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2月14日我們來到土耳其最具觀光價值的以弗所古城。以弗所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也是目前世上保存最好最大的古羅馬城市遺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以弗所于公元前10世紀建城,早期是古希臘城市。在古羅馬時期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它都是羅馬帝國中僅次于羅馬的第二大城市。公元一世紀的時候這里的人口已達二十五萬。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遺址中有大理石街道、商店、市集、圖書館、柱廊大街、神殿、劇場、浴場、妓院、廁所等古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一、塞爾蘇斯圖書館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先來看看塞爾蘇斯圖書館。以弗所最亮眼的古跡是庫瑞特大道盡頭的塞爾蘇斯(Celsus)圖書館,這座現(xiàn)存最完好的古羅馬圖書館,建于公元135年,收藏圖書有12000卷(莎草紙和羊皮紙),是當(dāng)時世界第三大圖書館,藏書第一的是埃及的亞歷山大,藏70萬卷。據(jù)說荷馬和亞里士多德都在這里學(xué)習(xí)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圖書館立面后邊的建筑遺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立面柱廊極其精美的大理石雕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圖書館正門為兩層柱廊,原本共有8座女性雕像,分上下兩層排列,現(xiàn)在上層雕像不復(fù)存在,下層墻上嵌著的4座女神像分別代表善良、思想、知識與智慧。</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其中兩座已經(jīng)沒了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圖書館左側(cè)有用大理石材裝飾奢華的奧古斯都大門,據(jù)說此門是兩個被羅馬皇帝開赦的奴隸為感謝皇帝出資建造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從大門北面看圖書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因為建筑保存完好,塞爾蘇斯圖書館常被用作以弗所標(biāo)志性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塞爾蘇斯圖書館簡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二、以弗所露天大劇院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以弗所古城遺址另外一個保存完好的著名建筑露天大劇院(Ephesus Theatre),它是我土耳其之旅見過的第三座古羅馬劇院,之前的兩座是阿斯潘多斯劇場和希拉波利斯圓形劇場。以弗所這個是最大的,劇院直徑154米,高38米,有66層,能容納25000個觀眾,是當(dāng)時以弗所古城人口數(shù)的十分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大劇場始建于公元前3世紀的古希臘時代,羅馬帝國時期又進行了擴建,主要用來演出戲劇,在羅馬晚期角斗士表演也在劇院里舉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大劇院里只有我們團的幾個人,其中一個站在半圓型舞臺唱《我的太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貪婪地從各個角度來欣賞這座兩千多年歷史的奇跡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演員走向舞臺的入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拍照這個門洞時,一個可愛的小女孩闖進了我的鏡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2018年小公舉來以弗所拍的照片在我心里種了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此次土耳其之旅得償所愿,特意在同一位置拍了一照片,應(yīng)了一句網(wǎng)語:夢想總是要有的,說不定哪天就實現(xiàn)了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離開大劇院我們走向遺址北門,再次回望這座古羅馬大劇院,仍被其龐大的氣勢所震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三、以弗所古城眾多建筑遺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以弗所古城所蘊含的深厚的歷史文化不是我這樣的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小白都能讀懂的,況且我們只用兩個小時在這座巨大的古希臘城市走馬觀花看了一眼,聽土耳其導(dǎo)游用沒有聲調(diào)的中文講解,記住的也有限,只說說自己了解到的幾個吧(按我們行走的順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以弗所著名的建筑遺跡除了上面說到的塞爾蘇斯圖書館、露天大劇院外,就是阿爾忒彌斯神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以弗所阿爾忒彌斯神廟是希臘神話中女神阿爾忒彌斯的神廟,位列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是以弗所古城體量最大的建筑,可惜現(xiàn)在只剩下一根羅馬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下圖阿爾忒彌斯神廟遺址,照片是導(dǎo)游發(fā)到群里的。我們在遺址中沒有看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瓦里烏斯大浴場,古羅馬人的浴室文化相當(dāng)了得,此類公共浴室?guī)в欣渌?、更衣室、溫水室、熱水室和蒸室等。除了洗浴,大浴場也是人們閑聊談生意的社交場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瓦里烏斯大浴場是以弗所古城中最大的公共浴室,是1926年考古整理挖掘出來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除了愛洗浴之外,古羅馬人還非常愛看戲,之前我們看到的古羅馬劇場都能容納當(dāng)時城市人口的十分之一。土耳其導(dǎo)游阿布向我們介紹這個小型劇場,只能容納1500人左右,它是當(dāng)時政要們聚會的地方,初為古羅馬貴族安東尼夫婦出資建造的會議廳,由于經(jīng)常舉辦音樂會、所以被稱作小劇場(音樂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音樂廳分觀眾席、樂池和舞臺三部分。觀眾席與舞臺之間的半圓形空間為樂池,舞臺幕墻分兩層以柱式支撐,幕墻上有三扇門,是演出時進出演員的她方。觀眾席頂端有高墻,并有屋頂與舞臺幕墻連成一個整體,現(xiàn)在屋頂已坍塌,兩側(cè)有拱門入口,座位為大理石砌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音樂廳一側(cè)的羅馬建筑風(fēng)格的拱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波里輿噴泉由富有的以弗所人波里奧及其家人于公元97年建成。噴泉現(xiàn)在僅存一個高大的拱門,上有精美的雕刻,噴泉內(nèi)原有多座雕像,其中的宙斯雕像現(xiàn)在以弗所博物館展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這個叫做“蛇杖”的浮雕是一個代表醫(yī)院的標(biāo)識來源于古希臘“醫(yī)神”阿斯克勒庇俄斯(Asclepius)的故事。今天我們在救護車、醫(yī)院等地方都可以看到這個蛇杖,中國衛(wèi)生部、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會徽都采用了蛇杖的圖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建于公元前50~30年間的曼米努斯紀念碑(The Memmius Monument)。曼米努斯是羅馬獨裁者蘇拉的孫子,著名的建筑設(shè)計師,他曾設(shè)計了這個城市的水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曼米努斯紀念碑是為了紀念悲慘的屠城事件。公元前88年,希臘龐特斯王國進犯羅馬領(lǐng)地,殘忍殺死了近80000羅馬人。當(dāng)時羅馬的獨裁者蘇拉率眾戰(zhàn)斗并最終取勝,成為羅馬人的英雄。他的孫子曼米努斯為了紀念祖父和大屠殺事件,在以佛所豎立了這座紀念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建筑上的深浮雕是勝利女神尼刻(有翼的信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勝利女神(Nike)浮雕。勝利女神是古希臘羅馬神話中一個很受藝術(shù)家歡迎的形象,這個浮雕還是全球著名的體育運動品牌NIKE的商標(biāo)圖案來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赫拉克勒斯(古希臘羅馬神話中的大力神)之門。赫拉克勒斯是古希臘神話中宙斯和阿爾克墨涅之子,力大無比的英雄,因完成赫拉要求的12項任務(wù)而獲得永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赫拉克勒斯大門大概建于公元4世紀,兩邊石柱上的浮雕是赫拉克勒斯和內(nèi)梅亞獅子格斗的畫面。</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圖拉真噴泉是古城最美麗的紀念性建筑。三角形的頂很好辨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噴泉建于公元104年,供奉古羅馬帝國安敦尼王朝第二任皇帝圖拉真。該建筑結(jié)構(gòu)精巧,高約12米,長20米,寬10米,周圍被石柱和塑像包圍,建筑前方的噴泉池遺跡造型仍可辨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從噴泉復(fù)原圖可見噴泉中心有圖拉真皇帝雕像,他手舉一面大旗,腳踩一個圓球。噴泉的銘文這樣寫道:“我已經(jīng)征服了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現(xiàn)在它就臣服在我的腳下?!比缃竦裣褚褵o蹤跡,只剩下殘缺不全的一只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圖拉真噴泉復(fù)原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克瑞特斯(Curetes )大街是以弗所的主干道之一,全部由大理石鋪就,連接著整個以弗所城,街兩邊是當(dāng)時貴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克瑞特斯大街盡處是塞爾蘇斯圖書館。大概是旅游淡季吧,此時走在這條有3000多年歷史的大理石街道上的只有我們團隊的幾個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下圖是一條富人家門前彩色馬賽克瓷磚鋪就的步道,是世界上最早的馬賽克之路,精美絕倫,歷經(jīng)了1800多年的風(fēng)雨滄桑,依然非常艷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哈德良神廟是克瑞特斯大街上眾多遺跡中最精美的一座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拱門門楣正中是勝利女身耐克的塑像,網(wǎng)上說內(nèi)門上的雕塑是蛇發(fā)妖女美杜莎,我們導(dǎo)游說她亞瑪遜女神。因為美杜莎只有頭,這個雕像是有身體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關(guān)于哈德良大帝之前在《浪漫土耳其(12)美麗的地中海古老的卡勒伊奇》中講到卡勒伊奇老城的正門哈德良門(下圖),這座由大理石打造的門坊,是羅馬帝國哈德良大帝為了紀念其對這個城市的統(tǒng)治下令修建的,三道拱門保留著精美的雕刻,周圍有殘留的古城墻。此外還有“哈德良長城”,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百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古城里的公共廁所。這應(yīng)該是已知人類最早的沖水公廁了吧。廁所采用了座位式設(shè)計,人坐在臺面上方便,腳下直接踩到下面的臺階上,衛(wèi)生間地面是用馬賽克鋪的??游坏呐_面是采用的大理石板材料制成的,坐上去應(yīng)該是很舒服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隱藏在廁所下面是個很深的石頭通道,有水流不斷地進行沖刷,以便沖走排泄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這個公共坐便廁所是古羅馬浴場的一部分建筑設(shè)施,位于哈德良神廟旁邊。廁所是沿著墻壁建造的,環(huán)繞著一個游泳池和浴室。下圖是在網(wǎng)絡(luò)上看到的,這些游客真的好搞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世界上最早的廣告,是一條妓院廣告,就刻在用鐵欄圍起來地板上,廣告上刻有一顆心、一個姑娘,一個長方形的圖案代表錢包,提醒顧客記得帶錢包進來,一個腳掌的圖案表示如果你的腳比這個要小(未成年人)禁止入內(nèi)。</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