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夏之交的江蘇,如同鏡花水月的鏡像,李白的那首“故人已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又使這種鏡像成倍的放大,于是乎整個中國都聚焦煙花,以三月下?lián)P州為時尚…故而演化成江蘇旅游的一個固定搭配,時間、地點和景象缺一不可,最好再配上那“二分無賴是揚州”的明月,更是那一等一的幸會。</p><p class="ql-block"> 如果把江蘇分成蘇北、蘇中、蘇南,那么揚州就占據(jù)了中部的各種好處,一條大運河帶來了多少繁華,不僅集聚了天下的財富,也貫通了南北的文化 ,淮陽菜的產(chǎn)生便是最好的證明。</p><p class="ql-block"> 就在這鏡花水月的季節(jié),我們來到這“腰纏十萬貫,騎鶴下?lián)P州”富貴之地,流連于瘦西湖、大明寺、個園、何園,再加上精致的淮陽菜,讓人食欲、心欲頓開,心身處處感受到美景、美食、美辰,所集聚的往日繁華,今日依然觸手可及。</p><p class="ql-block"> 除了揚州還去了鎮(zhèn)江、高郵、興化、淮安等小城市,最后去了孫大圣故里連云港看海,一路煙花似錦,自然人文薈萃,充分領(lǐng)略了水韻江蘇之風韻,也圓了多年游覽蘇中蘇北之夙愿。一路所見所聞,用相機記錄美好,用心靈聆聽動人,何嘗不是一種感知與欣賞呢?</p><p class="ql-block"> 游記分為上下兩部,上部為揚州篇,下部為鎮(zhèn)江淮安幾個城市篇。</p> <p class="ql-block"> “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正是揚州第一美景瘦西湖之寫照。瘦西湖與西湖只差一個“瘦”字,自然是有些溯源的。因文人們慕西湖的美名,鑒于這段河道的瘦長,于是在西湖前加了一個瘦子,傳神且準確,更賦予了這段河道一個少女般的秀麗和婀娜,實在是一個適當?shù)拿Q。</p> <p class="ql-block"> 多年前來過瘦西湖,走馬觀花,影像不深。這次是三進瘦西湖,還有一次是夜游,當看到了“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的二分明月時,詩與景完美的呈現(xiàn),心境與意境完美的重疊,那種震撼是如此的強烈!當那些耳熟能詳?shù)木包c一一展現(xiàn)在你的面前時,是那么的親切,好像是老朋友重逢,心靈的震撼、享受與觸動,真的是涓涓潤物,精神共鳴,欲醉欲癡。</p> <p class="ql-block"> 二十四橋,是一座長24米、寬24米、有24根漢白玉欄桿、共24級臺階的拱橋。因唐代詩人杜牧的“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的詩句,平添了濃重的人文色彩。</p> <p class="ql-block"> 夜色中的橋,波光粼粼中搖曳著倒影,似玉帶連接古今,散發(fā)出思古念今的幽情,不知杜牧詩中的橋,是指揚州橋多?還真就是這座橋呢?</p> <p class="ql-block"> 夜幕下的熙春臺仿佛天宮仙閣,在皎潔的月光下突顯出嬌媚的輪廓,二分明月夜揚州,美輪美奐,名不虛傳!</p> <p class="ql-block"> 五亭橋又名蓮花橋,是揚州市城徽,可見其重要的份量。仿北京北海的五龍亭和十七孔橋而建,遠望似亭,更似瘦西湖的一根腰帶,走近卻是一座四通八達的橋,是清代揚州兩淮鹽運使為了迎接乾隆南巡,特別建造的,兼具北方建筑的敦厚、南方建筑的風雅。</p> <p class="ql-block"> 日間的五亭橋,紅柱黃瓦,垂柳依依,如同一顆明珠鑲嵌在綠水之中,是造型與色彩的交織。到了夜晚又是一番景象,那柔美的二分明月,懸掛夜空,樓臺亭閣在各色燈光的加持下,如夢如幻,耳邊響起《揚州美》的優(yōu)美旋律,是造型、色彩與音樂三者的交織,最美揚州明月夜在這里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一個“瘦”子,突顯出獨特的嬌媚,東岸西岸的景致可盡收眼底,無論長堤、園林、橋梁、廳閣、古塔依循河道的自然走向,張弛有度。從二十四橋沿湖到五亭橋,一路走來,湖光水色、樓臺亭閣,拱橋游船,游人花卉,還有黑天鵝水中引吭高歌,都構(gòu)成了豐富多彩的拍攝題材,無論白天還是晚上,只要想拍,就一定能拍到想要照片。</p> <p class="ql-block"> 夜晚的白塔更是光彩奪目,這座從北京北海移植過來的景觀,流傳了“一夜造塔”的傳說,不論真假,她的美確實是真實的。</p> <p class="ql-block"> 吹臺,傳說乾隆帝曾在此垂釣,故又名釣魚臺,因其可借窗外的五亭橋和白塔之景,成為中國古典園林藝術(shù)建筑中“借景”手法中的典范之作。正因為如此,游人蜂蛹而至,就是為了拍出釣魚臺、白塔、五亭橋三景同框的稀罕場景,此處就成為熱鬧非凡的網(wǎng)紅打卡地。我們?yōu)榱伺恼找彩窃缟掀唿c就到了,才拍下這來之不易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小金山為湖中一小島,原名長春嶺,清代挖河的土堆成了一座小山,又稱“小金山”。山頂處有風亭,典雅別致,是全園的最高點,可遠眺瘦西湖全貌。</p> <p class="ql-block"> 我曾迎著朝陽,緩緩爬上風亭,仔細欣賞風亭俊美的造型,極目遠望瘦西湖的湖光水色,那一刻幸福之感久久附身…</p> <p class="ql-block"> 跨過這座清新典雅的石橋就來到了徐園。側(cè)墻的紅色大門在清晨陽光映照下,在湖中留下美麗的倒影,與垂柳行人組成了動靜結(jié)合的和諧畫面,光影之美躍然而出,對攝影者來說,那真是可遇不可求的啊!</p> <p class="ql-block"> 徐園的圓門與兩旁的石獅子相得益彰,看著就大氣舒服,這種江南園林藝術(shù)的搭配協(xié)調(diào)真的是恰到好處。</p> <p class="ql-block"> 灰瓦白墻下,翠竹婷婷上,充滿著生命的頑強與力量,上翹的飛檐也給人一種朝氣勃發(fā)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揚州大明寺,因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而得名,又因唐代名憎鑒真東渡日本前,曾任大明寺主持而聞名天下,是揚州八大名寺之首。</p> <p class="ql-block"> 寺內(nèi)平山堂聞名遐邇,北宋年由時任揚州太守的大文豪歐陽修始建,后歐陽修的學生蘇東坡任太守時又在平山堂后面為老師修建了“谷林堂”和歐陽祠,成為文人們流傳千古的歷史佳話,經(jīng)常有海內(nèi)外客人到此瞻仰。可惜此次我沒有留下照片,以后補上吧?</p> <p class="ql-block"> 棲靈塔始建于隋朝,塔高九層,內(nèi)拱有佛骨,故稱“棲靈塔”,現(xiàn)存的棲靈塔重建于1994年,登塔南望可俯瞰瘦西湖全貌,當年為重建此塔向社會募集資金近一千萬元,傳為佳話,是一座秀麗雄偉的江南名塔。</p> <p class="ql-block"> 此轉(zhuǎn)筒是供奉香火之用,用微信支付,就可以本人的名份在一小方格中點燃香火,實在是精妙的厲害,現(xiàn)代技術(shù)與古代文化的絕美結(jié)合。</p> <p class="ql-block"> 寺內(nèi)的鑒真紀念堂,1973年修建,由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先生設計建造,典雅古樸,繼承了唐代建筑的藝術(shù)風格。</p> <p class="ql-block"> 寺內(nèi)有一處院子回廊,掛滿了祈福祝愿的各色風鈴,微風中隨風搖曳,發(fā)出叮叮當當?shù)捻懧暎砼R其境,一種美好寧靜的氛圍油然而生,祝愿人間太平,萬家安康!</p> <p class="ql-block"> 中國四大名園之一的個園,以竹和石而著稱的江南私家園林。特別是疊石更是立意精巧,展現(xiàn)了春夏秋冬不同季節(jié)的風景,疊石與樓臺廳軒相連接,小巧而不失風韻,流連其中妙趣橫生。</p> <p class="ql-block"> 以下幾幅照片表現(xiàn)的是夏季的風景,流水潺潺,蓮葉浮水面,正是夏天的景致?。?lt;/p> <p class="ql-block"> 這兩幅是秋季,紅葉爛漫,疊石呈暗紅色,不就是秋季特有的色彩嗎?</p> <p class="ql-block"> 這塊疊石是春季寓意,雞和羊暗藏其中,表現(xiàn)的是生機盎然的景致,不就是春天嗎?不過我怎么也沒有看出雞和羊!</p> <p class="ql-block"> 何園原名寄嘯山莊,園主人姓何,故名何家花園。因其建于晚清,所以建筑已吸取了西洋建筑的審美情趣,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園林。園內(nèi)的復廊是整個建筑的特色之一,后花園及片山石房,體現(xiàn)了以湖石取勝的點睛之筆。</p> <p class="ql-block"> 此為復廊一角,由復廊將后花園與東西兩部分建筑連為一體,初步顯眼了城市立體交叉建筑結(jié)構(gòu)思想,在同時期的建筑中實為罕見。</p> <p class="ql-block"> 后花園與片山石房,池中間的戲臺子極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 大運河博物館,展示了大運河各個時期的發(fā)展全貌,從歷史、文化、建筑、水利揭示了大運河的歷史及現(xiàn)實意義,是全面了解大運河必去的地方,也是網(wǎng)紅打卡之處。</p> <p class="ql-block"> 樓頂上用現(xiàn)代材料建造的塔,外形酷似大明寺內(nèi)的棲靈塔,也是九層,昭示著揚州在大運河歷史發(fā)展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站在樓頂上,遠眺大運河岸邊的湖光水色,令人浮想聯(lián)翩,大運河對揚州,可以說是一條母親河、生命河、財富河,帶來了繁華、富足、安定,她和揚州已經(jīng)緊緊的聯(lián)系在一起了,從歷史到現(xiàn)代…</p> <p class="ql-block"> 揚州是一個文化歷史悠久的名城,有眾多的世界級、國家級、省市級非遺項目,她還是一個美食之都,著名的淮陽菜、早茶都叫人垂涎欲滴…我第一次品嘗了鮮美的河豚、揚州鹵鵝(不同于南京鹵鴨,揚州人說,沒有一只活的鵝能走出揚州),豐富多樣的早茶也讓我碳水過度。燈火璀璨中,我徜徉在東關(guān)老街洗腳、揉肩,體會“三把刀”的精妙;我在皮市街芍藥園子聆聽“揚州清曲”的美妙;有幸目睹了李白詩中所說的煙花,也就是揚州市的市花—瓊花。</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腰纏十萬貫,騎鶴下?lián)P州。如今,揚州做為美食之都,休閑之都,旅游之都,在這煙花三月,我和家人真切的看到了、聽到了、吃到了、游到了、拍到了(拍照),可以說收獲滿滿,絕非浪得虛名!</p> <p class="ql-block"> 瓊花艷而不俗,白色略帶鵝黃,恰都好處,香味幽長,上品!</p> <p class="ql-block"> 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精彩的揚州之行就要結(jié)束了,我們就要開啟新的旅程,鎮(zhèn)江、高郵、淮安、連云港…我們來了!</p><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30日于西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