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畝園公園2024年5月“重回”圓明園,位于大宮門外,很棒的開放休閑區(qū)。該片區(qū)域在清代主要有三個部分,一畝園、扇面湖、娘娘廟。</p> <p class="ql-block">大部分人去圓明園,實際并為到達真正的圓明園。(曾經五園構成的大園子,現(xiàn)在是三個園子,圓明園真正的大門并沒有開放,西側的澡園門可直達圖中的圓明園)</p> <p class="ql-block">清時期圓明園圖,大宮門門前現(xiàn)有賓館和公墓,何時能開?或是否能開?仍然是個未知數(shù)。</p> <p class="ql-block">經過多年的努力,大宮門前的三個景觀閃亮登場。</p> <p class="ql-block">一畝園公園的23、24兩處御道是不是為大宮門開放而預留,從正門進入圓明園或許會成真。</p> <p class="ql-block">一路前行,香氣宜人,原來是大片的香雪球。</p> <p class="ql-block">扇面湖開挖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原稱‘前湖’,因御道在湖中穿過,形似宮扇而得名。圓明園被毀這里成為稻田,2000年填埋后建成了農貿市場?!?lt;/p> <p class="ql-block">大御道</p> <p class="ql-block">雍正年間,在圓明園設“耤園”,俗稱“一畝園”,為舉行“耕藉禮”之地。每年的春天皇帝都要率領眾臣象征性地在此進行耕種,以祈求五谷豐登。后至嘉慶、道光年間,一畝園帝親耕之禮漸廢。</p> <p class="ql-block">一畝臺遠眺,一臺看三景—佛香閣、玉泉塔和香爐峰。</p> <p class="ql-block">一畝園娘娘廟為泰山圣母廟,位于圓明園西扇子河西,廟前為清代御路。</p> <p class="ql-block">娘娘廟建于明萬歷年間,清道光十七年重修,清光緒年間,御前掌璽太監(jiān)劉誠印重修娘娘廟,并使之成為劉的家廟和宅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