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漠河搭上綠皮火車往雞頭方向 黑龍江、吉林、遼寧東三省</p> <p class="ql-block">火車穿行在林海間 偶爾還能見到一片小雪原 中間還有好些河、湖 水光之下 林海頓顯生動</p> <p class="ql-block">隨身帶的功夫茶總是要擺起來的</p> <p class="ql-block">火車餐廳的伙食 做得很清爽 這幾天最滿意的一餐</p> <p class="ql-block">近塔城 天邊還幻出絢麗的火燒云 可惜沒有照下來</p><p class="ql-block">整體看 列車上的照片質量太差 僅僅是記錄一下 經過的 看到的而已</p> <p class="ql-block">這一把火過后 窗外持續(xù)一陣藍調 過8點就進入夜間的運行模式了</p><p class="ql-block">火車在夜間停了好多次 地圖看都是呼倫貝爾的小小站 等一陣 轟隆隆一陣車過 列車又開始晃悠了 應該是讓位線路調度</p><p class="ql-block">四人車廂 總有陌生人相遇 這天的震天的呼嚕聲和奇怪的呼吸聲交替 一夜難眠 先生說我心不夠靜</p><p class="ql-block">看日出時間是4點一刻 三點3刻 起來向東邊望去 灰藍色的天空 普普通通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車過大慶 窗外散落著雞頭機 連綿了幾公里 不禁想 這么多石油在地下 富饒大地</p> <p class="ql-block">車進哈爾濱車站 有點俄式風 </p> <p class="ql-block">我在尋找12又3/4站臺 正對著那亭子沖過去 是不是有霍格沃茨班列準備啟程</p> <p class="ql-block">列車出哈爾濱站 很快路旁就是一遍廣闊平整的黑土地 一直延綿著 長得啊讓人很想知道它到底會有多寬 這一好奇 它就展開了50多分鐘 一直到長春市郊 肯定夠280km了 都是肥沃的黑土地 偶爾也有村莊 黑土地上散落著忙著春耕的勤勞人們 大地廣闊 農業(yè)機械就派上了用長 連澆水都有可遙控移動的噴水排 這樣應該有比較高的效率和產量吧</p> <p class="ql-block">出長春往沈陽 還是一路的黑土地 只是樹林子多了一些 也一直有一條公路伴隨著 看過去沒那么一大片平整廣闊</p> <p class="ql-block">東三省是共和國的長子 重工業(yè)了的 農業(yè)也了的</p> <p class="ql-block">沈陽故宮實在太擠了 早早定好的門票 直接棄票回酒店睡大覺</p><p class="ql-block">但來回也都不容易 去時打的 車堵住了進不了 棄車走路進去 正陽門前的路上 廣場擠滿了人 看著沾花小姐姐 皇上阿哥格格滿處溜達 擠滿了每一處可以拍照的墻前 樹邊</p><p class="ql-block">回酒店 想著坐地鐵不堵吧 中街擠滿了人 幾個地鐵口限流 有的只許進 有的只許出。找了個進的B口 隊伍排了好幾里 好在大家都神在在 慢慢挪 不著急 不然真怕踩踏</p> <p class="ql-block">晚上去遛遛沈陽的母親河——渾河 渾河傳說也很多 但名字來源還是因為它的上游有很多泥沙沖下 水渾吧</p><p class="ql-block">打車來到現在龍王廟公園 原來的山門寺 也是很有意思的故事 跟尉遲敬德有關 沈陽有句老話“城在廟中 廟在城中”說的是唐太宗打高麗時 讓尉遲敬德負責在沈陽建長安寺 剩山門沒建時 將軍有軍令要出征 工匠們急著請示 將軍馬已到渾河北岸 隨手指了個地方 工匠們就開建山門了。寺建好后 地方慢慢發(fā)展了 在寺和山門間就長出了個城 慢慢就發(fā)展成了沈陽城</p> <p class="ql-block">渾河岸邊空氣涼爽 風颯颯的吹來 挺舒服的 </p> <p class="ql-block">東三省有很多重工業(yè)基地 我們上沈陽重型機械廠 現在的1905文創(chuàng)園去看看</p><p class="ql-block">咖啡館、文創(chuàng)小店是年輕人集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外面的廣場是老年人的天地 沈陽的老人真會玩 伴著歡快的音樂 暢快的玩著各自喜歡的活動</p> <p class="ql-block">返程的飛機上 還拍到了大連的的海岸線和渤海灣</p> <p class="ql-block">山東境內的一段黃河</p> <p class="ql-block">黃河入???l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