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li> 正月,我們五位好友相聚,提到今年鳳城撤縣設(shè)市30年大慶。</li><li> 丁振華提出一個想法,挺好的,都贊同。</li><li> 丁振華是鳳城旅游攝影協(xié)會主席,旅游攝影協(xié)會是經(jīng)注冊的群體。他提出五人聯(lián)手辦影展,用在鳳城市石城鎮(zhèn)太陽村五組,一個叫龍爪溝的地方,五年來拍的照片展示農(nóng)村變化,向鳳城撤縣設(shè)市30周年獻(xiàn)禮。</li><li> 展出的照片都是在那個狹長的小山村里拍的,那里有二十幾戶人家,五十幾口人。</li><li> 照片涵蓋人物特寫,山村景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殺豬宰羊,冬雪夏露,春種秋收,日常生活,都記錄在我們的照片里。</li><li> 丁振華夜以繼日,挑選整理洗印照片,四塊展板設(shè)計(jì)布置的豐富多彩。</li><li> 展出時間定在龍爪溝老于家女兒出閣的那天,并參加他女兒的婚禮。</li><li> 女兒出閣,在哪都是大事,十里八村的相鄰都會來,喜慶歡快自不必說,也是辦鄉(xiāng)村影展的好機(jī)會。 于家,是我們在那里的采風(fēng)落腳點(diǎn),是我們五年來相處最好的人家。</li><li> 鳳城北部山區(qū)有吃半截席的風(fēng)俗,就是在辦事情的頭一天下午,招待所有來幫忙的人們,幫著品味第二天的菜品滋味。半截席只會比正日子少幾道菜,品質(zhì)不差,俗稱半截席。</li><li> 3月14日半截席,那天我們?nèi)チ?。四塊展板在苞米倉、雞鴨圈旁展出。照片里都是房前屋后的那些人那些事,立刻引起轟動。人們互相指點(diǎn),談笑回憶五年的變化。</li><li> 驚訝和喜悅,超出想象,甚至有人熱淚盈眶。照片里,有的老人不在了,人們深深嘆息。</li><li> 我們的拍攝,為他們留下珍貴回憶。</li><li> 五年了,這里的山?jīng)]變,水沒變,甚至院落前后高大的樹也沒有變,可人變了,變的幸福了。</li><li> 老于家的房子變了,老房子扒倒蓋新房,門窗全部都是斷橋鋼,加之女兒出嫁,喜上加喜,喜氣洋洋。</li><li> 影展,獲得極大好評。</li><li> 丁振華帶去了營業(yè)用的洗印設(shè)備,現(xiàn)場拍攝現(xiàn)場洗印現(xiàn)場分發(fā)。免費(fèi),分文不取。開始,人們還扭捏,后來便主動請求拍攝,人們臉上寫滿興奮。</li><li> 影展代替了習(xí)慣的麻將撲克。這場別開生面的半截席,成為那個山村永久的話題。</li><li> 計(jì)劃中,為龍爪溝里的人們拍一張全家福,50多口人,聚在一起不容易,尤其在老于家女兒出閣的婚宴上。拍了,人不全,不都是龍爪溝的人,還有六組七組八組的人 ,索性,都拍,人多好,喜慶。</li><li> 那夜,我們沒走,住在那里。</li><li> 龍爪溝的日出,要到九點(diǎn),高山遮住了東升的太陽。不過,高山峰上,早早就被初升的太陽映成一片金黃。</li><li> </li><li> 正日子那天,遠(yuǎn)道近路賀喜的人們陸續(xù)來了。道喜后,緊接著一片驚呼,哈,還是影展惹的禍。那種驚呼比昨天還響亮,眼睛睜得比昨天還大還圓。 山里山外的四鄉(xiāng)八鄰齊聚,影展,搶了出嫁女兒人家的風(fēng)頭,很多多年不見的伙伴相擁到相機(jī)前求一張合影。</li><li> 一上午,三架相機(jī)幾乎沒閑下來,咔嚓咔嚓,聲聲不絕于耳。丁振華出來進(jìn)去幾乎在跑,畢竟年輕體壯。</li><li> 于家嫁女辦影展,幾乎成了所有來賓的首條新聞,網(wǎng)絡(luò)帶著婚禮上的影展盛況,飛向四面八方,龍爪溝發(fā)生的事情,成了那天最火的故事。</li><li><br></li><li> 鳳城市石城鎮(zhèn)太陽村五組,又稱龍爪溝。與相鄰的孟家村、依家村統(tǒng)稱為邊溝。太陽村有個火車站,與太陽村五組隔河相望。寬闊的太陽河,祖祖輩輩的先人過河靠擺渡。人們趕集進(jìn)城、孩子們上學(xué)放學(xué)都要坐那條小船。夏季,泛濫的洪水時常迫使小舟停擺,河對岸的幾個小隊(duì)像獨(dú)舟一樣孤立待援。</li><li> 2015年6月29 日,歷經(jīng)兩年時間,政府投資在太陽大河上架起的一座鋼筋水泥橋落成,取名叫“太陽大橋”。那天,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太陽村的村民沸騰了。</li><li> 大橋落成那天是2015年6月18日,慶典那天是2015年6月29日!</li></ul> 太陽大橋落成典禮 俯瞰一趾龍爪 于家女兒出閣 <p class="ql-block">于家女主人</p> <p class="ql-block"> 秋天,我們從公路上看到河對岸連綿大山,紅葉漫坡,五彩斑斕。松翠連碧水藍(lán)天,結(jié)成一幅天然美景美不勝收。</p><p class="ql-block"> 那里就是龍爪溝。</p><p class="ql-block"> 秋高氣爽,龍爪溝像一條躍躍欲飛的龍,龍首低伏,龍身隆起。</p><p class="ql-block"> 2018年9月28日,丁振華、于勝章我們?nèi)俗哌M(jìn)龍爪溝,沒想到,從此我們與龍爪溝和老于家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開始了五年的拍攝采風(fēng)活動。</p><p class="ql-block"> 走進(jìn)龍爪溝,順溝上去,是高聳入云的山。人們說,山里有成群的野豬,也有吃豬的野獸。他們說最高的山叫“鍋頭峪”,比鳳凰山還高出幾百米。山高峰險(xiǎn),路陡難爬,當(dāng)年抗聯(lián)曾在那里建石頭房和炕,遺址至今仍在。</p><p class="ql-block"> 另一條小路順著河邊,走到頭是一座沒人住的紅瓦房,掩在密林深處,再往后就沒路了。。</p><p class="ql-block"> 村口,三位老夫人在樹下聊天。我走眼了,不是三位,是一個媳婦與自家婆婆和鄰居婆婆說話。也怪她,衣著與婆婆們無二,戴著口罩。</p><p class="ql-block"> 她姓林,是于老二家的媳婦。家里四口人,兩個孩子都在讀書,女兒住校,同住的公公婆婆年事已高,老舊的五間房子略顯破爛不堪。</p><p class="ql-block"> 那天,因下雨,她急忙從山上蠶場跑回來,遇到了我們。稱呼她為老夫人成為后來的笑話。她爽朗,平鋪直敘的說話風(fēng)格,縮短了交談的距離。</p><p class="ql-block"> 我們提議要在葉紅時帶人們來這里采風(fēng),請她幫組織午飯,也賺點(diǎn)錢。</p><p class="ql-block"> 楓葉紅了,一臺大客兩臺小車?yán)瓉硭氖嗳?,沒在她家吃飯,那些人喜歡她家院外的野山梨樹,她叮囑給留點(diǎn),留點(diǎn)給孩子回來吃。我們在她家拍了她公公婆婆拾到繭的照片,那時,他們的身體都很好,公公還能翻山越嶺。</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她家的房子扒了蓋新房。自打地基那天開始,我們幾乎記錄了蓋房所有的大動作,直到上梁和落成,記下了他們的笑臉,也拍下了他們夫妻疲憊的腰身。</p><p class="ql-block"> 放蠶豐收了,按民俗祭山。對山敬畏,對生活期盼,對未來祝福。</p><p class="ql-block"> 殺年豬,熱熱鬧鬧,請來越多越好的親友。</p><p class="ql-block"> 他們夫妻勤勞,把家經(jīng)營的幸福美滿。</p><p class="ql-block"> 不但他們好,那里的人們都好,善良樸實(shí),互幫互助。我們與他們也很熟,相遇在山間小路,都會主動招呼,連村里的狗也不咬我們。</p><p class="ql-block"> 除了放蠶,就是種地,村里的年輕人幾乎都走了。喝酒打牌是那里男人們的事,女人們喜歡聊天。</p><p class="ql-block"> 山溝雖小,但網(wǎng)絡(luò)發(fā)達(dá),不出門,山里山外的事,就都知道了。他們知道的,甚至比我們還多。</p><p class="ql-block"> 去年十二月他家殺豬,正是最冷的那幾天。我們提前一天,去了四個人,為拍完整的殺豬過程。</p><p class="ql-block"> 那天冷的出奇,天黑的也出奇,伸手不見五指,風(fēng)呼嘯,凍得人直抖。 山溝里沒有路燈。 </p><p class="ql-block"> 可這次影展那夜,有路燈了,是光伏太陽能路燈,照亮了村頭,岔道路口,一直延伸到最遠(yuǎn)的那戶人家。站在高處俯瞰,路燈分布的像一個倒寫的人字,沿兩趾龍爪向兩邊分開。</p><p class="ql-block"> 路燈,像一盞心燈,照亮了路,也溫暖了人們的心。</p> 相識那天的路口 老房子 山村日出 打地基地梁 上梁大吉 祭山 <p class="ql-block">當(dāng)年的老知青回村</p> <br>鳳城旅游攝影協(xié)會丁振華主席,承擔(dān)了這次影展的全部費(fèi)用! <p class="ql-block"> 五年,山村發(fā)生了變化。</p><p class="ql-block"> 往后的日子還會變,會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幸福!</p><p class="ql-block"> 再過五年,會變成啥樣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28日</p><p class="ql-block"> 作者:李東明 1394158222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