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青島二中分校老干部參觀青州博物館、游覽古城擷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5月7日陽光明媚,青島二中分校的老干部們,由辦公室王月付主任組團,7點20分從學(xué)校乘坐大客車出發(fā),車輛行駛240公里,10點50分來到了青州,參觀新建的博物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青州市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博物館,其前身益都縣博物館始建于1959年,原址系清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xué)士馮溥的宗祠改建。1984年異地新建。博物館占地40畝,建筑面積12000平方米,館藏各類文物5萬余件,國家珍貴文物3000余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08年被評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是首批83家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唯一的縣級綜合性博物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青州市新博物館于2023年5月15日開放,總建筑面積50934平方米,采用漢唐風(fēng)格,突出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高臺,闕樓,坡屋頂”特色,用現(xiàn)代設(shè)計手法進行抽象簡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趙秉忠狀元卷。明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殿試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趙秉忠殿試卷。于1983年在山東青州市發(fā)現(xiàn)。是中國近1300年科舉考試歷史上唯一尚存的狀元卷。為國家一級文物。</span></p> <p class="ql-block">東漢宜子孫玉璧。<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82年出土于青州市譚坊鎮(zhèn)馬家冢子?xùn)|漢墓。白玉質(zhì),間有墨色,玉質(zhì)溫潤,玉材罕見。圓形,出廓。玉壁內(nèi)區(qū)飾有蒲紋與158顆乳釘,外區(qū)飾蟠螭紋,出廓上方兩邊透雕雙龍紋鈕,鈕中間透雕篆書“宜子孫”三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北齊貼金彩繪石雕佛立像(龍興寺造像的代表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四層整個一層都是青州造像窖藏佛像展,但展廳有點空,可能是部分文物借展出去的原因,但也足夠震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青州造像窖藏中的佛像主要雕琢于北魏、東魏和北齊時期。這一時期,紛亂不斷,北魏結(jié)束了五胡十六國而一統(tǒng)北方,而后又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其后,東魏被北齊取代;再后,北齊為北周所滅。之后才有了很長時間的隋唐大一統(tǒng)時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由于政權(quán)的不斷更迭,人民承受越來越多戰(zhàn)亂帶來的流離與疾苦,就更向往安定富足的生活。對于世俗生活的向往因為不能實現(xiàn),就更多地寄情于“心”——越苦難,越微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午餐后,我們游覽了青州古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青州古城,城建歷史2200多年,是一座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明清建筑風(fēng)格的古城。青州古城旅游區(qū)面積約10平方千米,主要包括東陽城北關(guān)歷史文化街區(qū)、南陽城偶園歷史文化街區(qū)和東關(guān)歷史文化街區(qū),開放區(qū)域面積1.4平方千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游完古城,我們乘坐大客車,傍晚6點鐘返回青島,本次青州之行,我們心情愉快,收獲滿滿,以此篇記憶這次有意義的活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