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雪 <p class="ql-block">在南潯有一座紅房子莊園,它的來歷不簡單,里面埋葬著一樁歷史大冤案,令人觀后唏噓不已。</p> <p class="ql-block">走進內(nèi)部,你會被一種截然不同的氛圍所震撼。紅磚砌成的兩層小樓矗立在庭院中央,樓體的每一寸都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從窗欞到廊柱,無不展現(xiàn)出匠人們高超的技藝。</p> <p class="ql-block">劉氏梯號,又稱紅房子,是南潯古鎮(zhèn)上的一處標志性建筑。這座建筑以其中西合璧的風格和精湛的雕刻工藝而聞名。走進紅房子,你會被一種獨特的氛圍所吸引。白墻灰瓦的江南傳統(tǒng)建筑風格與紅磚西式建筑完美融合,展現(xiàn)出一種古典與前衛(wèi)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劉氏梯號就是劉鏞第三個兒子劉安泩居住的私家宅院,也是大名鼎鼎的南潯紅房子。房舍內(nèi)部的設計、布局與裝修完全是中國傳統(tǒng)風格。</p> <p class="ql-block">這座紅房子本名為崇德堂,因為儒商的緣故,”四象“家族每個人居住的地方都會帶有德字,應德而生慧,因慧而生慈悲之心,最后廣植福田做大了生意。崇德堂名字太過于大眾化了,所以在后來就更名為劉氏梯號了。</p> <p class="ql-block">你知道滿清早期第一大文字獄慘案發(fā)生在哪里嗎?就是在江南南潯古鎮(zhèn)這最著名的劉氏梯號,也就是常說的紅房子。當時震驚全國的莊氏史案就是滿清初期第一個因文字而造成的慘案,被歷史稱之為“喋血江南”的大慘案。</p> <p class="ql-block">血案的原因是南潯富商大戶人家莊允城的大兒子莊廷隆自幼愛好讀書,至清順治年間,忽然眼盲,終日郁郁寡歡,一日,購得前明大學士朱國楨的明史遺稿,一為解悶,二來也想再做點事,留下點東西,于是請人編成《明史輯略》一書,刊版通行,結(jié)果被告“私編明史、誹謗朝廷、大逆不道”。在鰲拜等人查辦下,經(jīng)清廷胡亂審定,南潯朱、莊兩家被滿門抄斬,杭州將軍松魁、浙江巡撫朱昌祚以下所有官員革職查辦,被殺、流放者兩千余人,在明史上列名的文學之士無不鋃鐺入獄。</p> <p class="ql-block">在封建社會,不僅沒有言論自由,連文字寫作都沒自由,一有風吹草動,不僅連累家庭,還要株連家族中許多無辜的人,想起就讓人毛骨悚然。</p> <p class="ql-block">如今莊氏史案已過去了350多年,歷史已翻過了這沉重的一頁?,F(xiàn)在的劉氏梯號是莊氏家族被滿清滿門抄斬之后遺留的房舍下重新建立起來的庭院。中西合璧的建筑藝術(shù)風格是劉氏梯號最為明顯的現(xiàn)象。紅墻、拱門、羅馬柱、壁爐,是一座完全中世紀西歐巴洛克式結(jié)構(gòu)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整個房舍的外部是采用紅色磚瓦建設而成,窗戶也是標準的歐洲建筑設計風格,在南潯這座千年古鎮(zhèn)里看劉氏梯號顯得非常的”異類“更顯得與眾不同。</p> <p class="ql-block">劉氏梯號還有一處小型私家園林,看起來非常有古典園林的韻味。是一個擁有涼亭、假山、水池、回廊以及花草樹木的后花園,游客在這里可以感受古宅濃濃的歷史氣息。</p> <p class="ql-block">南潯區(qū)境內(nèi)河道總條數(shù)為2248條,南潯因水而名、因水而興、因水而美。著名作家徐遲在晚年的自傳體長篇小說《江南小鎮(zhèn)》里,一口氣用66個“水晶晶”描繪自己的故鄉(xiāng)南潯。在他的筆下,南潯是“水晶晶的水網(wǎng)、水晶晶的瓊樓、水晶晶的雨巷、水晶晶的酒肆、水晶晶的紡車、水晶晶的女孩……”。這也是南潯最個性化的地方之一。</p> <p class="ql-block">南潯鎮(zhèn)的古橋,以其精美的造型和悠久的歷史而著名,每一座橋都承載著一段歷史,見證著古鎮(zhèn)的變遷。</p> <p class="ql-block">南潯古鎮(zhèn)河流縱橫,密如蛛網(wǎng),民間有“三步一拱,五步一橋”之諺。至今被稱為南潯三古橋的是廣惠橋、通津橋和洪濟橋。清朝同治年間,南潯鎮(zhèn)上的橋竟然有107座,到如今南潯的橋梁也有幾十座之多。</p> <p class="ql-block">南潯古鎮(zhèn)用玻璃罩保護的“筆王”和“筆后”的長度達五米余,筆鋒就有一米多長,重量八十余公斤。這里展示的是世界最大的“筆王”,全長5.01米、鋒長1.18米、重量達81.5公斤。2001年9月16日,中國吉尼斯總部在湖州為“筆王”頒發(fā)了中國吉尼斯紀錄證書,獲“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殊榮。</p> <p class="ql-block">相傳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后,令大將蒙恬押解銀兩,途經(jīng)南潯區(qū)善璉村,在河中救起一位站娘,名卜香蓮。原來卜香蓮因地方官吏逼交錢糧而跳河自盡。蒙恬深為同情,即將銀兩分給百姓,自己解甲歸田。一天,他拾到一撮羊毛,插入竹管,做成了一支筆。后來他與香蓮共同研究,終于掌握了制筆工藝,并傳授給鄉(xiāng)親,故稱“筆祖”。</p> <p class="ql-block">筆王筆后旁邊的善璉湖筆專賣點,這里的筆價格比網(wǎng)上的要貴許多。</p> <p class="ql-block">水是江南的靈魂,來這里一定要坐船。參觀宜園后,我們選擇拼船游南潯河。</p> <p class="ql-block">在南潯的水道上,搖櫓船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船夫手握長櫓,輕輕搖動,船身在碧波蕩漾中前行。順著水道漫游,仿佛時光倒流回到了古代,感受著水的柔和與寧靜,享受著這份與眾不同的體驗。</p> <p class="ql-block">在南潯這座水鄉(xiāng)古鎮(zhèn),一定不能錯過的就是乘船游覽的項目。手搖木船,綠水中悠閑逛南潯古鎮(zhèn),在這個風光旖旎的水鄉(xiāng)古鎮(zhèn)上,擁有香火燎繞的寺院、中西合璧的豪宅、詩意濃郁的園林、欽若嘉業(yè)的書樓、依水而筑的民居、風格獨特的拱橋、蜚聲海外的湖絲、巧奪天工的雕飾……猶如一幅幅古樸、淡雅、怡然的詩意水墨畫。</p> <p class="ql-block">這艘裝飾喜慶的是迎親船嗎?好氣派呀!</p> <p class="ql-block">兩個穿古裝的少女在船上吸足眼球。</p> <p class="ql-block">廣惠橋是單孔石拱橋,始建年代不可考,清朝嘉慶和同治年間經(jīng)歷了兩度重建。橋長18米,寬3.32米,拱高13米,上下各有踏步24級。 橋前有一對石獅子,形貌之立體、細枝末節(jié)處之精雕細琢、以及獅口中那可轉(zhuǎn)動的大圓石珠子,都顯示著制造匠人之用心良苦。</p> <p class="ql-block">南潯古鎮(zhèn)的“紫氣東來”四個大字是由中央工藝美術(shù)學院何寶森教授題寫的,寓意和象征吉祥、富貴、平安、吉利、歡喜、高照、智慧和道德等。</p> <p class="ql-block">南潯巨富張石銘舊宅,又名懿德堂。前臨古潯溪,坐西朝東,建筑面積7000平方米,有五落四進和中、西式各式樓房150間。系江南罕見的基本保持明清歷史舊貌的豪門巨宅之一,是一座中西合璧式樓群的經(jīng)典建筑。</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臨,整個古鎮(zhèn)的氣息開始慢慢地變幻,透過燈光照射下的倒影,美輪美奐的景色展現(xiàn)在眼前,如果說白天的南潯人潮涌動,插翼難飛,而夜晚的南潯則是浪漫和靜謐,給人的感覺格外的愜意舒服,南潯夜景的美麗讓人難以忘懷。</p> <p class="ql-block">紅燈籠是南潯古鎮(zhèn)的標志之一,也是其獨特韻味的象征。在夜晚,眾多的紅燈籠點亮了古鎮(zhèn)的街道和巷弄,照亮了夜空。紅燈籠的光芒灑在古老的建筑上,給人一種溫暖和浪漫的感覺。漫步在紅燈籠的照耀下,仿佛置身于一個夢幻般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南潯的夜景,宛如一幅流動的畫卷。沿河而建的房屋在燈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深藍色的河水在泛舟經(jīng)過后劃出道道漣漪,被船上的燈籠染得通紅。</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南潯,燈光璀璨,游人如織。河面倒映著兩岸的垂柳、粉墻黛瓦的古街,以及穿梭在小巷間的各種賣小吃的擺攤,還有偎依著竊竊私語的情侶。這里河網(wǎng)密布,古民居沿河岸分布,古石橋連接著縱橫交錯的街巷。在夜色的映襯下,萬家燈火亮起,整個古鎮(zhèn)散發(fā)出萬般風情和一股浪漫的氣息。</p> <p class="ql-block">這些荷花燈飾真是賺足了粉絲,無論男女老少,都爭著與它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我在南潯這間知名絲綢品牌店選購了幾款真絲產(chǎn)品,因為聽說湖州的真絲是全國最出名的,而南潯屬湖州一個區(qū)。</p> <p class="ql-block">在這間飯店嘗試了太湖酥炸蝦,果然鮮味無窮。</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周末,南潯的住宿全部爆滿,好不容易才找到唯一一間有百年歷史的大套間。雖然價錢貴得嚇人,要600元一晚,但確實物有所值,這里有花園溫泉,房間干凈舒適,人生有限,享受美好時光又何妨,開心就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