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湄公河畔話鴉片(勿獻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金三角紀行之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金三角因毒品泛濫和“弄死個人很簡單”的緣故,歷來都是神秘和令人膽寒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金三角有兩個概念。一個是大金三角,指的是泰、緬、老三國相連成片種植鴉片的區(qū)域,面積約95萬平方公里。另一個是小金三角,指的是位于大金三角中心的三國接壤處,同時也是湄公河和魯亞克河的交匯處。兩個金三角的起名,都與財富有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泰國在小金三角的湄公河畔建了一個公園,來逛的人不多。我經(jīng)過一個彈鱷魚琴的泰國藝人身邊時,隨手在他腳下的盤子里放了一張?zhí)﹪弊?。他對我笑笑。我沒走幾步,身后傳來中國的樂曲聲,看來他知道我是中國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傍在公園岸邊,能看到河對岸的老撾和左手邊的緬甸。當下是泰國的熱季,雨水很少,湄公河水碧浪白,一副清純的樣子。但是,在毒品交易猖獗的時期,河上經(jīng)常漂著人的尸體;默默駛過的貨船,往往是一艘毒品運輸船;街上匆匆走過的陌生人,可能是背著血案從鄰國泅渡過來的兇手。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3年前,就是在這條河里,金三角毒梟糯康聯(lián)手泰國軍人,殘忍殺害了13名中國船員。糯康和他的幾名同伙最終被處以極刑,參與犯罪的9名泰國軍人卻沒有被追究,讓人深感鬼影幢幢,除毒不易。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望不到邊的大金三角,山勢起伏,霧靄籠罩,海拔1500米至3000米,溫度、濕度恰到好處,特別適合鴉片生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鴉片利潤驚人。1畝地可割1公斤鴉片,10公斤鴉片可制成1公斤海洛因。毒品泛濫高峰時,海洛因的收購價為2千至4千美金,曼谷批發(fā)價1.5至2萬美元,阿姆斯特丹批發(fā)價12萬美元,紐約批發(fā)價20至22萬美元,美國各州的零售達到了200萬美元1公斤。因利潤豐厚,有人稱鴉片為黑金。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金三角最多時一年銷售海洛因3000噸,占全球市場份額的75%。</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金三角地形復雜,易守難攻,過去軍隊每次進山清剿都被打得滿地找牙。毒販在這里與部分村民形成了利益共同體,如歸林之鳥、得水之魚,很難被找到。在湄公河事件中,中國公安部門會同泰緬老三國抓捕糯康,幾次差點得手,都因為有人通風報信和制造假象而使其逃脫,一年后才捉拿歸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金三角禁毒大局已定,看上去一派安定祥和。我們一行請當?shù)厝祟I著,坐著皮卡和中巴,去過中緬邊境曾經(jīng)的毒品交易中心大其力,參觀過大毒梟坤沙在滿星疊的故居,一路看到很多茶樹、果樹、水稻、鮮花,卻沒看到一束罌粟花,但我們清楚,這只是事實的一部分。兩個月前,在大其力的一個村莊,警察查獲了價值3.2億緬幣的47公斤冰毒,更早以前,緬北出現(xiàn)了電詐和“嘎腰子”等新的犯罪現(xiàn)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泰緬邊境的大其力</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公園里最醒目的是一座高大的鎦金如來佛像,有游客在佛前合十謁拜。他們應該都是好人,但壞人不一定不拜佛,一些毒販出門前,也會燒香磕頭、乞求佛祖保佑。只是佛祖不可能出手相援,佛祖若依了他們,豈不是助紂為虐?!督饎偨?jīng)》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佛像對面有座免費參觀的鴉片博物館,想來挺有意思,泰國是擁有佛像最多的國家,但也曾是種植鴉片最多的國家;佛學雖然提倡懲惡揚善,卻對種種作惡無能為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博物館使用中文、泰文、英文三種文字介紹鴉片和與鴉片有關的內(nèi)容。用中文大概是因為泰北地區(qū)的華人和中國游客比較多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罌粟是一種古老的植物。人們很早就發(fā)現(xiàn)它能使人快樂,同時還知道它能治療感冒、腹瀉和用于麻醉。有泰國朋友告訴我,現(xiàn)在老百姓雖然不種鴉片了,但有的人家還存了一些,有時頭疼、牙疼了,就咀嚼吞食一點,當作藥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鴉片生長周期是三個月,在溫暖的金三角,一年可種三茬。由花而果后,用刀在果實上切幾道口,讓其流出乳白色的漿液,第二天,漿液凝固變成褐色,用新月形抹子將其刮下來,就有了生鴉片。生鴉片不能吸食,且有一股尿騷味,煮熟發(fā)酵后才能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博物館里陳列著各種吸煙器具,有供人躺著吸食的睡枕,有用來烤軟煙膏的煙燈,還有各種做工精良的煙槍。有的煙槍的煙嘴是用翡翠做的,似乎用精美的煙槍吸鴉片才夠?qū)拧?lt;/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早在唐朝時,鴉片就順著絲綢之路來到中國,那時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是拿它來治病的,并沒有當作商品。真正將鴉片作為商品傾銷到中國的是英國人,是他們使海量的中國人染上了吸食鴉片的毒癮,是他們通過兩次鴉片戰(zhàn)爭分別霸占了香港和九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熟鴉片味醇氣香,凡聞者都不愿離去。吸一口神清氣爽,周身舒坦,有飄飄欲仙之感,不吸則流淚淌涕,哈欠連連,渾身疲軟,有百骨寸折之覺。久食者,面黃肌瘦,形削骨立。不戒者,賣兒賣女,為盜為娼。清中晚期,因吸食鴉片,無數(shù)家庭傾家蕩產(chǎn),全國人均壽命大幅下降,中國人也因此被戴上了“東亞病夫”的帽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國人受鴉片荼毒,問罪西方,但也要從自身找問題。在亞洲,西方國家并不是只在中國推銷鴉片,但只有中國人吸食鴉片最普遍。第二次中英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有一千萬人吸鴉片,相當每36個人就有一個癮君子。并且,帶頭的是最高統(tǒng)治者,咸豐皇帝一即位就吸鴉片,稱其為福壽膏,慈禧后來也吸。但,這個時期有的國家卻沒人吸食鴉片。如果中國那時的官員和思想界均有洞察鴉片毒害的能力,百姓有不吸食鴉片的知識和自律性,商人有不做鴉片生意的良心,英國人的鴉片賣給誰呢?賺誰的錢呢?英國人有英國人的罪惡,我們有我們的問題,不能因為清算別人的罪行就忽略了自己的問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博物館惜字如金的介紹中,有這樣一句話:“1941年,中國共產(chǎn)黨對鴉片進行了嚴厲打擊,從那之后,鴉片在中國的生產(chǎn)幾乎不復存在”。里面除了搞錯年份,表述基本正確。不得不說,能夠迅速消除鴉片泛濫的,還得數(shù)中國,咱中國的制度設計特別有利于懲惡打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坤沙是金三角的“狠角”,本應在博物館有一席之地,但這里沒有任何關于他的介紹。我的理解是,坤沙在世界各地被看作罪人,但在金三角,他是昭坤沙,“昭”是至高無上的意思。他辦學校、救濟百姓,做了不少“善事”,我們在泰北待了一個星期,還沒聽到有人說他的不是。對這樣的人,博物館不便定位,自然也無法介紹。下一篇我將談談對他的認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消除金三角毒患是人類為了保護自己進行的一場重要戰(zhàn)斗。這場戰(zhàn)斗尚未結(jié)束,在委內(nèi)瑞拉和哥倫比亞邊境,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交界處,各國又在與販毒集團進行新的斗爭。目前毒品泛濫最嚴重的國家是阿富汗。他們種植鴉片的面積和海洛因的銷量遠遠超過了泛濫成災時的金三角,大麻在蘇聯(lián)入侵阿富汗之前產(chǎn)量已經(jīng)很高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阿富汗毒品輸出有向西、向南、向北三條主要通道,向北的通道又有兩條,中亞和高加索地區(qū)。有新疆朋友告訴我,她所在的城市也有些吸毒的人。毒品來自中亞某些國家,溢出地卻是阿富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阿富汗和我國有一條瓦罕走廊相連。阿國在瓦罕有個巴達赫尚省,該省不生產(chǎn)鴉片,卻是阿富汗消耗鴉片最多的地區(qū),也是阿富汗最貧窮的地區(qū)。阿方一直希望中方開放瓦罕走廊,中方也希望瓦罕走廊成為一帶一路的一部分,但瓦罕走廊一直處于關閉狀態(tà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無論是鴉片類的毒品,還是其它種類的毒品,都有極強的成癮性,一旦吸食即掉入萬劫不復之深淵,希望我們自己,更希望親愛的孩子們,千萬不要接觸毒品,哪怕是一次,一點點。</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