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天的花也看了,江南的長城也爬了,正趕上樂清白石會市,那就去逛個會市。</p><p class="ql-block"> 午后兩點多,兩人成行,出發(fā)向會市。</p> <p class="ql-block"> 白石,位于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西部,境內(nèi)有國家級著名風景區(qū)中雁蕩山。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源遠流長的文化積蘊,孕育了一個規(guī)模盛大、名聞遐邇的民俗活動——白石三月初十大會市。</p><p class="ql-block"> 清道光《樂清縣志》記載:“白石市,在九都,三月初十市?!本哦技窗资嶋H上白石會市最早應(yīng)該始于宋,盛于清,已延續(xù)800多年。</p><p class="ql-block"> 據(jù)載,南宋中期,甌江口岸的慎江馬道,有一位出身簪纓望族的太學生陳友諒,娶白石錢姓之女為妻,錢氏隨帶龍山四畝山場陪嫁。龍山座落中雁蕩山口,前后竹木蔥蘢,左右溪流映帶。陳友諒夫婦亡故以后,便安葬在這座山上。</p><p class="ql-block"> 百余年后的元朝至正年間,與慎江鄰近的黃華長林,一位名叫南遇福的官授泉州晉江縣尉,他愛慕白石山水,亦在小田岙卜地立墳。陳、南兩族聲勢煊赫,丁財兩旺,清明掃墓祭禮豐盛,吹吹打打吸引了許多圍觀群眾。況且這兩門望族均從事水產(chǎn)漁業(yè),每當上墳便帶去海鮮來白石交換山貨,代代相傳,于是出現(xiàn)了一個山區(qū)與沿海互通有無的小市場。</p><p class="ql-block"> 巧合的是,兩大家族清明祭祖和這里的春耕農(nóng)貿(mào)、男女踏青尋芳等活動,時間都在農(nóng)歷三月前后。如此年復一年,約定俗成,終于誕生了這么一個并非廟會的傳統(tǒng)大會市。</p> <p class="ql-block"> 臨近白石動車站,導航顯示會市就在附近。將近下午四點,寬敞的道路兩旁停滿了車輛。在稍遠處停車場停好車往回走,會市入口處,人山人海,我們順著人流加入到大隊伍中。</p><p class="ql-block"> 不得不感慨,白石會市,人潮如織。</p> <p class="ql-block"> 一踏入會市,首先感受到的是撲面而來的人氣。只見集市場上,布幔鱗次櫛比,貨攤縱橫交錯;趕集者鋪天蓋地,談笑聲、商販的吆喝聲,以及各種背景音樂交織在一起,構(gòu)成一幅濃濃煙火氣的鄉(xiāng)村農(nóng)貿(mào)大畫屏。</p> <p class="ql-block"> 會市擺設(shè)3000多個攤位,集中在玉虹路一直延伸至楊柳灘;沿河路段都擺上了攤位,會市上熙熙攘攘,人頭攢動。</p><p class="ql-block"> 縱橫交錯的街巷里擺滿了貨攤,貨物五花八門,有服裝鞋帽、日用陶瓷、竹木手工、工藝制品、農(nóng)具、中草藥材、特色美食等商品應(yīng)有盡有,看的我和伙伴眼花繚亂。</p><p class="ql-block"> 這次會市主題“嬉嬉眙眙”是樂清話玩玩看看的意思,鄉(xiāng)音自帶的親切感讓不少人有了前來逛逛的興趣。</p> <p class="ql-block"> 白石會市最初為自然經(jīng)濟的貿(mào)易市場。上市的物資僅限于竹、木、石類等山地貨。到清代乾隆后期,外埠商品陸續(xù)輸入,如龍泉、青田的木材,永嘉的缸罐、鐵鑊,平陽的盤碗、紙傘,瑞安的蓑衣、陶圈等等。</p><p class="ql-block"> 民國初年,溫州市區(qū)的工業(yè)品開始打進會市。繼而,上海、福州、寧波等大中城市的商賈,亦聞風攜貨而來,從此大大改變了古老會市的商品結(jié)構(gòu)。新中國建立后,白石會市在年復一年的延續(xù)中逐漸地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內(nèi)涵。</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會市,除了“買買買”主旋律外,當?shù)厝罕娨欢ㄔ缭绨鸭依锎驋叩昧撂锰?,準備好酒菜邀朋呼友來逛會市,已成為傳統(tǒng)習俗。</p> <p class="ql-block"> 攤位上網(wǎng)紅套大鵝吸引了許多人的眼球,滿場跑的大鵝,不扔套圈的時候,每只大鵝都"昂首挺胸",一扔圈,每一只都閃避技能拉滿,哈哈。</p><p class="ql-block"> 集市上隨處可見賣鳥絲的小攤,只有在每年集會的時候才能買到。很多人來趕集就是為了嗦這一口,一邊逛市集,一邊嗦鳥絲。嬉嬉眙眙,歡聲笑語不斷。</p> <p class="ql-block"> 許多趕集人攜家?guī)Э冢瑏淼綍汹s集,他們不一定是奔著買東西而來,不少人來這兒是為了找一找兒時的感覺。棕櫚皮編成的蓑衣、蒸糕用的模具、橡木桶等老物件,年輕人逛新鮮,老一輩人找回憶。</p><p class="ql-block"> 對于樂清人來說,三月初十到白石會市已然是一種傳統(tǒng),更是一種情懷。</p> <p class="ql-block"> 站在河埠頭,這里有一條街口長廊。對岸是一片稻田,大河波浪寬,稻花香兩岸。一位竹篾老手藝人正在忙碌地編織,我和伙伴在攤位前逗留和老人聊天,邊上的酒抽,糠篩,米篩都出自他的手。</p><p class="ql-block"> 在會市的另一頭,咖啡、國潮、古裝,還有多巴胺色彩的打卡點,將年輕人喜歡的元素聚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咖啡小鎮(zhèn)里,彌漫著各式各樣的咖啡風味,春日不限定,無限新意待你來解鎖。</p> <p class="ql-block"> 不親臨現(xiàn)場,是不會感受到會市的熱鬧非凡的氛圍的,我想說,規(guī)模太宏大了。</p><p class="ql-block"> 燈盞糕吃了,春餅嘗了,地瓜粉也吃了,照片也拍了,一天根本就逛不完!</p><p class="ql-block"> 天黑了,華燈初上,我們累癱了。而會市里的熱鬧才剛剛開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