得上是個奇跡,盡管這么多年來經(jīng)歷了風(fēng)吹雨打和潮水侵襲,小木屋仍然穩(wěn)穩(wěn)地站在德里納河的中央。小木屋的周邊除了河流和森林之外別無他物,支撐它的僅有一塊從水中突起的巖石。</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貝爾格萊德 塞爾維亞首都 ,地處巴爾干半島核心位置,座落在多瑙河與薩瓦河的交匯處,是歐洲和近東的重要聯(lián)結(jié)點,被稱為巴爾干之鑰。</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當(dāng)年被美軍轟炸的中國駐南聯(lián)盟大使館舊址,2016年塞爾維亞政府已在舊址之上建成貝爾格萊德中國文化中心。</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鐵托墓 也叫做“花房”,是南聯(lián)邦著名的領(lǐng)導(dǎo)人鐵托的墓地,鐵托的全名約瑟普·布羅茲·鐵托,1892年5月25日生于克羅地亞的庫姆羅韋茨村。二戰(zhàn)期間,鐵托領(lǐng)導(dǎo)南斯拉夫的武裝力量進(jìn)行了抵抗法西斯的英勇斗爭,1943年獲得元帥軍銜。南聯(lián)邦成立后,鐵托一直是黨和國家的最高領(lǐng)導(dǎo)人,既是南共聯(lián)盟總書記又是共和國總統(tǒng),1980年5月4日病逝。塞爾維亞的人民很尊重鐵托,由于鐵托的領(lǐng)導(dǎo),當(dāng)時的南斯拉夫是一個黃金的時代,國家有地位,人民有尊嚴(yán),至今人們都會去鐵托墓上獻(xiàn)上自己的鮮花,以表示對鐵托的懷念。</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圣薩瓦教堂 教堂名列世界十大教堂之一,占地面積約1800平方米,是典型的拜占庭風(fēng)格,外墻由白色大理石堆砌而成,中央大殿的頂部則扣著一個碩大的青銅穹頂。圣薩瓦大教堂的大穹頂,重達(dá)4000噸,規(guī)模絕對是巴爾干之最,僅次于伊斯坦布爾的圣索菲亞大教堂。地下室的大殿,可謂是“金碧輝煌”。</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卡萊梅格丹城堡 這里是貝爾格萊德標(biāo)志性的游覽景點與休閑場所,登上山丘的頂端,俯瞰多瑙河與薩瓦河交匯處的宜人景致。</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盧斌攝于2024年</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