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b> 風過山頭谷雨暖,枝柔舒綠花綻色。雨后的清晨宅在家,翻閱柏拉圖的《理想國》,給換季的新春一點暖神的希冀。汪中球說“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的工作更應輕松,但這個社會瘋狂地卷,人類一定是走錯了”。卷成為當下的一個普遍現象,相對于追逐功名財富,理想與正義,在那個紅色年代的新中國,毛澤東的治國理念就是對《理想國》最好的注解,百年前農歷乙亥年春寒料峭,他白天在會場二十人反對一人棄權,孤立無助以卸職表正義,晚上他提著馬燈,在崎嶇的茍壩鄉(xiāng)村小路行走,去挽救中國的未來,大本大源是他讀書救世的最大慧緣。君子不器,精神世界用普世情懷對待生命何嘗不是大善修身!<br> 人間非凈土,各有各的苦。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往往都是血淋淋的生命演繹史,成名留史的先賢圣哲,哪個不是以生命為代價或苦難左右一生,馬克思因為揭露資本家剝削壓榨窮苦貧民寫《資本論》多次被驅逐,流落異國他鄉(xiāng),長達40年的流亡生活;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為了反對種族歧視,建立一個平等、自由的新南非被反動派迫害入獄長達27年;商鞅是中國第一個立木為信利民富國強推變法的人,因動了貴族奶酪卻被五馬分尸;岳飛為了民族和國家的尊嚴被貪圖王權的廟堂12道金牌召回,以莫須有罪名活剮而死,手下多人變節(jié),家人被驅趕連生活救濟也被人設法卡斷;左宗棠收復新疆卻被權貴背后使絆子,無人支持自籌軍餉、帶棺槨參戰(zhàn)以表愛國之心終收復失地;更讓人不敢讀史的是始皇嬴政自幼在仲父、假父屈辱下成長,為了民族大統一,胸懷大局,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抵御外敵建萬里長城,一生未殺良臣卻被不良文人抹黑寫成暴君。格局、胸懷、節(jié)操成就這些偉人,但是歷史不乏罪人,讓歷史滯后或倒退多年,所以讀史,人性丑陋無法讓人握卷。當金錢站起來說話的時候,真理也會沉默。還好當下還有溫鐵軍、盧麟元這些布衣良知的學者,用辯證論事的哲學、公正的歷史觀、濟世的經濟學客觀表達事件,才會讓人思考以進步。<br> 南懷瑾先生說“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根植于內心的修養(yǎng),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應是一個心懷良知讀書人該有的風骨。每個人在成長路上都要對自己貪嗔癡念引起的一切后果買單,哪怕被辜負也要認栽后離場,真正的修行,真正的自由,應是無分別,無執(zhí)著,無妄想。現在許多人都在感嘆貧窮限制了自己的想象,但閱讀民國貴族郭婉瑩和盛愛頤高開低走的生活遭遇,她們由富由貴至食不果腹和日居在糞池旁也并沒悲觀與消沉,依然在薄涼的世界活出了她們熱愛生命的深情,更讓人稱頌二十世紀最干凈的男人木心,一生的遭遇折射出他活出了精神層面的高貴和靈魂的干凈,《從前慢》與當下的內卷形成鮮明的對比,人真不能像鬼似的活著,不然有一天活的連他自己都會不認識的!隨著閱讀的寬泛,才越來越知道還有許多人除孔方兄用度外,而是在拓寬生命的深度,或著書、或涂白、有信仰的踐行,不抱怨遇見的苦難,不畏懼前方的黑暗,尊古禮法,外表干凈以示尊重別人慧眼,獨處內心干凈以敬重自己靈魂,慎言干凈以尊崇社會美化,行為干凈以尊重家族威儀,在欲望迷眼的時代,這些行為的干凈,更應該用最高規(guī)格最珍貴的語言去贊美。<br> 讀書與旅行,無非是陶冶性情與拓寬眼界。殘酷的歷史長河不乏賢智者,著書刻字立言影響著時代。春天來了,不妨尋找一個可以滋養(yǎng)心靈和可以托舉信仰的地方,去播種正義、播種干凈、播種良知,季節(jié)的秋天與人生的秋季將更有色彩。<br></b><b> </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