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年少的情懷,總是那樣純凈和刻骨銘心,是成長中的一抹淡淡的幽香……</p><p class="ql-block"> ——題記</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人們一般都有了手機,攝影就是舉手之勞。但在六十年前的農(nóng)村,人們想拍張照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lt;/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五年,我們正在呼蘭縣雙井公社中心小學(xué)六年級讀書的四位同學(xué),因志同道合成為了好友。經(jīng)商量,準(zhǔn)備利用五.一勞動節(jié)假日,一同去呼蘭縣城拍一張合影照。</p><p class="ql-block"> 出發(fā)前,每人將從家中帶來一元五角錢放到了一起,由兄長李精琦保管并統(tǒng)一使用。</p><p class="ql-block"> 雙井公社距呼蘭縣城25華里,為節(jié)省費用,四位好友沒有乘長途汽車,徒步走到了縣城。一路上說說笑笑,并沒有覺得很累。</p><p class="ql-block"> 到縣城后,我們首先找到了呼蘭照相館,拍了這張合照。那時合影照片都要寫上幾個字,因為我文學(xué)較好,他們?nèi)俗屛夷靡庖?,我想了一下說:就寫“少年友誼”吧!大家一致贊稱。占華兄說:“這個題字好,充分表達(dá)了我們彼此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照過相后,我們到人民公園游覽,觀光了“四望亭”、“昭忠祠”、“老木橋”、“花窖”等景觀。</p><p class="ql-block"> 中午用過簡單的午飯后,又開始瀏覽市容,當(dāng)我們走到“呼蘭縣人民俱樂部”時,發(fā)現(xiàn)晚8時,有來自佳木斯市的雜技演出,引起了我們的好奇心,大家商量后決定看完雜技表演再返程!</p><p class="ql-block"> 雜技門票一張四角錢,對幾個窮學(xué)生來說,倍感昂貴,但為了一睹風(fēng)采也認(rèn)了。</p><p class="ql-block"> 整個表演共進行了三個多小時,節(jié)目很精彩,我們看的十分開心。出劇場時已是晚上11點多了,沒錢住店的我們,只好義無反顧地在漆黑的夜幕中往家的方向行進。</p><p class="ql-block"> 當(dāng)走到距城內(nèi)8里路的呼蘭火車站時,大家又困又累,經(jīng)商量決定到火車站候車室,休息到天亮再往回走。六十年代北方五月初的天氣乍暖還寒,我們躺在冰冷的車站木制長椅上很難入睡,躺一會就得起來了活動活動,聊聊天,再躺下睡上一會兒。</p><p class="ql-block"> 天微亮,四個好友便離開車站,又冷又餓地沿著砂石公路急匆匆的奔往家中!</p><p class="ql-block"> 到家后方知,四家的父母昨夜一宿未眠,為我們四位同學(xué)“夜不歸宿”充滿了擔(dān)心……</p><p class="ql-block"> 此事雖已過去了半個世紀(jì),因為記憶深刻,一直難以忘懷。</p><p class="ql-block"> 中學(xué)時,我曾寫了一闋[浪淘沙]追憶這次難忘的行程:</p><p class="ql-block">五月尚春寒,假日身閑。少年好友赴呼蘭。合影交游籌結(jié)拜,瀟灑欣然。</p><p class="ql-block">車站夜棲眠,睡睡談?wù)?。更深椅冷不堪言。憧憬未來抒壯志,忘了饑寒?lt;/p><p class="ql-block"> (照片:上左李精琦14歲;上右郭志先13歲;下左邵占華13歲;下右本篇作者13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