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史蒂芬.肖爾 攝</p> <p class="ql-block">史蒂芬.肖爾 攝</p> <p class="ql-block"> 網(wǎng)上攝影烽煙又起,一場關(guān)于《傳統(tǒng)攝影逐漸走向沒落,新攝影逐漸興起》的辯論在大衛(wèi)和胡涂二位老師之間展開,朋友凃巖老師要我談談看法,我隨便說了幾句,可這么復雜的問題又豈是三言兩語能講清楚,琢磨再三覺得此問題很有嚼頭,故寫此文回復。</p><p class="ql-block"> 我先談談前段時間看到過的一個視頻《中國攝影落后世界70年》,當我在網(wǎng)上再次找到時發(fā)現(xiàn)題目改了,變成《中國攝影落后世界100年》,哈哈,幾月不見又多落后30年了,我猜是作者怕有人把70年落后和共和國誕生聯(lián)系起來,引起政治牽扯,故干脆說100年,這個我能理解。</p><p class="ql-block"> 但是,不管是70年還是100年,說落后都是錯誤的,按照這個邏輯蘇東坡的詩詞要落后現(xiàn)代詩1000年,李白、杜甫更差,要落后1300年,按照這個邏輯中國最先進的詩人應該是賈淺淺了。</p><p class="ql-block"> 錯在哪里?錯在用科技的標準來衡量藝術(shù)發(fā)展。在科學技術(shù)領(lǐng)域先進的淘汰落后的是普遍規(guī)律,就像有了手機就不會再用BB機,有了汽車就盡可能不用板車拉貨了。而藝術(shù)領(lǐng)域沒有所謂落后、先進之說,就像你吃了佛跳墻還想再吃一口豆腐鹵,看了明清小說也喜歡讀唐詩宋詞一樣,藝術(shù)講究的是豐富多樣,不能說后來誕生的就是先進的,傳承已久的就是落后的。</p><p class="ql-block"> 再來談談《傳統(tǒng)攝影逐漸沒落,新攝影逐漸興起》的辯論,二位老師說的都很精彩,也都有許多粉絲支持。我首先想知道他們對新、舊之間是如何劃界的,什么是新?什么是舊?《中國攝影落后世界100年》里說畫意攝影是傳統(tǒng)攝影,大衛(wèi)和胡涂老師說現(xiàn)在中國流行的攝影都是傳統(tǒng)攝影,記得蕭沉老師說觀念攝影才是現(xiàn)代攝影,記錄攝影都是傳統(tǒng)攝影,所以新和舊各人的認識會有一定的差異。</p><p class="ql-block"> 但不管分界點在哪里,我都認為藝術(shù)是不斷發(fā)展與變化的,推陳出新是人類對于藝術(shù)的永恒要求,喜新不厭舊是人類對于藝術(shù)的“愛情觀”。人們不僅要求有不斷的新作品,也盼求有落胎換骨的新思想、新觀念、新方法。</p><p class="ql-block"> 相對其它藝術(shù),攝影本身就是門新藝術(shù),自誕生以來攝影就從來對新生事物有著格外的偏好,現(xiàn)在所有的傳統(tǒng)攝影都是當年的新攝影,曾經(jīng)多少高深飄渺的新技術(shù)、新觀念、新思想、新手法都一一落入凡塵成了傳統(tǒng),也有許多不合時宜的東西漸漸被遺忘、被邊緣、被淘汰。誰能說的清楚這傳統(tǒng)攝影是沒落了呢?還是發(fā)展壯大了呢?</p><p class="ql-block"> 在二段視頻中有許多是對對方水平、資歷的質(zhì)疑與反駁,這個沒啥意思,我不想多說一句。</p><p class="ql-block"> 還有一個重點,是對史蒂芬.肖爾的解讀與定位,這個有意思。在說肖爾之前,我先講一件事情。幾年前幾位朋友去永新縣的貴州村拍片,陳剛指著一處地方說:“太亂了,不好拍”,我回了一句:“攝影要在無序中尋找有序”。幾年以后陳剛又提及此事,他說那句話很經(jīng)典“攝影要在無序中尋找有序”,這話說完我都忘了,但想想也確實有些道理。攝影不僅是要在漂亮的地方按快門,攝影更要有一雙慧眼,在無序中尋找次序,在平凡中發(fā)現(xiàn)美好、發(fā)現(xiàn)有趣,這是攝影中的大本事。</p><p class="ql-block"> 當我十多年前第一次看到史蒂芬.肖爾的作品時,我就知道他是有這種“大本事”的人,街道上雜亂的線條被他拿捏的音樂般錯落有致,普通的街景在他的照片充滿魅力。當然,他的作品并不特別合我的胃口,我更喜歡充滿人文色彩的照片,這種景觀類的攝影不會讓我特別感動。</p><p class="ql-block"> 目前能想到要說的話就是這些,爭論不是壞事,爭論能逼迫人們思考。</p> <p class="ql-block">史蒂芬.肖爾 攝</p> <p class="ql-block">史蒂芬.肖爾 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