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中國“邊境”的國道有3條:G219國道喀納斯—東興,G228國道丹東—東興,G331國道丹東—阿勒泰。<div> 其中G219是環(huán)中國陸地邊境最長的國道。它全程超過1萬千米,途經(jīng)新疆、西藏、云南、廣西等4個區(qū)省。</div><div> 此趟自駕G219,我們計劃用一個多月時間走一部分云南、廣西段。</div> 因為此趟行程同行的朋友有幾個在海南,集合點于是定在了北海。<br><div> 集合時間是2月26號,長沙到北海有一千多公里,我跟先生24號從長沙出發(fā),中途停了廣西龍勝和陽朔。</div> <b> 廣西龍勝</b><div> 龍勝,全稱為龍勝各族自治縣,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市。</div><div> “各族”兩字引起了我的興趣。印象中少數(shù)民族自治縣都是以少數(shù)民族的名稱命名,哪怕是少數(shù)民族多的云南也不例外,如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難道還有一個名為“各”的族?</div><div> 百度: </div><div> “各族自治縣”是指該縣中少數(shù)民族人口比例占大多數(shù),而各少數(shù)民族人口的比例又相互差不多,沒有哪個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絕對優(yōu)勢,是各個少數(shù)民族聯(lián)合自治的意思。<br></div><div> 全國只有兩個各族自治縣,都在廣西。一個是桂林市的龍勝,另一個是百色市的隆林。<br></div><div> 聽說我要到龍勝,朋友們建議我去看龍脊梯田。龍脊梯田確實值得一看,但趕上寒潮,高處不勝寒,我們還是選擇了到龍勝泡溫泉。</div><div> 溫泉地處幽谷,四周碧峰林立。找了一家溪水邊帶溫泉泡池的酒店住。正值萬家團圓的元宵佳節(jié),酒店里似乎沒有其他客人,溫泉泡池成了我們的私湯,體驗感極好。</div> <b> 廣西陽朔</b><div> 有詩曰:“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無水無山不入神”。<b><br></b></div><div> 可以不去桂林,但一定要來陽朔。</div><div> 名為“采薇居“的民宿在陽朔遇龍河邊。坐在房間搖椅上便可一覽“千峰環(huán)野立,一水抱城流”的景致。</div> 遇龍河是漓江的支流,不寬,也不深。綿綿細雨中的遇龍河靜靜的倒映著云霧繚繞的山峰,河壩淺淺的沒在水中,過河的小摩托從壩上走過翻起河水的漣漪,波光凌凌,本是翡翠般的河面便如撒了層晶瑩的碎鉆一般。 岸邊的油菜花開了,空氣中浮著花香,是新春的味道,田野里鋪著明黃,是畫卷的美景。 如果說遇龍河是小家碧玉,漓江則是大家閨秀,她寬闊的江面煙波浩渺。<div> 煙雨漓江,浮云在峰巒疊嶂的奇峰間穿行,景色的美名不虛傳,難怪20元人民幣選它作背景圖案。<br></div> <div> 26號傍晚,我們?nèi)缂s到了北海。跟我們一起到北海的還有幾十年未遇的寒潮。<br></div><div> 裹著寒潮的海風有些刺骨,第二天我們找了處吹不到海風的景點打完卡就離開了北海。</div><div><br></div> 吹不到海風的景點是北海老街。<div> 老街,顧名思義是北海最古老的街道,它已有近兩百年歷史。</div><div> 北海市在中國大陸最南端,“往南走,到北?!?。北海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古代北海為南方九州之一的交趾國所轄。唐朝時期,北海成為廣西沿海的重要港口之一。宋代時,北海成為交通要沖和海上貿(mào)易中心。明朝時,北海又成為對外的門戶,是廣西商船聚集之地。</div><div> 這條老街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間(1821年)。</div><div> 1876年北海成為中國第一批對外通商口岸之一,法、英、德等西方各國涌入北海,沿海岸修建起一條租界,于是老街的建筑有了中西合璧的模樣。<br><div> 老街狹窄的街巷,濃縮了北海老城歷史文化的精華,走進拱門相連的騎樓,就仿佛走進了北海滄桑的歷史長河。</div></div> 蜻蜓點水般的老街半日游,打卡而已。<div> 匆匆的,我們繼續(xù)趕路。</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