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74年7月,18歲結(jié)束學(xué)生時代。記得1975年1月5日上午8時許,哪年我們響應(yīng)毛主席的號召“知識青年到農(nóng)村去,接受貧下中農(nóng)的再教育……”。聚集在當(dāng)年修水的文化中心(紅色廣場),人們敲鑼打鼓,親人們相依不舍的把我們送上一輛輛卡車,離開縣城、離開相依為命的父母、親人,就像溫室長大孩兒向各自的鄉(xiāng)村駛?cè)?,說知識青年(文革時期所誤),還不如說幼雅孩兒,而我們激昂的就這樣邁開了走向社會的第一步!</p><p class="ql-block"> 我們有縣政府、縣七二四礦、縣郵電局、縣茶廠子弟,沿著(1、2、3圖)這山邊的羊腸小道上去,就是我們集體下放的知青點(4圖)現(xiàn)杭口鎮(zhèn)中學(xué)。</p><p class="ql-block"> 當(dāng)年算好,政府有鋪板一副,月供45斤大米/人,村里蓋好了土筑房,茅廁則是我們到場后老農(nóng)領(lǐng)著挖好,蓋的,就算給安了家。</p><p class="ql-block"> 幾個月下來,就要開始了自食其力,艱苦奮斗的歷程。同時,我們也開始了傍徨,為時常吃不上菜,鹽水泡飯,時不時回城往家里跑,家人們從當(dāng)時每人月供的幾兩肉中,購買肥肉熬成油,購些白糖帶回伴飯吃,練就了我工作后,不喝酒,可與他人吃肥肉與喝酒比拼;特別羨慕七二四礦子弟有車接送回家,有免費冰棒票,回家有熱水澡泡、有電影看,我們也沾了些光,常夜晚步行到幾公里外的七二四礦趕去看電影,隊友們給根冰棒,小小的分享,高興不己!!</p> <p class="ql-block"> 那時沒有自來水,生活吃、用(5圖)水井,就在上山的小道下,靠肩挑、手提,木桶一擔(dān)擔(dān)挑,一桶桶提上山坡。</p> <p class="ql-block"> .(6圖)是我闊別了近50年的貧下中農(nóng)陳小平老師,和藹可親,他疼愛憐惜我們這些小青年,從陡峭的小道上,水挑??上去,每天給我們挑水、教我們開荒挖地,種茶葉種子,種菜(自給),幫生產(chǎn)隊插秧,收割等勞動。</p><p class="ql-block"> 5月2日這天,我?guī)е寄?、懷舊,找到了當(dāng)年備受敬愛,90歲高齡的農(nóng)民陳老師,我一見他便問“陳老師您好,認(rèn)識我吧!”陳老師“饒文星,當(dāng)年下放知靑,你好勤快的人?!闭孀屛壹硬患?,多么厚重,我僅僅在這才12個?呢??!</p> <p class="ql-block"> (7、8圖)當(dāng)?shù)卮迕駪c義兄比我小幾歲,其父周階平夫婦待我如子,房子與我們知青宿舍僅幾米(就在我身后的現(xiàn)杭囗中學(xué)圍欄后),每逢我回城休息返隊回沒回來,正望著我的窗戶有沒有開,窗戶開著便知我回來了,總像一個“阿婆”,便家里有點好菜、零食什么的,會捎捎的從窗戶上往我送,漸漸的我也把周階平夫婦當(dāng)父母一樣,與其子慶義也如同兄弟,把他們的家當(dāng)自已的家。 </p><p class="ql-block"> 孩提時,記得小時候,我家兄妹六人,普通的工人子弟,鄰居家條件好的,見有炒的紅薯片吃,我們嘴饞。</p><p class="ql-block"> 我發(fā)誓:我己經(jīng)長大了,下放鄉(xiāng)下有了條件。我第一心愿,我要種紅薯,讓兄弟姊妹吃個夠;第二心愿,父親為了家庭,上山砍柴是出了名的,他是工廠的門衛(wèi),往往凌晨下了夜班,緊接看上山砍柴,晚上又上夜班。一天下來,休息不了多久,工資糊全家的口不上,就賣擔(dān)柴補充,我心疼父親,把家里燒柴多存余貨,減輕家里的負(fù)擔(dān)。就在我踏入社會的1975年12月底,我實現(xiàn)了人生第一目標(biāo),靠自己的勞動,做了兩大蘿框紅薯片,讓兄弟姊妹吃了個夠,砍了20余擔(dān)木柴家里碼了一大堆,這都是在周階平夫婦的幫助下完成的。</p><p class="ql-block"> 1975年12月26日,這天我離開這里轉(zhuǎn)點到漫江青年點,并不富裕的周階平夫婦拿不出什么送我,就在自家房屋后砍了一棵樟樹給我,哪時候樟木板做木箱子很時尚,回到家里,我家也同樣拿不出什么,我母親買了個臉盆,扯了六尺布讓我回贈做個紀(jì)念。</p> <p class="ql-block"> (9圖)近50年過去,如今我來這里游泳,1975年這兒是稻田,不是水庫,我后山上,都是我砍過柴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我們那個年代,一代知青,前無所有。跟黨走,一聲號召,激情滿懷。</p><p class="ql-block"> 沒有電,煤油燈點亮,沒有自來水,水井挑,沒有燃?xì)?,上山砍柴,沒有交通工具,二條腿走,沒有手機,青年隊僅有的一部手搖電話,記得我堂表姐恰好在郵電局上班(話務(wù)員),一個電話過來,我高興得老半天。</p><p class="ql-block"> 在貧下中農(nóng)的關(guān)心、幫肋、教育下,讓我懂得了許多……。至今難以忘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曾經(jīng)的經(jīng)歷,往后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珍惜當(dāng)下,活出精彩。</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