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4月11日,是我們“文化潤疆行”團隊到達烏魯木齊的第二天,也是正式開啟北疆游的首日,目的地是距烏魯木齊近八百公里的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賽里木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由于路途較遠,大家提前吃早餐,八點鐘(相當于內(nèi)地的六點鐘)就乘車出發(fā)了。登車時還因為座位問題引發(fā)了一點兒不夠和諧的雜音,盡管不影響出游心情,但也給此行增添了點兒花絮。其實,一個30多個座位的大巴車,足以容下20個人的團隊。只要按規(guī)矩,就不會有這樣的不快發(fā)生。拼團出游,多數(shù)人之間互不相識,誰都不是誰的誰,你的自尊必須建立在尊重別人的基礎上。在沒有明確坐位的情況下,先來后到,誰先上車就有選擇座位的權(quán)利,道理就這樣簡單。如果有人想借此找茬兒,那無疑于自尋難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在由烏魯木齊向博爾塔拉州博樂市行進途中,大巴車沿連霍高速一路飛馳,途經(jīng)呼圖壁縣、石河子市、奎屯市和精河縣等城市,雪山、風車、房屋、草甸、牛羊、農(nóng)田,盡收眼底,讓人目不暇給,心曠神怡。知性、帥氣的陳鑫導游,風趣幽默,不時為大家介紹沿途風景、地域文化、民族風情和軍墾人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等,娓娓道來,如數(shù)家珍,一方面為大家緩解了長時間乘車的疲憊,也加深了家人們對沿途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的認識了解。特別是作為“兵團三代”,講他爺爺當年響應祖國號召、跟隨王震將軍屯墾戍邊的故事,頗具感染力和帶入感,仿佛讓大家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很受教育和感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從烏魯木齊出發(fā)約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就進入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圖壁縣。1993年前后,原蘭州軍區(qū)在這里設立有呼圖壁軍醫(yī)學校,學員大都是邊防部隊和兵團干部子女。2012年前,軍隊院校允許計劃外招收少量部隊干部子女入軍校學習,且采取軍區(qū)等大單位之間交換培訓的辦法進行。當時,我在濟南軍區(qū)招生辦公室工作,和蘭州軍區(qū)也互送過幾批學員,其中大部分送到了呼圖壁軍醫(yī)學校。我還經(jīng)手接收了一個從該校畢業(yè)的學員。說來也巧,這位鄭姓女生跟我是同鄉(xiāng)。后來,她如愿分到了駐濟部隊,一直干到團職干部。三十年了,我們一直保持著聯(lián)系交流,如同兄妹。所以,途經(jīng)呼圖壁,就勾起了我對這些往事的回憶。軍改后,這里改建為陸軍軍醫(yī)大學邊防衛(wèi)勤訓練大隊,主要承擔“定向培養(yǎng)衛(wèi)勤士官、醫(yī)療專業(yè)文職人員”的培訓任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午飯是在博爾塔拉州精河縣烏伊公路旁的一個“路邊店”吃的,一人一盤大鍋菜和一盤拉條子。說實在的,這家的飯菜和我頭天晚上在酒店餐廳吃的羊雜拉條子相差甚遠,可五、六個小時沒進食了,家人們還是吃得很香。簡單午餐后,大家稍事停留,就又上車趕路了。又坐了近三個小時的車,終于在下午四時許到達我們心心念念、期待已久的賽里木湖景區(qū)。下了車,我就迫不及待的朝湖邊走去,尋找最佳拍照位置。此時,天公不作美,一陣寒風裹著雨滴向人們襲來,象是給游人一個下馬威,好在時間不長就風停雨住了。待團隊轉(zhuǎn)進到下一個觀景點,天氣就明顯轉(zhuǎn)好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賽里木湖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山湖泊,又是大西洋暖濕氣流最后眷顧的地方,因此有“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淚”的說法。這里分環(huán)湖風光游覽區(qū)、草原游牧風情區(qū)、生態(tài)景觀保育區(qū)、天鵝及其它珍稀鳥類棲息地保護區(qū)、旅游綜合服務區(qū)、原生態(tài)環(huán)境保持區(qū)等6個功能區(qū)。觀景平臺就有十多個,此行我們只到了兩個。有人說,夏天是賽里木湖最美的季節(jié),這個時候滿山遍野的草甸鮮花怒放,整個湖區(qū)如同花的海洋。我倒認為,每個景點都有屬于自己的風景,每個季節(jié)都有它該有的樣貌,關鍵是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的眼光和情趣。眼前的賽里木湖,冰雪消融,雨過天晴,湖面猶如天空之鏡,雪山和白云倒映其中,天鵝、海鷗、??鷹與游人嬉戲互動,自然和諧,美不勝收,叫人流連忘返。只是乘坐八小時的車、看一個多小時的景,大家意猶未盡,稍有遺憾。由此也萌生了我再次赴疆深度游的想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11日下午六時許,我們離開賽里木湖景區(qū),向住宿地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開進,途中經(jīng)過位于該州霍城縣的果子溝大橋。據(jù)說果子溝大橋是我國首座大跨度公路鋼桁梁斜拉橋,集新技術、新結(jié)構(gòu)、新工藝、新設備于一身,工程造價高、建設時間長、施工難度大,是新疆公路建設史上一次重大突破。大橋與果子溝的美景渾然一體,為果子溝國家級風景區(qū)再添一道亮麗風景。由于是路過,全程不停車,大家只好在車里一睹大橋和果子溝的美景了。好在我和坐在后排的戰(zhàn)友打開側(cè)窗,用相機記錄下了大橋的雄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