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蘭州市,簡稱“蘭”或“皋”,古稱金城,是甘肅省轄地級市、省會,Ⅰ型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西北地區(qū)重要的工業(yè)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qū)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的重要節(jié)點城市。全市下轄5個區(qū)、3個縣,總面積1.31萬平方千米。2023年末,蘭州市常住人口442.51萬人。</p><p class="ql-block">蘭州市地處中國西北地區(qū)、中國大陸陸域版圖的幾何中心,地勢西部和南部高,東北低,黃河自西南流向東北,峽谷與盆地相間。蘭州屬溫帶大陸性氣候。蘭州自秦朝以來已有兩千多年的建城史,自古就是“聯(lián)絡四域、襟帶萬里”的交通樞紐和軍事要塞,以“金城湯池”之意命名金城,素有“黃河明珠”的美譽。蘭州得益于絲綢之路,成為重要的交通要道、商埠重鎮(zhèn)。后成為中國最早接受近代工業(yè)文明的城市之一,新中國成立后被國家確定為重點建設的工業(yè)基地之一,成為國家重要的石油化工、生物制藥和裝備制造基地。</p> <p class="ql-block">蘭州站,位于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qū),是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客貨一等站,是中國國家鐵路網(wǎng)大型客運車站之一。</p><p class="ql-block">蘭州站始建于1952年10月,于2000年10月進行大規(guī)模改擴建,于2002年5月改擴建工程全面完工。</p><p class="ql-block">截至2014年5月,蘭州站臺規(guī)模為6臺12線。截至2002年,蘭州站建筑面積33528平方米,可容納6000人次旅客候車。</p> <p class="ql-block">來蘭州,只有一碗地道的牛肉拉面,才能一掃旅途的困頓!</p> <p class="ql-block">蘭州大學(Lanzhou University),簡稱“蘭大”,位于甘肅省蘭州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yè)局和甘肅省共建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國家“雙一流”、“985工程”和“211工程”。</p><p class="ql-block">學校前身為1909年設立的甘肅法政學堂;1928年擴建為蘭州中山大學;1946年更名為國立蘭州大學;1949年更名為蘭州大學;1952年被確定為國家14所綜合性大學之一;2002年和2004年原甘肅省草原生態(tài)研究所、蘭州醫(yī)學院先后并入和回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和蘭州的球友切磋一下</p> <p class="ql-block">蘭州黃河鐵橋,又名中山橋,位于甘肅省蘭州市白塔山下的濱河路中段。由美國橋梁公司設計、德國泰來洋行承建、中國工匠施工的合作模式建造。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5月9日,蘭州黃河鐵橋工程正式開工。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年)8月19日,蘭州黃河鐵橋竣工通行。民國十七年(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始稱“中山橋”。</p><p class="ql-block">蘭州黃河鐵橋長233.5米,總寬8.36米。為四墩五孔,每孔跨徑45.9米。上部結(jié)構(gòu)為梯形穿式鋼桁架,每一跨都是超靜定結(jié)構(gòu)組成桁架體系,由豎向鋼架劃分成五個長方形。</p><p class="ql-block">蘭州黃河鐵橋是中國近代史上整個西北地區(qū)第一座引進外國技術(shù)建造的橋梁,這一特殊的建設背景及建設年代使蘭州黃河鐵橋成為研究近代歷史的鑰匙,在中國的建筑歷史上占有獨特的地位。蘭州黃河鐵橋作為一個交通結(jié)構(gòu)工程,體現(xiàn)了中國近代歷史上洋務運動時期建筑藝術(shù)發(fā)展史的風格、流派、特征。同時,建造橋梁所需物資的運輸過程也創(chuàng)造了近代運輸史上的奇跡。</p> <p class="ql-block">白塔山公園,位于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qū)北部,因山頭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白塔與蘭州黃河鐵橋構(gòu)成雄渾壯麗的畫面,是甘肅省蘭州市的象征之一。</p><p class="ql-block">白塔始建于元朝,重建于明朝,寺平面呈長方形,白塔居中,塔身為八面七級,高約十七米,上有綠頂,下有圓基,通體潔白,挺拔秀麗。塔南是三大寺樓,北面是準提菩薩殿,東西各有配殿數(shù)間。</p><p class="ql-block">白塔集精巧的建筑結(jié)構(gòu)和精湛的雕刻藝術(shù)于一身,顯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shù)創(chuàng)造力,是中國古代建筑的杰作。登白塔山頂,可俯視蘭州市容。</p> <p class="ql-block">白塔山,位于甘肅省蘭州市中山橋北側(cè)白塔山公園景區(qū)內(nèi),瀕臨黃河北岸,為蘭州市北面的天然屏障。</p><p class="ql-block">白塔山因白塔寺而得名。白塔寺始建于元代,是為紀念去蒙古謁見成吉思汗而病故于蘭州的一位西藏著名喇嘛而建造的。</p><p class="ql-block">白塔山經(jīng)多年綠化,樹高林密,曲徑通幽。山下有金城 、玉迭二關 ,均為古代軍事要沖 。山上一、二、三臺建筑群,飛檐紅柱,參差綠樹叢中,亭榭回廊連屬,四通八達。</p><p class="ql-block">1958年,白塔山辟為公園,總建筑面積8000多平方米,分為三臺建筑群,依山而筑;2022年4月,黃河流域蘭州白塔山生態(tài)環(huán)境導向的開發(fā)項目納入國家試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