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研學是行走的課堂,當書本知識與現(xiàn)實體驗相結(jié)合,就會變得鮮活而有溫度。4月11日,六年級8個班在學校領(lǐng)導與老師們的帶領(lǐng)下完成了研學任務(wù),收獲頗豐。</p> <p class="ql-block"> 旅有所見,行有所獲,一路上歡聲笑語不斷,承載的不只有風景,還有孩子們對此次研學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 到達晉中烈士陵園,同學們進行了祭掃活動。師生莊重嚴肅地站在高聳的紀念碑前,在激昂的國歌聲中向紀念碑行隊禮。<span style="font-size: 18px;">旅行社的張老師講述了晉中戰(zhàn)役,青</span>山埋忠骨,瀟河頌英靈,緬懷革命先烈,贊頌英雄精神。整個活動在肅穆激昂的氣氛中落下了帷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為了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了解獨樹一幟的煤炭文化,我們走進了省煤炭博物館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研學旅行。</p> <p class="ql-block"> 在省煤炭博物館,孩子們了解到我們山西是煤炭之王,被稱為中國煤炭的“定海神針”,一種自豪感在孩子們的心底油然而生。孩子們還了解到煤炭不僅僅給我們帶來溫暖,還有著更為廣泛的作用,從煤炭中提煉的煤精可以精雕成飛禽走獸、花鳥魚蟲、文房四寶等工藝品。為了體會煤炭的來之不易,孩子們走進幽暗狹小的采煤環(huán)境,體會采煤工人艱辛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 在此次研學旅行活動中,當學生觀看4D電影時,天真的伸出雙手想要觸摸到眼前所看到的景象;當學生走進模擬礦井乘坐小礦車時,可愛的小朋友們都在高呼“救命啊”;當旅程結(jié)束車子要開動時學生都在與研學導師揮手告別。</p> <p class="ql-block"> 在近兩小時的煤博活動中,學生深深感受到了煤炭文明、煤炭文化、煤炭科技,使學生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同時也希望學生能把在煤炭博物館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中的所學所思所感全部帶走,給家人和朋友們,讓更多人了解山西,了解山西的煤炭文化。</p> <p class="ql-block"> 同學們在研學老師的帶領(lǐng)下積極參與科學表演和科學實驗,在互動中感受科學魅力,在體驗中激發(fā)學習興趣,在探索中樹立科學思想,在思考中啟迪科學智慧。</p> <p class="ql-block"> 科技館奇趣科學課堂的老師利用生動的故事和耐心的講解,拉近了學生與科學的距離,生動地詮釋了“科學就在我們身邊”的道理。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現(xiàn)場有趣的互動、幽默的語言、巧妙的實物展示,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科學探索的興趣,激勵學生們在生活中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勇于創(chuàng)新和發(fā)明,樂于開展科學實踐,為進一步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動手探索的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p> <p class="ql-block"> 活動后,張校長總結(jié):“行程結(jié)束后有一種喚醒自由生命,讓花苗茁壯成長的成就感,這是一次師生共同成長的探索之旅”。六年級周老師表示:“生命短暫易逝,而文明的百代不朽傳遞,需要孩子們自由地行走世界,感悟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自覺承擔起傳承中華文明的責任。"</p> <p class="ql-block"> “游”學相長,立德樹人。此次研學活動將“課堂”延伸到課外,通過走出校園、親近自然、融入社會、體驗生活,讓學生在探究中增長知識,在實踐中培養(yǎng)能力。</p><p class="ql-block"> 用腳步丈量世界,用眼睛記錄風景。等風來,不如追風去,愿你們都能研有所思,學有所獲,旅有所感,行有所成! </p> <p class="ql-block"> 研學,是行走的課堂,它并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游玩與參觀,而是一次開闊眼界、品味人文的成長之旅。</p> <p class="ql-block"> 羊亳街小學六年級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