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兩年我已經(jīng)很少追劇,因為覺得傷眼睛而且有點浪費時間。今天在家休息,打開電視愛奇藝無意搜索到連續(xù)劇《正好遇見你》。這是一部由高寒執(zhí)導,郭曉東特別主演,張楠、李小冉、張博、鄭凱、孫伊涵、牛子藩、盛朗熙、吳千語領銜主演的非遺文化都市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該劇講述了以文藝編導魚在藻、青年文物專家陶唐為核心的綜藝團隊為展現(xiàn)中華文明之美,齊心協(xié)力推出一檔文化類電視節(jié)目的故事。整部劇圍繞挖掘民族核心記憶、“非遺”傳承傳統(tǒng)文化,用多個單元故事以文物引出傳統(tǒng)技巧技藝,將人與文物和故事串起來反映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守護和價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印象較為深刻的是前十集,我連續(xù)追了幾小時,對“花絲鑲嵌”“緙絲”及古代服飾、玉雕等藝術增長了不少知識。其中“非遺”傳人劉文福的故事,女主角對“非遺”工藝“花絲鑲嵌”背后故事的挖掘,通過人與文物之間的小故事讓觀眾了解這一傳統(tǒng)手藝的起源、歷史、發(fā)展和傳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有特點的是劇中有多位國家級“非遺”技藝傳承人和專家作解說,為本劇增加了知識性、嚴謹性和專業(yè)性。劇中第一、第二集的花絲鑲嵌工藝可讓我大開眼界。最為驚艷的是把蘇州博物館、故宮博物館館藏中最有代表性的花絲鑲嵌文物,將這些細金工藝以大特寫長鏡頭和專家的解讀,展現(xiàn)花絲鑲嵌工藝。這種精致的工藝已有2000多年歷史,它是以金、銀等為原料,采用掐、填、攢等技法,將金屬絲制成千姿百態(tài)的造型,十分的漂亮,嘆為觀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也許是以前職業(yè)的影響,我特別喜歡看有關歷史傳統(tǒng)文化內容的電影電視劇,十分敬重崇拜傳統(tǒng)工匠的智慧與技藝。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遺產(chǎn),這些不同的文化形式和價值觀念構成了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我想,本電視劇拍攝的初衷應該是加大宣傳“非遺”文化保護和傳承的力度,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不要讓“非遺”傳統(tǒng)文化技藝消亡。所以,我也想出一點點力,推薦這部電視劇,如本劇開頭所說的“讓我們一起守望、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四集、第五集最大亮點是中國傳統(tǒng)服裝復原,劇情的內容有些已記不清,但這兩集的中國古代服飾讓我印象深刻,同時也大飽眼福。其中舞臺模特穿著精美絕倫的絲綢服飾展示,看著這些繁復美麗的刺繡、染色、圖案設計,可見傳統(tǒng)服飾文化不僅豐富多樣,而且賦予了服飾獨特的審美價值。看著電視上穿越時空的古代服飾,其細膩精致的工藝詮釋著東方之美的優(yōu)雅氣質和獨特魅力。這些服飾展示,絕對是視覺盛宴的享受,眼睛舍不得移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有趣的是第八、第九、第十集,劇中的主角魚在藻從玉雕資料中得到啟發(fā),次日她帶著節(jié)目組成員到影視基地給大家分配角色,陶唐出演乾隆,汪希寧演慈禧太后,她自己則演令妃。攝影內容是介紹清朝宮廷的一日生活,從起床、洗漱、梳妝打扮開始拍起。慈禧壽誕將至,朝廷各官員按照要求采購玉石,卻無法讓慈禧滿意。珍妃眼見慈禧要處罰眾人隨即為慈禧講故事,她從乾隆鐘愛玉器開始講述:當年乾隆找來西洋畫師畫玉器,奈何玉器魂畫家總畫不出,于是畫家只能尋求令妃幫助,最終采用了令妃的建議被乾隆罷免差事。乾隆皇帝聽聞江南蘇州有聞名天下、擅長玉雕的能工巧匠姚宗仁,將其找來鑒別玉器,誰知觸怒龍顏,乾隆正欲殺之,令妃趕到以明朝皇帝原諒玉雕師期滿的故事保住了姚宗仁的性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隨著玉雕的故事結束,陶唐再度解讀這一段故事的史實。這一集我覺得既有故事情節(jié),又有深度的史料說明,看起來很過癮又上頭。其中當代玉雕大師宋世義所說的一句“技術好學,藝術難成”更是耐人尋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喜歡劇中有一句話:擇一事,愛一生,不為繁華易匠心。這是工匠師傅們不為繁華,追求完美,不斷進取創(chuàng)新的工作態(tài)度,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傳承與守護不為浮華易初心的一種精髓,更是當今我們需要克服急攻近利,發(fā)揚精益求精,用心經(jīng)營,不斷完善自我的匠人精神。在當前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快和中國對外經(jīng)濟的發(fā)展,我國“非遺”文化逐漸走向世界,它們以更具體形象展示中國文化內核和精神面貌。我認為“非遺”代表著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當務之急是如何開發(fā)利用“活化非遺”為現(xiàn)代文化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提供靈感和服務,我想這是目前執(zhí)政者和大多數(shù)生產(chǎn)經(jīng)營者需要重新審視和思考的問題。而我們退休人也可從中受益來提升退休生活的品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坐在家里如到博物館,既能聆聽歷史的聲音,看藝術品精華,又能看劇中人物在新時期對傳統(tǒng)文化的復活和宣傳與利用思想觀念的碰撞,還有眾多帥哥美女演繹,真的是一種美好的享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實生活并不復雜,除三餐四季,有些東西比如看書、看電影、看電視也可以讓自己感受到快樂,只要內心足夠的豐盈細膩,在生活當中任何一些點點滴滴也能尋找到樂趣。雖然《正好遇見你》電視劇有35集,我才追看到10集,后面還有更精彩的,但已迫不及待的想分享給大家,就是想將此刻愉悅的心情分享出來,分享給愛美愛玩的姐妹們在看劇打發(fā)時間的同時,從中吸取一些“審美營養(yǎng)”,補上“非遺”傳統(tǒng)文化課,并將這些藝術精淬的美應用在生活當中去感受幸福,享受幸福,擁有幸福。適逢今天是母親節(jié),祝福天下母親健康美麗,溫柔有光,家庭幸福!</span></p> <p class="ql-block">筆者曾任職單位出版的《廣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