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構圖定位:</p><p class="ql-block">1)宣紙上畫出偏下位置的十字線,準備好的圓碗畫出紫色圓圈,交叉的中心綠色點定位出貓咪鼻子的位置。</p><p class="ql-block">2)綠色的線連出兩條線的中心點,把綠色線段五等分,第2份和第4份就定位出貓咪的左右眼睛的位置。</p><p class="ql-block">3)沿著眼睛的邊緣畫出兩條斜線,兩個鼻子到眼睛的距離定位出耳朵尖部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2、貓咪眼睛:倒出純墨汁,畫出眼睛輪廓的上下兩條線,上面的線稍微平一些,下面的線稍微圓一些營造出兩邊略尖的眼睛輪廓,然后在里面上半部分畫出略圓的貓咪瞳孔,最后記得要把瞳孔涂成黑色。</p> <p class="ql-block">3、(酒杯口鼻法)貓的鼻子和嘴巴:畫出稍微向上的彎彎的弧線,長度不要太長,線的中間用毛筆加上小小的墨點(扁扁的圓形),然后毛筆往下走畫出嘴巴。</p> <p class="ql-block">4、貓咪的耳朵:一滴墨五滴水,調好后,距離眼睛往上一指的位置畫出耳朵,耳朵近的一面要長一些粗一些,遠的一面要短一些細一些。</p> <p class="ql-block">5、貓咪眼睛上色:如下圖比例,調好松花黃色后首先把眼睛瞳孔旁的空白全部涂上松花色~其次在松花黃色中加上三綠色調勻,在靠近眼睛的一圈輕輕涂上一層綠色~最后,在貓咪眼睛瞳孔上方偏左的位置用鈦白色點上高光,這樣貓咪晶瑩剔透的眼睛就出來了。</p> <p class="ql-block">6、貓咪鼻子和嘴巴的顏色:如下圖調好色后,順著鼻子和嘴巴的線條,稍微染一下就可以啦</p> <p class="ql-block">7、貓咪眼睛和臉茸毛:拿出干凈的毛筆,把毛筆的頭用手分開呈掃把狀,隨后沾上淡墨,把毛筆尖捏扁,順著貓咪眼睛弧度往上轉一圈,畫出貓咪眼睛上部的毛發(fā),然后順著貓臉掃出貓咪臉上的毛發(fā),這樣貓咪臉龐的形狀就呼之欲出。</p> <p class="ql-block">耳朵的茸毛:右耳順著左半邊耳朵畫出毛發(fā),右半邊不進行絲毛,左耳相反。</p> <p class="ql-block">額頭:額頭的毛發(fā),要分為兩側哦,然后用毛筆去向兩側絲毛,這樣貓咪毛茸茸的額頭就出來啦</p> <p class="ql-block">貓咪的睫毛:鈦白色加上一點兒水,用毛筆從貓咪眼角處挑出幾條線,睫毛就畫好啦</p> <p class="ql-block">貓咪的胡子:沾好淡墨,在鼻子下側輕輕點上幾筆,胡根就出來啦</p> <p class="ql-block">貓咪的下巴:順著貓嘴巴的兩條線,用毛筆向下畫出彎彎弧度的的兩條線,用短短的毛在下面表現(xiàn)出短短圓圓的線條,這樣貓咪下巴就出來啦</p> <p class="ql-block">8、蝴蝶的畫法</p> <p class="ql-block">翅膀的顏色:硃磦色加上一點點水,呈桔紅色,把翅膀涂色,然后畫出翅膀的后半部分,畫好后直接用硃磦色涂色,隨后在后半部分翅膀用毛筆點上濃濃的墨點就好啦</p> <p class="ql-block">二、絲毛技法</p><p class="ql-block">精于形象又趣味橫生,這是一幅優(yōu)秀的中國畫的基本要點,這就要求我們在作畫的過程中,能夠“度物象而取其真”</p><p class="ql-block">有“物之華,取其華,物之實,取其實”的塑造能力,能夠把真切具體的形態(tài)描寫與意境表現(xiàn)放在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中國畫線條的表現(xiàn)力,線條作為最基本、最單純、最簡單、最樸素的造型語言,在中國畫里有著特殊的地位。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宣稱:“無線者非畫也?!?lt;/p><p class="ql-block">所以,中國畫就是線條的藝術,它不僅起著塑造形體、界定形象的作用,通過線條的各種微妙變化,它還在時時刻刻地表現(xiàn)著作者的個性品德、人格修養(yǎng)和思想情感??梢哉f,線是中國藝術尤其是中國畫的靈魂。</p><p class="ql-block">絲毛技法,絲毛是中國畫的一種傳統(tǒng)技法,就是運用毛筆單線或多線,來畫動物皮毛的方法。絲毛技法伴隨著花鳥畫的產生而出現(xiàn),在宋代技法發(fā)展成熟,元代花鳥畫絲毛技法開始分化,一派向更加工細繁復的方向發(fā)展,一派轉向更加簡潔的方向,工細一路的絲毛技法一直為皇家所喜愛,直至明清在宮廷繪畫中達到高峰。</p><p class="ql-block">(一)細筆絲毛法</p><p class="ql-block">中國古畫工筆鳥獸的皮毛都是一筆一筆通過筆畫的排列而組成的,一般叫它細筆絲毛。宋元畫花鳥的徐崇嗣、宋徽宗;畫走獸的趙子昂、明代的明宣宗,清代朗世寧,都是用細筆一根一根畫成。畫面細膩、生動,但也容易板。</p><p class="ql-block">(二)劈筆絲毛法</p><p class="ql-block">即在畫動物皮毛時,先將毛筆運成扁平狀,使筆尖成一排細毫,如刷子來畫各種毛皮,一層一層逐漸加深。破筆絲毛的方法,講究的是每筆上下左右銜接、每一筆都從上一筆中畫出來,由淺而深的把顏色畫上去。這樣的筆法如同蘇繡里的“搶針”。在描繪動物上,劉繼卣先生創(chuàng)造了劈筆絲毛法,《水簾洞》、《筋斗云》中群猴的皮毛,《鬧天宮》中孫大圣的面部都采用了這種技法,表現(xiàn)出了細膩入微的質感。破筆絲毛比細筆絲毛來說,雖然沒有后者工細,但是卻沒有后者呆板。</p><p class="ql-block">(三)散鋒絲毛</p><p class="ql-block">單筆絲毛工序較復雜,也容易死板,所以就又有了散鋒絲毛,即把筆毛打散,絲毛,這樣一筆下去,會有很多線條產生,亂中取勝,變化豐富,但不好控制。</p><p class="ql-block">?傳統(tǒng)絲毛技法的繪畫主要使用熟宣、熟絹。</p><p class="ql-block">絲毛屬于精工細致的繪畫技法所以為了便于操作自古以來畫家盡量使用熟宣或熟絹來繪制絲毛類作品,因為熟宣、熟絹吸水能力弱,使用時墨和色不會洇散,在進行精細的繪畫加工過程中不會因為筆上墨和色含量過多而產生洇做一團的現(xiàn)象。</p> <p class="ql-block">這幅畫已經具有中西結合的意味,馬的鬃毛用細筆絲毛法畫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