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i>筆者按:本文圖片和影像有部分引用自隊友和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一切有讓你不適之處,請告知,我會速度糾正并表歉意!</i></h5> <div>最近臺州溫嶺水桶岙徒步線路非常的火熱,網(wǎng)上輸入“水桶岙”一搜,一大堆視頻推送出來,自媒體的時代,搞成“網(wǎng)紅”便家喻戶曉,并且還把一路行程規(guī)劃得詳盡細致,難免誘惑。</div><div>趁著五一假期,浦江登山戶外俱樂部的群主半支煙(下簡稱煙)也在群中規(guī)劃了這個線路。</div><div>浦江到溫嶺約300公里的距離,看導航駕車單程大概4小時左右,安排一天來回。</div><div>時間定于5.3號早7點從浦江建材市場門口集中出發(fā)。雖然報名的人數(shù)有20來人,但出發(fā)地有白馬、有義烏、有金華,一來二去,真正縣城能集中的10來個人,租用大巴不劃算,于是煙決定拚車自駕,天涯兄、清泉兄一同前往,臨時還約了同學東哥,天涯兄自告奮勇開一個車去,豆豆、幸福、雨荷(后因有事沒去)等幾位相熟的戶外美女自駕出行有點心生畏懼,煙有意叫我也開一個車去,自當義不容辭,再加上獨行的一個車,車輛安排便妥妥的了。三個車5.3號早7點按計劃準點啟程。</div> 我、錢哥、豆豆母女、幸福我們一個車,自駕車各自飛馳,跟車的水平我自嘆不如,再說也沒必要,導航能到目的地就好。8.37分的時候,我們到達天臺街頭服務區(qū)休息一次,然后直奔水桶岙。 <p class="ql-block">10.56分,導航指引到進入水桶岙的一個必經(jīng)小水泥路,叉口拐彎處有幾個穿黃色馬夾的管理人員在攔路阻車,天涯兄的車剛好就在我們前面,而前后有多輛車因他們的阻攔都無法進入目的地,理由是進入水桶岙的車流已超負荷,要求人可進,車限進。許多車輛只好調頭轉向,或者就地停泊改為徒步行進,但從此地徒步到水桶岙據(jù)說需要40來分鐘時間。<br></p><p class="ql-block">早到一步的獨行的車在限流前已進入前方目的地,好在我們靜待幾分鐘后,要進入的其他車輛都已調頭清空,在天涯兄跟管理人員的耐心周旋下,終于將我們放行。</p> 水桶岙,位于臺州溫嶺松門鎮(zhèn)小交陳村附近的一段“野生”海岸線,三面環(huán)山、脫俗于世外。<div>從那個被阻攔的水泥道叉口一直進來,前方到達的村莊便是小交陳村,到達小交陳村,田野上的大片大麥都長出了麥芒一片金黃了。</div> 正是五一假期期間,人山人海,車水馬龍,車要停到小交陳村的停車場,遠遠看到停車場已經(jīng)車滿為患,前行的車輛只能緩步慢行,走走停停。<div>村口有自動抬桿把守,今天的車流太大了,把守抬桿到村里的水泥路邊也在停車,但還得不影響通行,所以有許多管理人員在維護秩序,抬桿這里也要限流,很多車輛因此轉彎到麥田的另一側去了,好在天涯兄再次發(fā)揮他周旋攻關能力,我們的車輛如愿進入村莊,在村里尋找合適停泊位,下車整理好徒步裝備與前方煙的隊伍去匯合。</div> 今天我們來到這里的是一條融合了黃金海岸、方山國家公園、三蒜島和小箬村山脊線等多個獨特景點的徒步線路,是中國大陸唯一的沿海越野賽道,獨一無二的360度全景環(huán)海綠道,媲美香港的“麥理浩徑(香港的一條著名徒步線路,全長100公里,以西貢北潭涌為起點,繞過萬宜水庫,由東向西橫貫新界,以屯門為終點,共分為十段。)”,被驢友稱之為臺州的“麥理浩徑”。但我們徒步只是其中的水桶岙小環(huán)線(溫嶺松門鎮(zhèn)小交陳村一豐門嶺一水桶岙沙灘一白骨礁一大巖山一豐門嶺)。 <p class="ql-block">11.35分,徒步在一段上坡水泥路向豐門嶺進發(fā)。<br></p> 11.50分,煙和獨行他們已在豐門嶺等候我們。<div>豐門嶺這里今天也是人山人海,借著這個人流設了些小攤小點,可以買點飲料小零食之類。</div> 如果不是成了網(wǎng)紅地,平常的豐門嶺或許還是冷冷清清的。借用網(wǎng)絡圖片,可以看得清這豐門嶺木亭子這里,分叉了兩個路口,左側小路去山脊,右側路去水桶岙沙灘,無論從哪個路口起點,小環(huán)線最后還是回到這里成一個閉環(huán)。<div>我們今天選擇的是從右側路口先去水桶岙沙灘。</div> ”神龜望月”和那個有許多地標的指示牌就在豐門嶺木亭子的對面,從那個地標指示牌上看,除了水桶岙這條小環(huán)線外,附近還有三條徒步線路,線路一:大平頭一廠門一石子灣一蘇古巖一炮臺山一大平頭(6.7公里),線路二:烏坑里一大坑沙一公山一海韻驛站一南烏線一烏坑里(6公里),線路三:洞下一元寶山一硯瓦一里坑一洞下(2.4公里),有機會可以再來行走。 抬眼對面那個大山上,一大石神似烏龜回頭仰望,惟妙惟肖,便是著名的”神龜望月”。 <p class="ql-block">右側路是下山路,原本應該是泥土路,剛鋪上還比較新近的一層水泥路面。</p> 12點的時候,我們下到一處有石頭房的地方,打點自帶的中餐,簡單解決饑腸問題。 <p class="ql-block">餐畢繼續(xù)趕路下行,12.24分,前方可看到水桶岙沙灘了。</p> 水桶岙沙灘是天然形成的,據(jù)《溫嶺縣地名志》載: 水桶岙,因稍東北有海灣凹延,狀若水桶,故名。<br>沙灘也是未經(jīng)開發(fā)過的沙灘,沙質細軟,坡度平緩,是溫嶺沙質最好的沙灘之一。<div>但成了網(wǎng)紅地,人頭攢動,沙灘上還支搭了許多臨時休息簡易棚,有的還在搞燒烤,怕不要把干凈的沙灘給污染了。</div> 遠處海上一座金字塔型的山峰,名為谷積山,也有稱小富士山。 一側高山上有許球型的建筑物,不知道是不是雷達,臨海之處自古以來有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炮臺山的說法,不言而喻。 <p class="ql-block">12.32分,美麗沙灘,陣陣海浪相伴,一份閑情逸致,盡情歡暢。</p> <p class="ql-block">12.36分,如此意境,美女們是想飛呀飛呀飛得更高?</p> <p class="ql-block">12.38分,左側有上山的路,那是筆直上到山脊去的,有一條橫切沿著海邊走的泥土路,好象有管理人員把守,阻攔著不讓游客行進,是因為路面有風險還是人流要統(tǒng)一分流到山脊線?不知所以。</p><p class="ql-block">我們要沿著海邊行走,為了躲避管理人員的阻攔,試著從海邊的礁石上小心徒步。</p> 徒步于這片礁石,別有一番風味,礁石被海水沖蝕后形成了各種形狀,與平常的巖石攀爬還不盡一樣,邊徒步邊攀爬邊聽海浪聲聲,時而可以近距離感受浪花的熱情相迎!停步礁石之上,迎著海風,心緒飄逸,無比治愈! <p class="ql-block">12.39分,再回眸那處沙灘,那座炮臺,山海一景,氣清神爽!</p> <p class="ql-block">礁石之上的老大,是不是神往迷醉于此情此景了?</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2.51分,沿著海邊的礁石一路攀行,離水桶岙沙灘越來越遠,其間還有幾處小溝攀越,小心而行,并不驚險。</p> <p class="ql-block">12.52分,水桶型大海海灣的開闊面展現(xiàn)到來,礁石面也開闊平緩起來,站在此處取個景,海天山色,加持美女們的增顏添彩,圈點起來。</p> <p class="ql-block">13.10分,看似平靜的海面,小浪滔滔,撞擊著腳下的礁石浪花紛飛,遠處的谷積山清晰可見,近觀包繞的高山翠綠郁蔥,有幾處突出的聳立奇石,獨特壯美,山海的奇觀奇景,要去探一探有多少神秘的風情——</p> <p class="ql-block">13.23分,這片開闊的礁石后,沿海邊的巖石已不再平緩,要上行換到山中的泥土道路上行走。</p> <p class="ql-block">走在海邊山道,回眸拋下的那邊礁石,直插海面融為一體。</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3.31分,遇見幾位民工在一處泥土路坡道處修路,好在今天天氣晴好,如果是下雨天,道路泥濘,在坡道處更易打滑,行進困難且不安全,前兩天有抖音發(fā)布五一假期,水桶岙泥路遇險,驚動救援,或許就象這種地段。</p> <p class="ql-block">13.35分,奇山怪石就在眼前了。</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沿海邊的泥土山路穿行,大海為伴。</p> <p class="ql-block">13.45分,沿泥土山道走到盡頭,是更開闊的海平面,眼前處一坐小島嶼,與山緣隔著一條水道,便是傳說中的“白骨礁”,遠處是海上富士山。</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3.54分,逛完此礁,要拐向上山的道路,走向高山山脊的方向,去近距離那些獨特奇石。</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3.58分,看到一個”天貓享鼠”標牌,遠遠的有兩垛巨石,或許就是那一貓一鼠?繼續(xù)前行去近處看個究竟。</p><br> <p class="ql-block">前方一段石臺階路,向大山爬升。</p> 我們是從沙灘那邊反穿過來,時常要與從豐門嶺那里就直接上山脊的對面驢友交匯而過。 <p class="ql-block">高山之上的一覽大海,碧水藍天,海天一色。<br></p> <p class="ql-block">14.02分,近距離這貓這鼠,貓看老鼠,還真是神似。</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 錢哥取好景,為大家拍個自由合照。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4.08分,前行有上坡路,海拔在不斷抬升,奇山異石也更加壯觀獨特。</p> <p class="ql-block">14.10分,一垛垛的大石,各種造型,鬼斧神工,隨意想象。</p> 大象之狀,就稱它為大象巖,拖長的鼻子,好象正對著你。 <p class="ql-block">面朝大海,春暖花開。</p> <p class="ql-block">14.13分,前方據(jù)說是天象之門,網(wǎng)紅打卡之地,拍照的人很多,豆豆、幸福她們乖乖等候著也要打個卡報個到哈。</p> <p class="ql-block">稱謂的天象之門,就是兩塊巨大的巖石中間留出了一條空隙,想象一對情侶隔谷相望,無限深情,趣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4.16分,天象之門的前方還有一片可以攀登的大巨巖,獨行兄弟三下兩下,已攀巖而上,踩巖之上,以人為峰。</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4.31分,一處有凹進的山崖,立了“仙人床”字樣的標牌,安逸之地,可供仙人在此休憩入睡么?</p> <p class="ql-block">14.33分,又看到一個“仰天龍”標牌,前方一堆奇石,高低錯落,裂縫疊加,依次上仰,有點仰天長嘯的龍頭味道。</p> “仰天龍”的右邊是情侶石,高高的山頂是兩塊石頭如一對情侶相依相偎,佇立千年。 <p class="ql-block">山脊上時不是出現(xiàn)圓柱型指示柱。14.34分,指示柱指示此地離小交陳村3km。</p><p class="ql-block">地處溫嶺,乃“曙光首照地,東海好望角”也!</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4.44分,遠望海面,前方有碼頭、有船廠?</p> <p class="ql-block">14.49分,這個海邊山脊還是蠻有味道,以為走到盡頭,意尤未盡,轉角處又是一番天地,真沒有輕易歇菜,原來還有色彩等著你!</p> <p class="ql-block">14.51分,遠遠那堆疊矗立的柱狀石,有點像貴州梵凈山上的蘑菇石,一種大自然賦予的錯位美感,如詩如畫!而這里的稱謂是“石騎人”,石人合體,發(fā)揮你的想象。</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路山脊徒步攀升,不知不覺已近下午3點。</p><p class="ql-block">到達一個牌子,寫著”和風景合照,和自己和解”,縱情山水,行路之間,拋卻一切一切的煩惱和憂傷。</p> <p class="ql-block"><br></p> 管它多少公里,山就在那里。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5.02 分,前方一處山頂尖尖的山崖,有許多驢友爬上最高處,感受俯視山海的快感。</p> 這一垛巨石,是所謂的“石狀元”,象一個人頭戴狀元帽,倚崖遠望。 <p class="ql-block">15.08分,接近我們反穿線路的尾聲,往前走就是下山的路,有可以下到水桶岙沙灘,也可以直接走向豐門嶺,我們選擇了豐門</p> <p class="ql-block">15.13分,山脊的視野更加開闊,兩邊的山海盡收眼底,港灣里停了許多的漁船。</p> <p class="ql-block"><br></p> 下到豐門嶺,完成小環(huán)線的徒步行程,然后繼續(xù)那段水泥公路到小交陳村停車場,半支煙安排大家一起去鎮(zhèn)里吃個晚飯,海鮮誘惑腐敗解饞,畢竟來到海邊也不容易,畢竟回程趕路還需要300公里的車程—— 一日的徒步,就在這山光水色和美味佳肴中園滿結束,其樂融融,開心快樂!<div>與風景相遇,與自己和解!<br>在風景中學會欣賞、感激與敬畏,<br>在和解中學會寬容、理解和放下!</div><div>無論見與不見,行進的路上,</div><div>山就在那里!</div><div>只要有勇氣去挑點困難,</div><div>翻過去,</div><div>山背后的風景一定有別樣的驚喜!</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br></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