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時間1975年五月六日,立夏時日。地點陜北一個小山溝里。早晨出工迎面而來的微風(fēng)吹著和溫柔的陽光照射。讓人沉醉于夏天來到的一片綠山景色美好風(fēng)景。早晨林場全體員工出工到土壩工地上,今天的任務(wù)是土壩引水渠鋪地砌墻,砌墻工作是外聘請的幾位石匠師傅做工。林場其他人員和我們知青就當(dāng)起了小工。開槽挖土,和水泥灰漿。李華挑水。我的任務(wù)是從河岸邊把石頭背到土壩上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土壩坐落在兩山中間一條小溪河上,河流經(jīng)過這里。被攔腰切斷,建一座攔河土壩,形成一個小水庫,庫長500m,寬20m。水深5m,水庫碧水清秀,形成了自然風(fēng)光。 兩岸梯田層疊,綠樹成蔭,花筑錦繡,美景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感受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望著五彩班駁的風(fēng)景,在這工地上勞動,享受著大自然的賞賜,大家分工忙自己的活,可突然有人掉入水庫。大家一片尖叫聲中問誰掉入了水庫?我在對岸邊看的清楚,是我們知青李華,李華在水庫邊挑水,腳末站穩(wěn),連人帶桶滑入水庫,不大一會兒功夫浮出了水面。水庫寬20m,水深5m,岸直水深無法上岸。沒有人幫助,真的上不了岸,我喊李華游過來。把扁擔(dān)遞給我,我在岸上拉,李華在水下面,我是用足了勁也拉不上來李華。在這緊要關(guān)頭,一位農(nóng)民大哥從我的后腰上拽著我把我和李華一塊兒拉了上來,雖說虛驚一場,但大家還是觀看的多,幫忙的少。最后還有人說今天要是掉下去一個不會水的怎么辦?我真不知道怎么回答這個問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午飯后休息時,李華叫上我們幾個男知青去水庫打撈水桶。五月的夏天河水還是特別涼。當(dāng)我潛水到5米深的時候感到刺骨冰涼。放棄尋找??衫钊A他多次下水。打撈上來了拿只水桶。他的精神和勇氣真的可嘉,讓人佩服。他所關(guān)心的是集體財產(chǎn),一只白鐵皮水桶當(dāng)時價值人民幣五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好的回憶,一個順手之勞。把李華從水庫里拉上岸。鑄就了我們知青最真誠的友誼。事后我說李華他們沒有人拉你上岸,是怕你把他們拉下水。幫助別人首先要保證自己安全,沒有錯。時光如梭,林場離別快50年了,七七年恢復(fù)高考后,李華考入西安交通大學(xué),離開了陜北。畢業(yè)后去了北京工作。1979年我在西安工作時,在西安和李華見過一面。一別又是45年。</p> <p class="ql-block">棗鄉(xiāng)你~2024年3月2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