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中華文明五千年</h3> <h3>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h3> <h3>夏【約公元前2070年一一公元1600年】,是中國第一個朝代,建立者:禹。</h3> <h3>商朝(約公元前2070年一一公元1600年),建立者:湯。</h3> <h3>周【西周公元前1046年一一公元前771年】。</h3> <h3>周【東周公元前770一一公元前256年】。</h3> <h3>周【春秋時代公元前770年一一公元前221年】。</h3> <h3>周【戰(zhàn)國時代公元前221年一一公元前221年】。</h3> <h3>秦【公元前221年一一公元前207年】,建立者:嬴政。秦統(tǒng)一六國,定都咸陽</h3> <h3>漢【西漢公元前206年一一公元25年】建立者:劉邦。</h3> <h3>漢【東漢公元25年一一公元220年】,建立者:劉秀。</h3> <h3>三國【魏國、蜀國、吳國】</h3> <h3>晉【西晉公元265年一一公元317年】。</h3> <h3>晉十六國【東晉公元317一一公元420年,十六國公元304年一一公元639年】。十六國漢(前趙)、成(成漢)、前涼、后趙(魏)、前燕、前秦、后燕、西秦、后涼、南涼、南燕、西涼、北涼、北燕、西涼、北涼、北燕、夏等國,歷史上叫“十六國”。</h3> <h3>南北朝【南朝(宋420年一一479年、齊479年一一502年、梁502年一一557年、陳557年一一589年)】</h3> <h3>南北朝【北朝(北魏386年一一534年、東魏534年一一550年、北齊550年一一577年、西魏535年一一556年、北周557一一581年)】</h3> <h3>隋【581年一一618年,建立者:楊堅】</h3> <h3>唐【618年一一907年,建立者:李淵】</h3> <h3>五代十國【后梁907年一一923年、后唐923年一一936年、后晉936年一一947年、后漢947年一一950年、后周951年一一960年,十國:吳、前蜀、吳越、楚、閩、南漢、刑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漢】</h3> <h3>宋【北宋960年一一1127年】</h3> <h3>宋【南宋1127年一一1276年】</h3> <h3>遼【907年一一1125年】</h3> <h3>西夏【1038年一一1227年】</h3> <h3>金【1115年一一1234年】</h3> <h3>元【1206年一一1368年】</h3> <h3>明【1368年一一1644年】</h3> <h3>清【1616年一一1911年】</h3> <h3>中華民國【1912年一一1949年】</h3> <h3>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成立</h3> <h3>中華文明的啟源(原始社會)</h3> <h3>元謀人</h3> <h3>距今約170萬年已知我國境內(nèi)發(fā)現(xiàn)的最早人類</h3> <h3>北京人</h3> <h3>距今約70萬年一一20萬年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能制造和使用工具</h3> <h3>山頂洞人</h3> <h3>距今約30000萬年掌握了黁光和鉆孔取火技術(shù),會人工取火</h3> <h3>河姆渡原妢居民</h3> <h3>距今約7000一一5000年長江流域原始農(nóng)耕生活代表。使用磨制石器,掌握水稻種植技術(shù),住于欄式房子,制造陶器,簡單玉器和原始樂器</h3> <h3>傳說中的炎黃時代</h3> <h3> 距今約5000一一4000年,炎帝和黃帝聯(lián)合大敗蚩尤后結(jié)成部落聯(lián)盟,逐漸發(fā)展形成漢族前身一一華夏族。黃帝、炎帝被尊稱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h3> <h3> 堯舜禹時期</h3> <h3> 距今約4000年,盛行禪讓制,氏族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h3> <h3>國家的產(chǎn)生和社會的變革(先奏時期)</h3> <h3> 約公元前2070一一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2070,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其子啟繼位,從此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公天下”變?yōu)椤凹姨煜隆?lt;/h3> <h3> 約公元前600一一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600年,商湯滅夏,商朝建立,逐漸發(fā)展成為當時世界上大國。甲骨文和青銅器是商朝的代表性文化</h3> <h3> 周朝 公元前1046一一公元前771年。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戰(zhàn),周武王滅商,西周開始。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統(tǒng)治的兩大支柱</h3> <h3> 公元前771年,戒族攻入鎬京,西周結(jié)束</h3> <h3> 東周【春秋、戰(zhàn)國,公元前770一一公元前221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東周分為春秋、戰(zhàn)國兩個時期,社會發(fā)生了巨大變革,分封制逐步瓦解,封建制度逐步確立</h3> <h3> 公元前356年,商鞅開始變法</h3> <h3>統(tǒng)一國家的建立(秦漢)</h3> <h3> 秦【公元前221一一公元前207年】公元前221年,秦統(tǒng)一六國,定都咸陽,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創(chuàng)立大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quán)制度</h3> <h3>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nóng)民起義</h3> <h3>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戰(zhàn),項羽大敗秦軍主力,與此同時,劉邦率兵直逼咸陽,秦亡</h3> <h3> 西漢【公元前202一一公元9年】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西漢,定都長安。出現(xiàn)“文景之治”,漢武帝大一統(tǒng),開辟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h3> <h3> 公元前138年,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h3> <h3>公元9年西漢滅亡</h3> <h3> 東漢【公元25年一一220年】。公元25年,劉秀重建漢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h3> <h3> 200年,官渡之戰(zhàn),奠定了曹魏統(tǒng)一北方的基礎</h3> <h3> 208年,赤壁之戰(zhàn),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h3> <h3>政權(quán)分立與民族融合(三國、兩晉、南北朝)</h3> <h3> 三國【220一一280年】220年,曹丕稱帝,國號魏,定都洛陽,東漢滅亡</h3> <h3> 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蜀國建立</h3> <h3> 222年,孫權(quán)稱王,吳國建立,定都建業(yè)(今江蘇南京)</h3> <h3> 西晉【266一一316年】。266年,晉朝建立,定都洛陽</h3> <h3> 280年,西晉滅吳,三國鼎立局面結(jié)束,全國統(tǒng)一</h3> <h3> 316年,匈奴攻占長安(今陜西西安)西晉結(jié)束</h3> <h3> 東晉【317一一420年】。317年,東晉建立,定都建康(今江蘇南京)</h3> <h3> 383年,淝水之戰(zhàn),戰(zhàn)后北方重新陷入割據(jù)混戰(zhàn)狀態(tài)</h3> <h3> 南北朝【420一一589年】。420年,南朝宋建立,此后,南方經(jīng)歷了宋、齊、梁、陳、總稱南朝</h3> <h3> 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北魏后分裂為東魏西魏,東魏被北齊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h3> <h3>繁榮與開放的社會(隨唐)</h3> <h3> 隨【581一一618年】。518年北周外戚楊堅奪權(quán),建立隨朝,定都(今陜西西安)</h3> <h3> 589年,隨滅南朝的陳,重新統(tǒng)一南北</h3> <h3> 隨煬帝開創(chuàng)科舉制,開鑿京杭大運河</h3> <h3> 唐【618一一901年】。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定都長安(今陜西西安),隋滅亡</h3> <h3> 627一一649年,“貞觀之治”,唐太宗設立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gòu)安西都護府,將文成公主嫁給吐?贊普松干布</h3> <h3> 684一一704年,“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武則天開創(chuàng)科舉殿試制度并增設武舉</h3> <h3> 713一一741年,“開元盛世”,金成公主入藏,唐玄宗冊封回紇(維吾爾族的祖先,后改名為回鶻)首領為懷仁可汗;以粟末靺鞨政權(quán)首領為都督,封為渤海邵王;冊封南詔首領為云南王</h3> <h3> 經(jīng)濟重心南移和民族關(guān)系的發(fā)展(遼、宋、夏、金、元)</h3> <h3> 五代【907一一960年】907年,唐亡。黃河流域相繼五個朝代(后梁、后唐、后晉丶后漢、后周)統(tǒng)制,合稱五代</h3> <h3> 916年,契丹首領阿保機建立契丹國(有時稱遼),定都上京(今內(nèi)蒙古巴林左旗南)</h3> <h3>北宋【960一一1127年】。960年,北宋建立,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h3> <h3> 1038年,黨項族首領昊建立西夏,定都興慶(今寧夏銀川)</h3> <h3>1125年,金與北宋聯(lián)合夾擊遼,遼滅亡</h3> <h3> 12世紀初期,女真族首領阿骨打建立金政權(quán)</h3> <h3> 南宋【1127一一1227年】。1127年,金滅北宋,南宋開始,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h3> <h3>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h3> <h3> 元【1271一一1368年】。1227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實行行省制;加強琉球和西藏的管轄;民族隔合進一步發(fā)展,新的民族一一回族形成</h3> <h3>1276年,元滅南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