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又名少華山,位于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與德興市交界處,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尊神列坐山巔而得名。 玉京峰位于三清山的中心,與玉虛、玉華兩峰鼎立,海拔1816.9米,為三清山第一高峰。頂端有一刻有棋盤的方石,相傳太上老君常與眾仙在此下棋。 玉虛峰位于玉京、玉華兩峰中間,海拔1771.6米,傳說為潔凈超凡天帝居處,故名。玉虛峰兩峰并峙,中隔深澗,峰旁怪石嶙峋,爭奇斗艷。 玉華峰位于玉京峰西北,南與玉虛峰對峙,海拔1752.8米,巖壁上刻有“玉華峰”三字,峭拔秀麗。 三清山兼具泰山之雄偉、黃山之奇秀、華山之險峻,氣勢磅礴,美不勝收,是華夏大地一朵風(fēng)景奇葩。 <div>三清山自古就享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譽(yù),是道教名山。<br></div> “奇峰怪石、古樹名花、流泉飛瀑、云海霧濤”并稱三清山四絕。 外雙溪南部索道。 出了索道下站,第一個景區(qū)便是萬壽園。 萬壽園景區(qū)游線是個小環(huán)線,是游覽三清山最輕松的景區(qū),最消耗體力的也就是進(jìn)入景區(qū)的這100個臺階。 萬壽園位于三清山南麓,是一個以祥壽文化為主題的景區(qū),范圍包括以壽山為起點(diǎn),經(jīng)觀音臺、鶴壽頂、得祿臺、逍遙石至樹開石一帶,全線約需一小時。 彭祖壽星。 順時針前行,可見“樹開石”。石上一樹,根扎石中,竟然崩開了石頭,大自然的神威可見一斑。 逍遙石,也叫“牛背石”,是通往得祿臺的一條險道。 逍遙石兩邊壁立千仞,頂上狹窄只允一人通過,有詩云:〝?shù)都怪弦藚⒌?,要險之余是逍遙〞。 傳說,玉皇大帝曾派神牛到人間吃野草,可它怎么也吃不完,無奈之下,就干脆躺在了這里,化為逍遙石。 平安橋,也叫浮云橋。位于千步嶺上、百步嶺下的沖虛門內(nèi),是一座石拱橋。橋的北面是沖虛門,南面是天門,東面是深淵。橋倚絕壁,跨越險崖,面臨深谷,高架在海拔1500米的天門要隘之上。 “得祿臺”是山崖上的一塊巖石,形似棺材。因有“棺材棺材,升官發(fā)財”之說,故取名“得祿臺”。 景區(qū)內(nèi)奇峰巧石天然渾成。這是“犀牛石”。 “海獅吞月”又名“蒲牢鳴天”,惟妙惟肖,契合萬壽園祥壽文化主題,寓意吉祥。“蒲牢”是一種瑞獸,是古代傳說中龍生九子中的一子。它喜歡鳴叫,因此古代鑄鐘時都把它作為鐘鈕的裝飾。 “海獅吞月”是三清山的“十大絕景”之一。 “仙人指路”,形象逼真,如一只玉手,遙指天穹。又像在為游客指引著游覽的方向“無限美景在前方”。 三清山“天門群峰”是中國五大最美峰林之一,而萬壽園就是天門群峰的觀賞佳地。 天門山莊,游完萬壽園,原路返回,即可到達(dá)天門山莊。 按路標(biāo)向北上方前行,便是“日上山莊”。 日上山莊處于天門群峰的環(huán)抱之下。 在日上山莊附近回望萬壽園,可觀賞“老道拜月”。 “老道拜月”是三清山的“十大絕景”之一。山體形似一老道,遙對蒼穹,肅然靜立,悟道求真。每逢皓月當(dāng)空,老道對月虔誠遙拜。訪客觀之,靜心寧神。 左行,可觀“仙姑曬鞋”。巖頂上有兩塊石頭,看起來像兩只古代的鞋子。傳說當(dāng)年八仙游三清,聚此飲酒,何仙姑隨手將鞋子曬于巖石上,酒醉遺忘,直至如今。 “神童負(fù)松”,也稱“負(fù)荊請罪”。 繼續(xù)西行,在海拔約1600米的高山懸崖絕壁上,橫空出世,向外懸挑出一條全長約3700米,寬1.3米至2米的鋼筋混疑土棧道,即“西海棧道”。 西海棧道因其中有2700米不見臺階,宛如玉帶,平整如岸,又名“西海岸”。 西海岸南起梯云嶺日上山莊西側(cè)上方130米處叉路口,北至三清福地涵星池南側(cè),是三清山乃至全國懸空棧道最長、路面最寬、視野最開闊的凌空觀景長廊。 身臨西海懸廊,驚、奇、險、幻、幽、宏,無不令人唏噓感嘆;云海、山海、石海、林海、花海,蒼蒼茫茫無不令人心醉神迷;霞光、華彩、蜃景、珍禽、異獸時隱時現(xiàn)無不充滿神奇。 一路上絕崖峭壁,連綿千米,逶迤數(shù)里;奇石巧巖,千姿百態(tài),夾道奉迎;古松、香柏、紅杉、鵑花,琳瑯滿目,映心眼簾;飛云流霧,仙風(fēng)圣氣,裹足擁身,撫面沁心,給人以"逍遙游西海,快活似神仙"的美妙感覺。 “觀音送子”是因花崗巖峰柱形似觀音懷抱嬰兒而得名。 媽祖導(dǎo)航。 飛仙谷是三清山最大最深的溝壑,最深處垂直切割為1000米,是百川匯集之穴,形如迷宮八卦陣,地形復(fù)雜奇險,溝壑縱橫交錯,斷層極多,人不能通行。 九天錦屏。 “猴王觀寶”是三清山的“十大絕景”之一。猴王身高約7米,端坐懸崖之上,手捧寶物,凝神觀看,憨態(tài)可掬。 <h3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ed2308">—未完待續(xù)—</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