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陜旅三原橋北分公司是專業(yè)的旅游公司!本公司承接單位學(xué)校團建活動,學(xué)生研學(xué)、暑期夏令營、紅色教育旅游線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國內(nèi)外飛機團,火車團,動車團:新疆 西藏 青海 甘南 重慶 成都 九寨溝 張家界 北京 北戴河 桂林 北海 內(nèi)蒙,青島日照 敦煌莫高窟月牙泉 貴州 云南 海南 瀘沽湖 廈門 華東五市 湖北恩施 呼倫貝爾草原 東北中朝線 俄羅斯 新馬泰 迪拜 沙特阿拉伯 泰國 越南柬埔寨 歐洲六國等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24小時旅游服務(wù)熱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134 6853 1060</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微信同號)小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地址:三原橋北天樂超市北20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2024年4月13日一4月17日陜旅三原橋北分公司組織了此次成都,拜佛峨眉山,樂山大佛,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五日游之旅,我們一行六人坐高鐵到成都,第一天自由行游了武候祠,錦里,春熙路,第二天游了峨眉山,第三天游了萬年寺,樂山大佛,第四天游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風(fēng)景區(qū)和道教名山青城山。第五天早游了寬窄巷子景區(qū),然后品嘗了成都火鍋??下午四點坐高鐵返回西安結(jié)束了此次旅程。旅游雖然很累但是旅途的風(fēng)景總是那么迷人,讓我們忘記了旅途勞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峨眉山屬邛崍山脈支脈,地處中國四川盆地的西南邊緣,介于北緯29°16′—29°43′,東經(jīng)103°10′—103°37′之間,自峨眉平原拔地而起,山體南北延伸,綿延23千米,面積約110平方千米。主要山峰為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其中大峨山最高,海拔3099米。峨眉山主體的地質(zhì)基礎(chǔ)為南北向短背斜,地貌按塑造地貌方式,可分為侵蝕地貌(峨眉山區(qū))和堆積地貌(峨眉扇狀沖洪積平原);按成因可分為構(gòu)造地貌、流水地貌、巖溶地貌和冰川地貌等。峨眉山文化底蘊深厚。佛教、道教、武術(shù)、山茶文化在峨眉山蓬勃發(fā)展,多位歷史名人在此留下詩篇;1996年,峨眉山絕大部分文物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青城山(Mount Qingcheng),世界文化遺產(chǎn)青城山-都江堰的主體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全真龍門派圣地,十大洞天之一,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成都十景之一。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東距成都市區(qū)68千米,處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千米處。景區(qū)面積200平方千米,最高峰老君閣海拔1260米,青城山分為前山和后山,群峰環(huán)繞起伏、林木蔥蘢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huán)峙,狀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級,曲徑通幽,以幽潔取勝。景區(qū)內(nèi)外,天師洞和圓明宮幽靜是青城山的一大特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樂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的凌云寺側(cè),瀕臨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的三江匯流處。它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樂山大佛始建于唐代開元元年(713年),歷時約九十年才完成于貞元十九年(803年)。整個修建過程充滿了傳奇色彩,不僅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勇氣,也反映出他們對于信仰和文化傳承的重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這座彌勒坐佛造像通高71米,體態(tài)勻稱,神情慈祥而莊嚴(yán)。其造型藝術(shù)和雕刻技藝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被譽為“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此外,在大佛兩側(cè)的山上還有著兩尊高大的護法天王像以及其他眾多的小型佛教造像,形成了豐富的宗教文化景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如今,樂山大佛已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和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chǎn)峨眉山-樂山大佛的組成部分。它吸引著無數(shù)國內(nèi)外游客前來參觀學(xué)習(xí),并向世人展示著中國古代文化的魅力和現(xiàn)代文明的風(fēng)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介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一、城市介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都江堰市始建于蜀漢,因地處都江堰首,故名灌縣。三國蜀漢置都安縣,北周又增至青城縣,唐代兩縣分別改名為導(dǎo)江縣和青城縣,元代合并為灌州,明代降州置灌縣。清代、民國沿襲。1950年1月19日,灌縣人民政府成立。1988年5月,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灌縣改為都江堰市。1994年,國務(wù)院批準(zhǔn)都江堰市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行政區(qū)劃上,都江堰市隸屬四川省成都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地處岷山山脈與成都平原的交接面上,其形態(tài)以都江堰為頂,向東南沿水系呈扇形布局。城址發(fā)展至今已有2000 多年的歷史,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成為惠澤萬民的利民工程,正所謂“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謂之天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二、都江堰水利工程介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都江堰可謂是開創(chuàng)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jì)元,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tài)工程”。李冰創(chuàng)建的都江堰, 主體工程分為3部分: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泄洪道、寶瓶口引水口。充分利用當(dāng)?shù)匚鞅备?、東南低的地理條件,三者有機配合,相互制約,引水灌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魚嘴,可以根據(jù)水流的流量,按固定比例實現(xiàn)分流。在豐水期,經(jīng)魚嘴的江水有六成進入外江,四成進入內(nèi)江,而枯水期則恰恰相反,這便是“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飛沙堰溢洪道又稱“泄洪道”,具有瀉洪、排沙和調(diào)節(jié)水量的顯著功能。一般情況下,它屬于內(nèi)江堤岸的一部分,但遇特大洪水時,它會自行潰堤,讓大量江水流入外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寶瓶口是一道位于玉壘山山脊上的缺口,它起"節(jié)制閘"作用,能自動控制內(nèi)江進水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如果喜歡我的美篇請點擊以下美篇鏈接欣賞,我的美篇因您的光臨而精彩!感謝光臨我的美篇點贊、留評及喜愛!祝大家永遠安康!</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