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早在年輕的時候,就聽說黃山的風景很美。中國古代地理學者徐霞客有一句名言“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你看,黃山的地位在徐老先生心中有多高。近代著名國畫大師劉海粟不顧奔波勞碌,十次登上黃山“搜盡奇峰打草稿”,你看,大畫家都如此追捧黃山,黃山該有多么美。那時還沒有什么旅游活動,加之我們一介收入微薄的草民,也不敢奢望去親自登臨黃山,自己在新華書店買了一套黃山風景彩色攝影的印刷品,就愛不釋手,高興得很,呵呵,終于可以知道黃山的大體面貌,初步認識它的美麗了。但是,從此就更想去親臨其境,真正領(lǐng)略黃山之美了。</p><p class="ql-block"> 時間一晃幾十年過去了,現(xiàn)在是有閑暇時間,也有一定經(jīng)濟能力了,可是人老了,又體弱多病,想去黃山又不敢去。還是老伴理解我,鼓勵我去看看,哪怕就在山腳下望一望呢。何況再拖下去,就真沒有機會去看看了。于是,乘著這次朋友們相約,定下心來,去!能走到哪里算哪里!一定要親自親近黃山!</p><p class="ql-block"> 終于,我們來到了黃山,并非只在山腳下望望,而是攀登上了玉屏樓,親眼目睹了聞名世界的迎客松!噢!黃山確確實實太美了!那巍峨而又奇特嶙峋的石峰,那深邃而又神秘莫測的溝壑,那挺拔而又遒勁多姿的松樹,那飄忽不定的云氣、霧氣在石峰、溝壑和松樹中悠悠而行,讓它們時而顯露真容、時而含羞掩面……這一切,巧妙組合構(gòu)成了一幅幅絕佳的圖畫!難怪徐霞客先生給它絕高的評價,難怪劉海粟大師為它如此癡迷!</p><p class="ql-block"> 很遺憾,我們上山?jīng)]多久,攀登到蓮花峰旁邊時,天公不作美,山上開始淅淅瀝瀝下起雨來,而且越來越大。沒辦法,自己年老體弱,還是身體更重要,只好打道下山了。否則還可以再往上走一點,多看多拍一些美景。</p><p class="ql-block"> 因為沒有看夠黃山的美景,回家后直后悔,為什么早幾年前年紀小些、身體狀況好些的時候不來黃山看看?不過,雖然有點遺憾,但我還是非常很開心,因為終于登上黃山,撫慰了我一直想親眼目睹黃山美景的一點癡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