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你是否??缺乏耐心、急于求成、極度焦慮的人;</p><p class="ql-block">你是否??暫時缺少人生目標、過得渾渾噩噩的人;</p><p class="ql-block">你是否??想變好但只知道靠毅力苦苦支撐的人;</p><p class="ql-block">你是否??想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成績的人;</p><p class="ql-block">你是否??想了解底層成長規(guī)律、主動創(chuàng)造成就的人……</p><p class="ql-block">如果你位列其中,這本書肯定能讓你豁然開朗,并內(nèi)化出真正的認知驅(qū)動力。</p> <p class="ql-block">《認知覺醒》是一本方法很容易落地的工具書。</p><p class="ql-block">翻開書的第一眼看到了“送給我的女兒——周子琪”這一句話,原來這是作者周嶺寫來送給她女兒的。</p><p class="ql-block">所以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就在想:除了自我成長,我是不是也可以從這本書里學到一些新知或技能傳授給我女兒呢?</p><p class="ql-block">整本書我用了??天累計約??個小時看完,因為是帶著目的,也帶著任務,所以看得也細,計劃是????天看完的,結(jié)果只用了??天順利讀完了。</p><p class="ql-block">這本書一共有八章????節(jié),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內(nèi)觀自己,擺脫焦慮;下篇:外觀世界,借力前行。</p> <p class="ql-block">開端以對大腦的認識開始,說白了就是:我們想要改變和成長,就得先從大腦去認識和了解自己,如果我們未曾真正解自己,那么對自身各種困惑不已的問題就解決不了。</p><p class="ql-block">大腦是主管我們的整個身體和行為的,所以要先了解大腦,大腦是由本能腦、情緒腦和理智腦這三重大腦組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本能腦和情緒腦來自遠古時期,喜歡舒適與誘惑,避難趨易和急于求成是它們的天性;而理智腦是來自現(xiàn)代,它就像是一個公司里的高級經(jīng)理,學識過人,身高居位,但因為年輕,在面對來自遠古時期的本能腦和情緒腦這兩位老油條來說,一點威信也沒有,所以,雖身為經(jīng)理,做出的決策常被兩個老員工藐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總會陷入“明明知道讀書好,就是要拿起手機刷短視頻;明知道要事優(yōu)先,卻總是圍著瑣事打轉(zhuǎn)”的怪圈。</p><p class="ql-block">理智腦因為無力擺脫本能腦和情緒腦的壓制和掌控,很少有主見。而覺醒和成長,就是讓理智腦盡快變強,以克服天性的過程。</p><p class="ql-block">誰主動改變主動成長,誰的理智腦就更發(fā)達,就能在這個社會占據(jù)更大的生存優(yōu)勢。</p> <p class="ql-block">這是第一章第一節(jié)有關大腦的認識,由于本能腦和情緒腦的天性,讓我們從一開始就喜歡急于求成,想同時做很多事情,但又不想太努力就成功,造就了焦慮的天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想要克服天性,順利成長,將自己一直處在舒適區(qū)邊緣是最好的方式。待在舒適區(qū)會讓自己停滯不前;跨大步上到困難區(qū)又會讓自己受挫不前;所以,留在舒適區(qū)邊緣,挑戰(zhàn)自己可以挑戰(zhàn)的高度,這樣的成長是最快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個過程中我們切記不要與天性對抗著來,對抗較勁會讓我們直接進入困難區(qū)了,應該想辦法看清背后的機理設法去平衡三個大腦的關系,巧用方法讓本能腦和情緒腦為理智腦所使用??梢酝ㄟ^以下簡單的幾個方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克制欲望,不要讓自己同時做很多事;</p><p class="ql-block">面對現(xiàn)實,看清自己真實的能力水平;</p><p class="ql-block">要事優(yōu)先,想辦法只做最重要的事情;</p><p class="ql-block">接受環(huán)境,在局限中做力所能及的事;</p><p class="ql-block">質(zhì)量核心,狠狠逼自己一把去突破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說都是很輕松,做卻很難,書的第六章會給到你落實的方法——行動力!</p> <p class="ql-block">認知是行動力的重要元素</p> <p class="ql-block">什么是認知?元認知又是什么?書的第三章會給到你答案。</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閱讀第二第三章做的筆記和輸出</p> <p class="ql-block">第四章是講我們最熟悉,應該也是媽媽們最想學的——專注力,相比前三章,后四章是最接近我們生活的,給到的方法也都很接地氣。</p><p class="ql-block">專注力,講的就是我們不管做任何事情都需身心合一?,F(xiàn)實中的我們是:吃飯時,嘴在動,腦子里卻在擔憂孩子的作業(yè);跑步時,手腳在動,腦子卻在考慮明天如何安排孩子的三餐。</p><p class="ql-block">這就是我們分神的常態(tài),越是分神離專注力就越遠,想專注力集中就得學會享受當下。</p> <p class="ql-block">第五章,我們想要好好改變,快速成長,一定得匹配自己的能力去學習,不要一上來就沖著成功人士的高度去,而是先從自身的能力開始,始終把自己處在舒適區(qū)邊緣就對了。</p> <p class="ql-block">第六章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知行合一”中的——行動力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沒有行動,一切想法都只是概念。想是“空頭支票”,做才是“真金白銀”。</p><p class="ql-block">道理懂得再多,只是想過就沒有行動了,到最后也只剩想過了而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這本書我覺得周嶺老師就設計得很好,先讓你了解行動前的機理,再給你行動的方法,到了第八章就全是小白能實踐落地的好方法了。</p> <p class="ql-block">第七章說的是情緒力,生活中的我們總會被各種各樣的人和事影響自己的情緒,如何做到不被外界影響,不因瑣事纏身而困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總是在做另一件事情,為玩而做,為自己而做,也就是不管做什么,你總往好玩的方向想就對了。比如我并不是在幫老板做事,我只是在提升自己;我并不是在洗衣服,只是在活動手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就是動機轉(zhuǎn)移心理學,也叫積極心理學。</p> <p class="ql-block">最后就是關于成長的落地方法了,最低成本的人生成長五件套——早冥讀寫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目前我自己在踐行早起、冥想、讀書、寫作、運動,因為有了動機轉(zhuǎn)移,我相信自己能堅持下來,因為這已經(jīng)不是我的任務了,而是我想要做出改變,也享受這些行動力帶給我的體驗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像瑜伽運動,我享受的是我運動我健康,而不是為了運動打卡。</p><p class="ql-block">像早起,我享受的是我不用鬧鐘也能五點左右起床的心流感,而不是為了五點能起來的早起打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現(xiàn)階段的自己,沒有打卡,只有自己想要。</p> <p class="ql-block">總結(jié),這是一本五星?的工具書,如果你也有文章開頭的問題,強烈推薦你送自己一本,給自己一個改變的機會。</p><p class="ql-block">閱讀改變?nèi)松瑥摹墩J知覺醒》開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