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自原昆明軍區(qū)于1984年4月28日、4月30日先后收復老山、者陰山,至今已40年。40年來,我及我的戰(zhàn)友們可能會忘記許多事情,但不會忘記那兩座山和因收復兩座山而躺在南疆的戰(zhàn)友們!于是,重返南疆憑吊昔日的戰(zhàn)場和祭奠犧牲的戰(zhàn)友,就成了許多參戰(zhàn)戰(zhàn)友的夙愿。于是,趁2024年4月16-18日原連隊的戰(zhàn)友在昆明相聚之機,我與另一戰(zhàn)友相約,再走一次南疆路,去看看我們曾經(jīng)誓死保衛(wèi)的地方——老山和者陰山,同時去麻栗坡和西疇烈士陵園祭奠犧牲的戰(zhàn)友和同學。</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4月22日上午,在大霧彌漫中我們驅(qū)車老山。</p> <p class="ql-block"> 駐車后,需徒步約1公里才能到達老山主峰。登頂途中,戰(zhàn)場危險的遺留物在道路兩旁多有警示,讓人感到這里的戰(zhàn)場氣氛似乎還存在著。</p> <p class="ql-block"> 通過后期建造的老山大門,才算進入登頂主峰的路段。</p> <p class="ql-block"> 老山主峰北,有一紀念廣場。廣場上矗立著主攻老山的118團五連副連長張大權的高大塑像,他是老山第一烈士,是中央軍委授予稱號的一級戰(zhàn)斗英雄。2019年,我第一次來這里,也曾莊重地向其敬禮、上香。今天,我們肅立于他的塑像前,再次表達對他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 老山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呈現(xiàn)上世紀八十年代對越作戰(zhàn)的戰(zhàn)場元素的旅游景點。從“老山主峰”下的拱門進入,沿著戰(zhàn)時交通壕移步,可見各種作戰(zhàn)設施:貓耳洞、隱蔽部、防炮洞、儲彈所、單兵掩體等等,一切都是我熟悉的戰(zhàn)場場景。</p><p class="ql-block"> 老山是“兩山”拔點作戰(zhàn)的主要方向,也是戰(zhàn)斗最激烈、最慘烈的地方。自1984年4月28日收復老山后,越軍就沒有停止過對老山的反攻和襲擾,一直到1989年。期間,老山輪戰(zhàn)部隊都進行了有力的反擊,由此產(chǎn)生了許多經(jīng)典的戰(zhàn)例。有名的抗擊越軍“7.12大反撲”一戰(zhàn),就是我防御部隊在非常激烈的戰(zhàn)斗中的經(jīng)典戰(zhàn)例之一。1984年7月12日那天,我坐在者陰山的防御陣地上,耳聽著從老山方向不間斷地傳來的隆隆炮聲,眼看著老山方向被炮火染紅的天空,心想:老山的弟兄們受苦了!今天,當我再次身臨昔日的老山戰(zhàn)場時,對當年攻打和防御老山的戰(zhàn)友們充滿了敬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老山主峰,有兩座彰顯時代精神的石碑,一座刻的是“老山精神萬歲”,另一座刻的是“理解萬歲”。何謂老山精神?“不怕苦、不怕死、不怕虧,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即是,這一精神激勵了一代青年人;“理解萬歲”則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源于南疆戰(zhàn)場、流行于當代青年的口號。那時還是青年的我們,是深受這些精神的影響的!</p> <p class="ql-block"> 坐落在老山主峰東南側(cè)的254號界碑,現(xiàn)在已經(jīng)封閉,游人不能身臨界碑了,這讓我們稍有遺憾。</p> <p class="ql-block"> 憑吊了老山主峰陣地,回到老山廣場,再看一看、唱一唱八十年代專屬軍人的流行歌曲。這些歌曲,每一首都激勵人心,每一曲都感人肺腑。那些年,我們就是唱著這些歌曲,寄托對親人的思念,傾訴我們軍人的情感,擔當對國家的責任!</p> <p class="ql-block"> 再向張大權英雄及老山陣地敬禮,然后我們離開了老山主峰。</p> <p class="ql-block"> 離開老山主峰,我們前往麻栗坡烈士陵園,去給那里的烈士們上香。</p><p class="ql-block"> 我的同行戰(zhàn)友有兩個烈士同學安葬在這里,他要去祭奠他們。</p><p class="ql-block"> 至于我,到麻栗坡烈士陵園看看那里的烈士們,是我40年的夙愿。</p><p class="ql-block"> 我們首先在烈士紀念碑前為這里的每一位烈士上香、鞠躬,表達我們對烈士的敬意,然后隨同行戰(zhàn)友找到他要祭奠的同學,上香、獻花、敬禮。</p><p class="ql-block"> 這里一層層、一排排的烈士墓,會讓人的三觀得到矯正。面對這些年輕的烈士,每一個人的思想都會受到過濾、洗滌。</p><p class="ql-block"> 對于上過戰(zhàn)場的我們,這里的每一座烈士墓,都牽連著我們的感情,刺激著我們的神經(jīng),觸發(fā)我們的淚點。</p><p class="ql-block"> 這不,當我肅立于幾個學生兵的墓前時,真的是感慨萬千,難抑打轉(zhuǎn)的眼淚。學生兵,是彼時部隊對我們從地方上考入軍?;驈牡胤酱髮W畢業(yè)后再入軍校的學生干部的統(tǒng)稱。躺在這里的學生兵,和其他烈士一樣,沒有什么特別,都是一道劃去的流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祭奠了在老山犧牲的戰(zhàn)友,我們當晚投宿麻栗坡縣楊萬鄉(xiāng),擬次日前往者陰山,去憑吊我們昔日的戰(zhàn)場。</p> <p class="ql-block"> 23日上午,我們從楊萬鄉(xiāng)啟程,驅(qū)車約20公里,便到達者陰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第四次來者陰山了,前一次是2019年4月隨九十二團七連在這里聚會。</p><p class="ql-block"> 通往者陰山的路,較五年前有很大改善,這可能與這里正在修建光電工程有關。也因為當?shù)卣诎颜哧幧酱蛟斐蔀檫吘硲?zhàn)斗遺址旅游景點,所以硬化公路一直通往主峰。</p><p class="ql-block"> 在者陰山西側(cè)約300米處,立有“者陰山戰(zhàn)斗原址”碑,標志著這里(包括大概同高程的一線)應該是當年進攻部隊的進攻出發(fā)陣地。</p><p class="ql-block"> 車行至此,我們便駐車拍照。</p> <p class="ql-block"> 車停主峰西側(cè)的停車場,可見緊靠主峰的地方有一建筑,這是后期防御部隊修建的可防可住的防御設施。</p> <p class="ql-block"> 通過楊萬鄉(xiāng)者陰山“362聯(lián)防組”工作人員小蔣,我們得以開鎖進入去主峰的通道。據(jù)小蔣介紹,平常,通往者陰山的大門是鎖著的,為的是防止越南那邊的邊民越境過來。</p> <p class="ql-block"> 在通往者陰山的通道上有一拱門,上書對聯(lián)“豐碑矗立千秋頌 英雄業(yè)績?nèi)f古傳”。者陰山陣地從進攻到防御,有多個部隊在這里戰(zhàn)斗過,所以構筑在者陰山上的業(yè)績,應屬于在這里戰(zhàn)斗過的所有軍人,也屬于長期在這里生產(chǎn)生活并為支援部隊駐守邊疆作出了巨大貢獻的邊疆人民。</p> <p class="ql-block"> 通過“功績門”,沿一道交通壕往東去約50米,便是者陰山主峰!這里,高程1250米,我方陣地編號10。因此作戰(zhàn)期間者陰山也稱1250高地或10號高地。</p><p class="ql-block"> 這里,便是我的陣地!時任排長的我曾與我排戰(zhàn)友于1984年5月3日從進攻部隊手中接過者陰山及其東側(cè)無名高地(陣地編號9),在此進行了約4個月的防御。</p><p class="ql-block"> 中越邊境的戰(zhàn)爭于1989年結束后,兩國對邊境進行了重新勘界,并重新確立了界碑,者陰山主峰界碑編號為362。</p> <p class="ql-block"> 關于者陰山作戰(zhàn),網(wǎng)上有許多文章做介紹。我作為最基層的干部,當時缺乏(也無權)對全局信息的了解,所以不敢胡侃。我只知道我排防御陣地的地形地貌和“四界”以及戰(zhàn)斗設施、配屬火器等。</p><p class="ql-block"> 如今,362號界碑是所有參加過者陰山作戰(zhàn)的退役軍人重返者陰山時必須打卡的點,我們當然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 因為我們上山早,所以者陰山主峰上除了我們5人及工作人員小蔣外,再無其他人員。所以,我們在上面清清爽爽地拍了個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者陰山主峰活動了大約兩小時,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我們離開了者陰山主峰。接著我來到主峰西南側(cè)約100米處,這是我當年在者陰山藏身的大概位置——一個尚未炸塌的越軍隱蔽部。記得1984年5月3日我和通信員在進入該隱蔽部時,里面有一具越軍尸體和一條死狗,都是被我進攻部隊的噴火器燒熟了的。拖出越軍尸體和死狗并掩埋后,我與通信員在此住了近4個月。</p><p class="ql-block"> 對于 1984年這一仗的經(jīng)歷,不能單用苦來描述。遂行任務的壓力、守衛(wèi)國土的責任、隨時可能出現(xiàn)敵情的緊張、長期的體力透支、對可能犧牲的憂慮、失去戰(zhàn)友的痛苦以及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等等,豈是一個苦字能描述的?因此,凡真正參加過戰(zhàn)斗的人,在后來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定是不言苦的!我亦如此。</p> <p class="ql-block"> 臨下山時,遇見93團幾個老兵上來。他們是攻打者陰山時主攻連的戰(zhàn)士,他們是英雄,也是幸存者。</p> <p class="ql-block"> 下山途中,路過楊萬鄉(xiāng)政府在者陰山西側(cè)公路旁設置的“祭掃老兵服務站”,其工作人員邀請我們進去坐坐。在這里,工作人員很熱情地為我們免費提供熱水、水果、面包、方便面、霍香正氣水等,讓我們倍感溫馨。在此,又遇到93團的幾個老兵,并又聊了一下他們攻打者陰山主峰的情景。其中一老兵說:當時不知道自己是怎樣深一腳淺一腳地沖上去的!我感嘆,該老兵真是沖得糊涂,但其命大?。?lt;/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結束了在者陰山的活動,在去西疇烈士陵園的途中,我和戰(zhàn)友及家人順道去了一趟上達陸村。這里是1984年我們從者陰山撤下來時駐扎過的地方。我曾于2019年4月來過這里,并找到了我當時住過的房東周家。這一次,同行的戰(zhàn)友也想找到他住的房東家,但遺憾的是幾十年過去了,村子住戶的房子已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雖有村民幫助回憶尋找,仍未果。但我們找到了當時七連連部住的人家,該戶姓周,其房子一直沒變,但外觀很破舊了。于是,我們在上達陸村拍了幾張照片作紀念。</p> <p class="ql-block"> 4月23日下午約5時,我們抵達西疇南疆烈士陵園。烈士陵園的管理人員還有半小時就下班,但經(jīng)我們說明了情況,他們說不限制我們的祭奠時間,一直到我們結束祭奠,他們才關門。真是理解萬歲!</p><p class="ql-block"> 謝過管理人員,我們抓緊時間開始我們的祭奠活動。</p> <p class="ql-block"> 西疇烈士陵園安葬有31師烈士100多名,其中92團30多名。92團的烈士(包括1979年對越作戰(zhàn)我團犧牲的烈士)花名冊,曾在我的辦公桌抽屜里放了多年,因為涉及這些烈士的有關事宜屬于我所在的組織部門的工作內(nèi)容之一。那時,我?guī)缀跄苷f出我團在者陰山犧牲的所有烈士的名字。今天,當我再次看到這些熟悉的戰(zhàn)友時,心中的的悲痛是無以言表的。</p><p class="ql-block"> 這是我第四次來西疇烈士陵園為戰(zhàn)友們上香了。此后,或許沒有第五次了,因為我也老了。因此,我給這里92團的每位烈士戰(zhàn)友都上了香,把他們的墓碑都拍了照。如果美篇里放不下這么多照片,我就把他們存在電腦里,今后想看時就打開看看。</p> <p class="ql-block"> 祭掃活動結束,我們也不敢耽誤,因為陵園的管理人員還在等著我們出園后他們關門下班呢。</p><p class="ql-block"> 當我們與管理人員打招呼準備離開時,溫馨的一幕出現(xiàn)了:管理人員兩手提著多個袋子向我們走來,說是給我們每人準備了一點食品,讓我們在回程的路上吃。記得當年在邊疆作戰(zhàn)時,部隊沒有少麻煩這里的百姓,很多支前的工作都是邊境的百姓或民兵完成的。幾十年過去了,這里的百姓還是那么樸實。</p> <p class="ql-block"> 老山、者陰山作戰(zhàn)40年后的南疆行,結束于2024年4月23日下午7時許。此行,我們憑吊了老山、者陰山戰(zhàn)場遺址,祭奠了麻栗坡縣、西疇縣烈士陵園里的戰(zhàn)友。此后,這次南疆行的情景將在我們的回憶中陪伴著我們度過往后的日子,躺在南疆的戰(zhàn)友也會永遠存在于我們的思念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