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讀書的好處很多,但我不是沖它而去的,但好處都被我照單全收啦。我每天都會翻翻書,或多或少,或長或短,看一看,抄一抄,想一想,就是我的日常。一層不變的、單調的、平凡的日子,好像因讀書而有了變化、有了那么點高尚的味道。讀書讓我擺脫手機的困擾,洗滌塵世的灰塵,逃離一地雞毛的生活。一有空就躲進書里,與古圣先賢對話,讓自己安靜,讓時光飛逝,讓格局打開,讓靈魂升騰。容顏易老,但靈魂還可滋滋生長。這可能是我戀上書的真正原因吧!</p> <p class="ql-block"> 我最初讀的書是教育管理類。剛畢業(yè)時媒體不發(fā)達,學校也見不著幾本像樣的書,除了教材教參,就是學校被征訂教育類的報刊雜志,如《教育報》、《人民教育》、《江西教育》、《教師博覽》等,是它們給我?guī)砹私逃脑娕c遠方,我常常為一個觀點、一個經(jīng)驗、一個畫面而激動,而向往,也點燃了我的教育管理夢。1999年我考城廂中學副校長,一舉成功,與讀的這些報刊有脫不開的關系。這個習慣我一直在堅持,堅持讀,堅持記,堅持借鑒。它們也給我?guī)砹斯ぷ骷で椤?lt;/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17年一個偶然的機緣,走進了中華經(jīng)典的殿堂,令我流連忘返,沉醉不知歸路。這么多年我顛來倒去地讀《論語》、《大學》、《中庸》、《學記》、《孝經(jīng)》、《道德經(jīng)》、《詩經(jīng)》等,這些書常讀常新,常讀常獲,百讀不厭。這些書也給了我勇氣與智慧,我打心底感謝這些古圣先賢。通過這幾年的沉淀,我少了些浮躁與急躁,多了些沉著與冷靜,不惹事,也不怕事,能夠不慌不忙,能夠條件反射樣地自然應對,這得益于經(jīng)典的滋潤?!墩撜Z》讓我堅定對君子的仰慕與追求;《大學》讓我自覺鍛煉了知止、知本、知序的本領;《中庸》讓我意識到管理好情緒就是王者,也更讓我堅信至誠如神,秉持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的人生觀;《學記》則增長了我的教育智慧;《道德經(jīng)》的柔弱勝剛強讓我總是化被動為主動,化險為夷,化干戈為玉帛;《詩經(jīng)》的一唱三嘆,帶我回到詩意的從前,走進慢生活的美妙,有些詩美得讓你陶醉……有經(jīng)典真好,讓日?;钌?,讓自己坦然面對名利得失,讓自己的大腦不缺營養(yǎng),讓自己靈魂不再荒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后來,在朱建斌副局長的倡議下,在教育系統(tǒng)成立了初心讀書會,會員有80多個老師,活躍的有三四十人。每年至少共讀一本書,專挑難讀的難堅持的書,比如《莊子》、《紅樓夢》、《離騷》、《道德經(jīng)》等。每月兩次讀書分享會,線上線下各一次。每天一次讀書打卡。偶爾也請名家大咖來講課,打開視野,揭開謎團。說句實在話,離開讀書會的加持,我可能不會讀完《莊子》與《離騷》。正所謂一群人走得遠。</p><p class="ql-block"> 我會繼續(xù)讀書,它已是我的日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