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全生涯服務</h3></br><h3>全方位關愛</h3></br> <h3><strong>世界孤獨癥日</strong></h3></br> <h3><strong>什么是孤獨癥?</strong></h3></br><h3>孤獨癥又稱自閉癥,是一組以社交溝通障礙、興趣或活動范圍狹窄以及重復刻板行為為核心癥狀的神經發(fā)育障礙性疾病,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社交技能、言語溝通技能受損,同時伴有一定的行為障礙和智能障礙。</h3></br> <h3><strong>孤獨癥有哪些特征</strong></h3></br><h3><strong>(一)社會交往和交流障礙</strong></h3></br><h3><strong>1.社會交往障礙</strong></h3></br><h3>在社會交往方面,孤獨癥兒童存在質的缺陷。他們不同程度的缺乏與人交往的興趣、缺乏正常的交往方式和技巧,同時存在親子依戀關系缺陷、共同注意缺陷,孤獨癥兒童通常不會建立友誼、不能正常游戲、難以遵守社會規(guī)則。</h3></br><h3><strong>2.交流障礙</strong></h3></br><h3>在言語或非言語交流方面,孤獨癥兒童存在障礙。通常表現為言語發(fā)育遲緩或不發(fā)育,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障礙,言語形式或內容異常。多數孤獨癥兒童不會用點頭、搖頭、手勢、表情等肢體語言表達想法,也無法理解他人肢體語言的含義。</h3></br><h3><strong>(二)興趣狹窄和刻板重復的行為方式</strong></h3></br> <h3>? ? 孤獨癥兒童傾向于使用僵化刻板、墨守成規(guī)的方式應付日常生活,如興趣范圍狹窄和不尋常的依戀行為,行為方式刻板重復,儀式性或強迫性行為等。</h3></br><h3><strong>家長怎樣能及早發(fā)現孩子</strong></h3></br><h3><strong>有孤獨癥傾向?</strong></h3></br><h3>2022年9月,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發(fā)布了《0~6歲兒童孤獨癥篩查干預服務規(guī)范》,其中明確列舉了孤獨癥的預警表現,具體如下表:</h3></br><h3> <h3>上表中相應篩查年齡段任何一條預警征象篩查陽性,提示有發(fā)育偏異的可能。需要進一步詢問家長,了解兒童是否出現語言功能和社會交往能力障礙或倒退。例如,無法用語言表達、無目光對視、重復刻板行為,或以前可以用語言表達、以前有目光對視,現在無法用語言表達、現在無目光對視等。</h3></br><h3>? ?作為家長,需要知道的是,這些只是告訴你孩子有可能患有孤獨癥,如果孩子符合這些早期征兆的話,要盡早帶孩子去醫(yī)院做評估,然后及早開始相關的康復訓練。但是也要注意,不是說有這個征兆,孩子就是孤獨癥了,這只是一個參考。</h3></br> <h3><strong>?幾歲是孤獨癥的最佳干預期?</strong></h3></br><h3>一般來說,8歲前是孤獨癥的最佳干預期。其中,3歲前是孤獨癥兒童語言學習的黃金期。年齡越小,大腦發(fā)育的可塑性越大。所以,早發(fā)現、早干預是孤獨癥兒童康復教育最重要的策略。</h3></br><h3> <h3><strong>疑診或確診為孤獨癥,該怎么辦?</strong></h3></br> <h3><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OTQ1NzgxMw==&mid=2247542792&idx=3&sn=4fcb1e6ef8c77c828cab7c77ceb5db8e&chksm=eae268f2dd95e1e440ce17522a027340cc686fc7b61c4d8ac5d381f3b93b1c1f89276070dbb7&scene=21#wechat_redirect" imgdata="null" imgurl="" linktype="text" tab="innerlink" target="_blank" textvalue="孤獨癥的核心癥狀沒有特效的治療藥物和器械,亦無法自愈,截至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心理行為干預、康復訓練和教育。"><strong>孤獨癥的核心癥狀沒有特效的治療藥物和器械,亦無法自愈</strong><strong>,截至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心理行為干預、康復訓練和教育。</strong></a><strong></strong>家長要選擇醫(yī)院或者專業(yè)機構,讓孩子接受系統(tǒng)、專業(yè)的干預治療。</h3></br><h3>近年來,大量研究發(fā)現,早發(fā)現、早篩查、早診斷、早干預可顯著改善孤獨癥兒童的認知、語言和適應能力,從而不同程度改善其癥狀和預后。部分孤獨癥兒童通過康復訓練能夠改善社交技能,融入普通教育,成年后可參加工作。</h3></br><h3><strong>我國兒童孤獨癥患病率約為7‰</strong>,嚴重危害兒童健康和家庭幸福。如果孩子有<strong>以下這些癥狀</strong>,家長需警惕是否是孤獨癥的預警信號,盡快帶孩子進行篩查。</h3></br><h3><strong>— Autism?—</strong></h3></br><h3>預警信號</h3></br><h3>●一歲時還沒有牙牙學語</h3></br><h3>●不會指示,不會用肢體語言表示需求</h3></br><h3>●16個月還不會發(fā)單音,兩歲還不會發(fā)兩個字的音</h3></br><h3>●對叫名字沒有反應,有時又好像是聽力有問題</h3></br><h3>●語言和社交技能退步,沒有目光對視</h3></br><h3>●好像總不知道玩具的正確玩法</h3></br><h3>●將物體按照固定的方式排列</h3></br><h3>●迷戀單一玩具或物品</h3></br><h3>●不會笑</h3></br><h3> <h3><strong>了解孤獨癥 走出9個誤區(qū)</strong></h3></br> <h3>孤獨癥不是絕癥,如果能夠早發(fā)現、早診斷、早干預,可以明顯改善此類疾病的預后,他們可以像普通孩子一樣生活、上學、工作,擁有獨立、健康、豐富的人生。<br></br></h3></br><h3>在此提醒大家,<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OTQ1NzgxMw==&mid=2247490557&idx=2&sn=7d6255a2db7dabf399d7bda5a9c742d7&chksm=eae15b07dd96d2112fb4ade03fcb41857d6f3ac9dd0fd5b3e565876b9c61853fc49d7fef8d50&scene=21#wechat_redirect" imgdata="null" imgurl="" linktype="text" tab="innerlink" target="_blank" textvalue="孤獨癥和發(fā)育遲緩兒童的黃金干預期為2-6歲,年齡越小,大腦可塑性越高,治療效果越好。"><strong>孤獨癥和發(fā)育遲緩兒童的黃金干預期為2-6歲,年齡越小,大腦可塑性越高,治療效果越好。</strong></a><strong></strong></h3></br>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孤獨癥兒童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一星一世界,愛能連接彼此,讓我們溫柔以待,打開通往他們世界的門。今天,請為孤獨癥的孩子點亮一盞燈,不要讓他們再孤獨地閃爍。</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