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香港大學,一所沒有圍墻、沒有校門的大學。地鐵直通校園——</span>在街上走著走著就進到了學校里面,在學校里面走著走著又出了校園。</p> <p class="ql-block">出地鐵就是一段長長的港大校史墻,這就算是直接進入校園里了。</p> <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5日上午,我慕名來到這所世界名校,尋訪現(xiàn)代著名作家、港大校友張愛玲當年在這里求學的足跡,感受這座百年名校的厚重歷史與中西合璧的文化氣息。</p> <p class="ql-block">張愛玲,一個傳奇式的才女、作家,上海人,一生與香港結(jié)下不解之緣。她曾三次來港,第一次是1939年秋天,那時19歲的她原本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英國倫敦大學,卻因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未能成行,遂轉(zhuǎn)入香港大學文學院,開始港大求學生活。</p> <p class="ql-block">在港大讀書期間,張愛玲非常勤奮好學,成績優(yōu)秀,考勤全勤,獲得多項獎學金。這是她1940年的成績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這是她1941年的成績單</p> <p class="ql-block">張愛玲就讀港大時,在《西風》月刊上發(fā)表了處女作《天才夢》。</p> <p class="ql-block">這是1933年的本部大樓,張愛玲當年在此學習。</p> <p class="ql-block">1941年年底,香港被日寇侵占,港大在炮火轟鳴中停擺,校舍被征用為戰(zhàn)時醫(yī)院和防空洞。張愛玲和許多同學加入了防御戰(zhàn),當過防空隊員、醫(yī)院看護。</p> <p class="ql-block">1933年的馮平山樓是當時港大的中文圖書館,藏書豐富,戰(zhàn)時被征用為防空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馮平山圖書館一角</p> <p class="ql-block">在抗日救亡工作間隙,張愛玲還到圖書館看書,《官場現(xiàn)形記》《醒世姻緣》等都是那時讀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現(xiàn)在的圖書館</p> <p class="ql-block">由于戰(zhàn)亂無法繼續(xù)學業(yè),港大許多師生逃難大陸。</p> <p class="ql-block">1942年,張愛玲也決定返滬,她與香港的第一次緣分就結(jié)束在這烽火歲月里了?;販箝_始了文學創(chuàng)作黃金時段,名聲大噪的《沉香屑》《傾城之戀》等故事都是以香港為背景創(chuàng)作的,小說華麗蒼涼的基調(diào)成為她一生創(chuàng)作的基本風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張愛玲在港大的宿舍:寶珊道8號的圣母堂女生宿舍(Our Lady’s Hall),大家可讀一下她的半自傳體小說《易經(jīng)》。</p> <p class="ql-block">就是現(xiàn)在的這個叫“儀禮堂”的樓,當我一步步、氣喘吁吁登上高高的中山階來到樓前,看到三三兩兩的女大學生,似乎想象當年那個19歲的女孩子就在這幢粉紅色小洋樓里伏案讀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月泉和儀禮堂</p> <p class="ql-block">這是港大的本部大樓,戰(zhàn)亂后重修繕,張愛玲當年在這里上課。出于校園安全需要,游客只能在外參觀不準進教室,所以我也就圍著大樓多走幾圈,想象、感受一下這位才女當年在這里讀書、寫作的情景,后來又是怎樣波瀾起伏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不同角度拍攝。根據(jù)張愛玲作品改編的電影在此取景,如《色戒》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同角度拍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同角度拍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也留個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長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英文,你能看明白了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百年校史墻上的張愛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百年校史墻上的張愛玲</p> <p class="ql-block">港大校史記下了這位優(yōu)秀的校友,港大成就了她,她也成為港大的驕傲。我瀏覽港大文學院網(wǎng)站,正好有一場關(guān)于張愛玲的學術(shù)報告。雖無緣聆聽,但能看出張愛玲的文學成就在母校的重視和影響。</p> <p class="ql-block">作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獨具風格的、著名的女作家,<span style="font-size: 18px;">她在港大豐富的求學生活和人生經(jīng)歷,不是</span>一個游客浮光掠影般地匆匆走過就能說清的,尚需透過其大量作品去深入感悟。永遠的張愛玲,是講不完的故事,就像她筆下寫的那樣:<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請您尋出家傳的霉綠斑斕的銅香爐,點上一爐沉香屑,聽我說一支戰(zhàn)前香港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文字:格格</p><p class="ql-block">圖片:格格 、港大校史墻翻拍、網(wǎng)絡</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格格</p><p class="ql-block">時間:2024.5.5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