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漫漫的人生長河中,閨蜜學友同事甚多,但真正能傾心交流拂去思想塵埃的心靈知音卻是鳳毛麟角。我有幸與明鳳大姐成為同事,彼此欣賞,惺惺相惜,成為知音。</p><p class="ql-block"> 1992年7月,縣婦聯(lián)“一把手”主任調走了。明鳳大姐是唯一的副主任,又剛從省婦女干部學校“鍍金”歸來。按能力和慣例,應該順理成章當主任。誰知,命運弄人,機會和她失之交臂。當時我在鄉(xiāng)鎮(zhèn)任實職鍛煉,年齡比她小九歲。被組織選中,安排我到婦聯(lián)擔任主任(后稱主席)??陀^地說,我的晉升延緩了她“轉正”的時間。</p> <p class="ql-block"> 記得我到婦聯(lián)的第一天,開完見面會,找她交心談心,請求她支持我的工作。她面帶笑容,用一次性水杯泡了一杯綠茶放到我桌前,相向而坐,然后如數(shù)家珍似的介紹婦聯(lián)情況。末了還特意說了一句:“你放心,我一定會支持你的工作,不會給你使絆子的”。她友善的態(tài)度讓我意外,坦誠的話語猶如一股暖流直淌心扉,我內(nèi)心的隱憂被她一語道破。兩人相視一笑,一種釋然的感覺在我心中蕩漾。</p><p class="ql-block"> 從那以后我們一起工作。有時,她陪我下鄉(xiāng)熟悉情況。有時,兩人在辦公室談笑風生。有時,兩人一路步行回家,家長里短,就像親姐妹一樣。隨著交往深入,我漸漸發(fā)現(xiàn),她正直、陽光、對人真誠。從她接待來訪群眾的言行中,我看到了一股正氣,一種慈母般的胸懷。我從骨子里欣賞這一點。直覺告訴我,她也被我吸引。她佩服我的執(zhí)著,也欣賞我的干練。相近的“三觀”,相投的志趣,相似的身世(倆人都是農(nóng)村“半邊戶”家庭的長女,都是考學跳出的農(nóng)門)交織,使我們很快成為志同道合的搭檔。</p> <p class="ql-block"> 婦聯(lián)工作面廣線長手段弱。大到參政議政,小到家庭糾紛。千頭萬緒,紛繁復雜。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我理清了“一手抓發(fā)展,一手抓維權”的工作思路。倆人交換意見時,竟然想法相近,一拍即合。于是,我們主動出擊,用女性的語言優(yōu)勢和克己忍耐,去爭取方方面面的支持。</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們在白沙河村興辦養(yǎng)殖業(yè)試點。在畜牧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從外地弄來一批“波爾”山羊種羊。為了避免山羊路途中暑,必須趕在艷陽高照之前運到村里。那天凌晨,倆人像打了雞血一樣,拽著家人一起裝籃上車,然后沐浴清晨薄霧,隨車前往。當我們把種羊送到村書記的家門口時,天才蒙蒙亮。書記驚訝地說:“怎么這么早?你們真下得法(吃苦),辛苦了,辛苦了!”</p> <p class="ql-block"> 晨曦微露,夏日清晨的微風輕輕拂過,帶來一絲絲清涼。我們在村支書的農(nóng)家小院,一邊飲著馨香的茶水,一邊商量試點事宜。她喜笑顏開,一臉的專注。我看著她興奮的臉龐,忍俊不禁,不由得思緒穿越……</p><p class="ql-block"> 配合公安部門解救被拐賣婦女遇到的驚險場面;為建立“婚姻家庭合議庭”四處奔波的情景;為辦經(jīng)濟實體的營業(yè)執(zhí)照,交不起工本費遭冷落后彼此安慰的場景……一幕一幕浮現(xiàn)在眼前。阡陌縱橫,人海茫茫。能有這樣同頻共振的知音朋友真的很幸運。</p><p class="ql-block"> 班子團結,上下齊心。兩年后,我們共同迎來了婦聯(lián)工作的高光時刻,婦聯(lián)的各項工作成績斐然。1994年政府換屆,我當上了副縣長,明鳳大姐也被提拔為縣婦聯(lián)主席。</p> <p class="ql-block"> 新的崗位,新的挑戰(zhàn),我們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我們縣是三峽工程庫區(qū)縣,縣城需要整體搬遷。常規(guī)工作要抓,搬遷責任重大。“水趕人,倒計時,三峽工程無小事”。我分管的教科文衛(wèi)戰(zhàn)線搬遷任務重,資金缺口大。學校要遷,醫(yī)院要建,輿論喉舌要超前。我像陀螺一樣不停地運轉,身心透支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受氣了,委屈了,被誤會了。這個時候,我總想起明鳳大姐。一個電話,幾聲傾訴,一聲問候,幾句關切。就會心生暖意,讓孤寂的心靈得到慰籍。</p> <p class="ql-block"> 安慰有溫度,暖意雙向流。每當大姐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我也會盡全力相助。有一次,我組團到大連尋求對口支援,邀請大姐同行。到了大連后,我忙于教育衛(wèi)生等部門的洽談,一時間沒有顧上大姐。大姐自行聯(lián)系幾次,始終沒有見到當家的主席。晚餐時,她情緒低落,眼里似乎含有淚水。我很自責,趕快想辦法彌補。我請大連政府“聯(lián)絡處”出面聯(lián)系,第三天上午,陪大姐一同去婦聯(lián),見到了氣質高雅的主席。座談中,提到資金援助,對方十分為難。經(jīng)過了解才知道,她們剛剛建起了“巾幗大廈”,資金也很困難。為了化解尷尬,解決支援“瓶頸”。我提了一個建議:即利用行政權力,發(fā)動區(qū)級婦聯(lián)對口支援。對方主席聽完建議,當場表態(tài),可以在這方面進行嘗試。雖然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為后續(xù)支援鋪平了道路。</p> <p class="ql-block"> 2002年,我調到地級市婦聯(lián)工作。和大姐的空間距離遠了,但心靈的距離沒變。后來,大姐退休了,來到同一個城市帶孫女。閑暇之余,我們一起散步,一起登山,聊往事,侃今天,無比愜意。再后來,我退休了,漂泊獅城,含飴弄孫。我們微信聯(lián)系,視頻相見。疫情期間,我父親病逝。我隔在獅城,不能回國。大姐知道我的牽掛,就時常到我家里,安慰母親,陪伴母親,我和母親都十分感動。</p><p class="ql-block"> 這就是知音,一個內(nèi)心有愛,靈魂有趣的知音。她如同一首美妙的樂章,總能準確撥動我的心弦。</p><p class="ql-block"> 知音情深,愿攜手共渡風雨人生。</p><p class="ql-block"> (圖片/李明)</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