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黃果子掛枝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甜酸滋味樂悠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搬梯子我爬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合作采摘顯身手。</p> 新發(fā)現(xiàn) <p class="ql-block"> “生活即教育”。三月初,散操歸來,經(jīng)過陶瓷小苑的時候,灝鳴發(fā)出了一聲驚呼:“老師,那是什么?”</p> <p class="ql-block"> 我笑道:“這是什么?我們細心觀察它的樹干、葉子、果實的形狀、顏色,看誰有辦法找到答案?!?lt;/p> <p class="ql-block"> 孩子們查閱了繪本,找到了答案。</p> 引討論 <p class="ql-block"> 孩子:老師,什么時候可以摘枇杷?”</p><p class="ql-block"> 老師:“等枇杷全部變黃或者金黃的時候就可以摘了?!?lt;/p><p class="ql-block"> 此后每天經(jīng)過陶瓷小苑,孩子們都會駐足看看枇杷樹上的果子熟了沒有。</p> <p class="ql-block"> 看著一顆顆枇杷由綠色慢慢變成黃色,孩子們最愛談?wù)摰木褪亲约好刻斓男掳l(fā)現(xiàn),她們還自發(fā)的把枇杷變化過程畫下來。</p> 提申請 <p class="ql-block"> 四月初,看到一顆顆枇杷由綠變黃,由黃變金黃,金燦燦、沉甸甸地掛在枝頭,孩子們坐不住了。</p><p class="ql-block"> 孩子:老師,我們可以去采摘枇杷了嗎?</p><p class="ql-block"> 老師:我們先去請示園長媽媽吧!誰當代表呢?</p><p class="ql-block"> 孩子:我!我!我!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說。</p><p class="ql-block"> 于是,幾個代表出發(fā)找園長媽媽了。</p> <p class="ql-block"> 孩子:園長媽媽好!枇杷熟了,我們想去采摘枇杷。</p><p class="ql-block"> 園長媽媽:哪里的枇杷熟了?</p><p class="ql-block"> 孩子:陶瓷小苑的枇杷熟了,廚房旁邊的枇杷也熟了。</p><p class="ql-block"> 園長媽媽:你們摘下枇杷有什么用途嗎?</p><p class="ql-block"> 孩子:我們想吃枇杷了,也想和園長媽媽分享,和其她班小朋友分享。</p><p class="ql-block"> 園長媽媽:園長媽媽同意你們?nèi)フ凌肆?,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哦?lt;/p> 采摘樂 <p class="ql-block"> 得到園長媽媽的允許后,孩子們自發(fā)找來幾個裝枇杷的籃子,排著隊伍興高采烈地出發(fā)了。</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采摘枇杷,孩子們高興壞了,不管熟的還是生的,伸手就摘下來。還有小朋友用力把樹枝往下拉,樹杈有受損跡象。于是,我叫孩子們暫停采摘,引導(dǎo)她們正確采摘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在老師的指引下,孩子們?nèi)フ襾砹烁甙灰坏奶葑樱_始合作采摘。</p> <p class="ql-block"> 有人扶梯子,有人爬到梯子上面采摘,還有人專門拿籃子接住摘下來的枇杷,有的則在樹下小心翼翼地裝籃,有的孩子則在樹下指揮著,還有的數(shù)著枇杷的數(shù)量……</p> 樂分享 <p class="ql-block"> 大家把采摘回來的枇杷帶回教室,大家一致決定,留一部分在班上一起品嘗,其余的拿出去分享。</p> <p class="ql-block"> 看著自己勞動的成果與園長媽媽、老師還有中班的弟弟妹妹分享,孩子們特別自豪、特別開心!</p> 新問題 <p class="ql-block"> 熙茗:老師,我們吃剩的果核可以種起來嗎?</p><p class="ql-block"> 老師:可以呀!</p><p class="ql-block"> 馭鈞:老師,我可以帶回家種嗎?</p><p class="ql-block"> 老師:當然可以</p><p class="ql-block"> 熙茗:我種在我的小花盆里,每天給它澆水。</p> 后思考 <p class="ql-block"> 采摘是一種體驗式的樂趣,采摘后是一場味蕾的享受。生活即教育,采摘活動讓孩子們親近大自然,體驗勞動帶來的收獲與快樂。一次與“枇杷”的相遇,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shè)了體驗自然與生命的活動空間,在親近自然的路上,綻放著孩子們純真的笑容與無盡的快樂。</p> <p class="ql-block">圖片:朱冠蓉</p><p class="ql-block">編輯:李 麗</p><p class="ql-block">初審:黃蘋 林麗</p><p class="ql-block">終審:顏 麗</p><p class="ql-block">出品:北流市永順幼兒園大七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