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美麗的邂逅 <p class="ql-block"> 一次美麗的邂逅</p><p class="ql-block">——游雁蕩山、神仙居、天臺山一游隨筆</p><p class="ql-block"> 文/袁佩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行程中的最后一天,上午我們游覽了臺州府城墻。你知道江南也有長城嗎?而且還是八達(dá)嶺長城藍(lán)本。</p><p class="ql-block">臺州府城墻,全長6000余米,現(xiàn)存4730米,依山就勢,俯視大江,異常壯觀。站在古老的江南長城內(nèi),厚重的歷史感撲面而來。</p><p class="ql-block">臺州府城墻,又稱江南長城,始建于東晉年間,擴(kuò)建于唐,定型于宋,完善于明清,兼具軍事和防洪雙重功能?,F(xiàn)仍保存著8座由明朝英雄戚繼光所創(chuàng)的雙層空心敵臺,當(dāng)年道教南宗始祖在此修煉。</p><p class="ql-block">古城墻于200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2012年作為“中國明清城墻”之一,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已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yù)備名錄。臺州府古城墻,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讓我們了解了中華文化的精髓和價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七)</p><p class="ql-block">不顧旅途疲勞,下午又馬不停蹄逛了紫陽街。紫陽街是臨海市第一古街,是千年古城的縮影,是歷史文化名城的象征。紫陽街原來是有街無名。據(jù)民國二十三年(1934)重修《臨海縣志稿》繪制的《臨??h治附郭圖》上,這條街沒有街名的記載。市政府于1998年冠名為紫陽街。改名紫陽街也是為了紀(jì)念南宗始祖張伯端,他號紫陽。紫陽真人在中國道教史上有極高位置,是一位杰出人物。歷史上流傳甚廣,紫陽街的街名由此而來。</p><p class="ql-block">“江山留勝跡,我輩復(fù)登臨。”紫陽街,從北到南,全長1080米,街上古跡,信步可數(shù)。有紀(jì)念宋代南宗道教始祖張伯端(紫陽真人)的石碑,有紫陽故里和紫陽宮遺址,原紫陽宮南大門牌坊基石保存完好。紫陽街兩旁的水井是紫陽街古跡的一大特色。古井眾多,有建于明清年代,歷經(jīng)二、三百年的風(fēng)雨滄桑的古井,也有建于民國時期的水井,各眼古井富有江南水鄉(xiāng)特色,哺育了一代代臺州人。</p><p class="ql-block">在紫陽街,令人難以忘懷的就是祖先創(chuàng)造出來的“坊”,每相隔百丈就有大塊青磚砌成的一堵坊墻,古人用心良苦,設(shè)計出別具一格的建筑特色,既是人行道,通馬車,又是防火墻,還代替地名的多重作用,如今已成為街區(qū)的一道風(fēng)景線。紫陽街房屋和街面店鋪保留著宋代的遺風(fēng)和明清的格局。</p><p class="ql-block">紫陽街歷經(jīng)滄桑,一座座木結(jié)構(gòu)、磚頭墻的江南古代建筑與街面石板路,一起發(fā)出清香,如一首詩,一幅畫,古色古香,向人們展示著無限的魅力。紫陽街是臨海千年古城的文化血脈,是古城遺制的縮影,也是歷史文化名城的象征。歲月滄桑和小城故事遺留在老屋起翹蛻皮的墻面上,遺留在高高挑起的飛檐上,處處充溢著它的原始魅力。這里的歷史、宗教、商業(yè)、建筑和民族文化銘刻著鮮明的時代印記。百年老店、名人舊居、街巷格局、傳統(tǒng)習(xí)俗交相輝映,積淀了豐富的歷史人文遺產(chǎn)。</p><p class="ql-block">今天游人摩肩接踵,好不熱鬧,我們饒有興趣,逛完了整條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結(jié)束語:美好的旅程總是短暫的,但每一刻都是珍貴的記憶。感謝春芳和佩佩二位老同學(xué)的盛情款待,我用文字和照片記錄了這些快樂的場景,期待下一次的重逢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 5. 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