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3月21日至23日我們由高雄到臺北,一路經(jīng)過了屏東、花蓮,枷璐蘭、沿著長長的太平洋海岸線,飽覽了沿途別有意味和感覺的太平洋海峽風(fēng)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3天的日程里,我們還參觀了西子灣風(fēng)景區(qū)、生態(tài)果園、龍磐公園、風(fēng)吹沙、珊瑚館、阿美歌舞表演、太魯閣公園等一些景觀景點,若一一講述,確實有很多值得書寫的場景和感懷,可是那樣,我的這篇瑣記就真的成了懶婆娘的裹腳布了。閑言少敘,下面就單單記錄下最讓我動心動情的長青祠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到達(dá)長青祠之前,導(dǎo)游阿松就給大家講述了有關(guān)長青祠的來龍去脈。當(dāng)年蔣介石為了在臺灣站穩(wěn)腳跟,鞏固他在臺灣的統(tǒng)治,同時也是為了尋找礦藏和“國”防需要,必須修一條橫貫東西的公路。當(dāng)時老蔣尋求美國的幫助,美國是不能白白給你修的,他們經(jīng)過考察和論證,最少要十年時間,錢財需要十個億,這樣大數(shù)目的財力和這么長的時間,老蔣是出不起也等不起的。后來又找到了日本,日本經(jīng)過測算,也是需要最少七年、七個億。就在老蔣一籌莫展、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有人提出由我們自己的老兵們修,老蔣首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后來就是這些遠(yuǎn)離家鄉(xiāng)、遠(yuǎn)離親人的老兵們以他們的血肉之軀、他們辛勤的汗水、和著他們思家的眼淚,他們的堅韌不拔、他們的頂天立地,用了僅僅3年9個月的時間,將這條載入臺灣建筑史冊的橫中公路修成了,在臺灣日后的建設(shè)和發(fā)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豎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長青祠位于高雄縣桃源鄉(xiāng)天池南橫公路東西段交接點(臺20線135.5公里處),系為了奉祀當(dāng)年辟建南橫公路的施工過程中,不幸因公殉職的226位工程師及工作人員靈位。由于南橫公路工程艱巨,時有傷亡,當(dāng)時的臺灣省公路局為了告慰英靈,于是在1979年,擇定天池筑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長青祠在我們游覽過的景點中,可能是最小的,可參觀的內(nèi)容也是最少的,但是“他”卻偏偏讓我見過不忘,難以釋懷。他就靜靜地坐落在山脈的半山腰,山的下面是一條寬寬的河道,我們?nèi)r河道里是干涸的,導(dǎo)游說現(xiàn)在是枯水期,等到7、8月份,河水是很大的。河上架著一座鋼鐵橋,到長青祠必須經(jīng)過這座橋,站在橋上往下看,感覺有些眩暈,落差得有幾十米。過橋之后就是兩個通往山上的如石洞一樣的隧道,仔細(xì)看著隧道的地面、上方和左右,這就是在大石山里硬一錘一纖地鑿出的隧道,我輕輕地?fù)崦谏?鐵釬鑿出的溝楞,仿佛感受到了老兵們的氣息,看到了他們流血流汗的身影,聞到和聽到了他們開山劈嶺的硝煙與炮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當(dāng)年老兵們何以在這短短的時間里,在這懸崖峭壁上創(chuàng)造了人間罕見的奇跡?我想他們肯定是在這荒無人煙的深山里,在這遠(yuǎn)離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懸崖上,已經(jīng)好多年沒有了家里的信息,在已經(jīng)近乎絕望時候,似乎又看到了一點希望,他們可能把修這條路,看成是回家的路,每天多干一點,就離家近一步,早一點修成,就早一點到家,在那一鍬一鎬里,傾注了多少對家鄉(xiāng)老娘的思念;在那一錘一鑿里,飽含了多少對發(fā)妻的掛牽;在那一方土一塊石里,蓄滿了多少對襁褓中孩子來不及給與的愛憐。。。。。。所以,他們苦也不覺苦,累也不覺累,廢寢忘食,日以繼夜,不知疲倦,流血流汗傾盡全力地干,甚至付出生命,想到這里,我禁不住淚水盈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就在這時,我同來的好友玉琴呼喚我,因為就在我胡思亂想的時候,大部隊早到前面去了,我已經(jīng)落后了。原來,前面就是為紀(jì)念修公路獻(xiàn)出生命的老兵們供奉碑牌的地方,我和好友一起,虔誠地點燃三炷香,恭恭敬敬地給這些為臺灣日后的發(fā)展做出巨大貢獻(xiàn)并且獻(xiàn)出生命的亡靈,深深三鞠躬,我在心中默念-----愿這些忠誠的老兵們在天堂能和他們故去的久盼不歸的親人們團(tuán)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出了紀(jì)念堂,走了一段拾級而上的臺階,便到了長青祠,長青祠修建的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就和我們內(nèi)地的一些紀(jì)念堂祠相似,雕梁畫棟上的顏色很新,看來好似剛剛修繕過。最特別和最難忘的是山上一道大大的山泉,由山上一波三折過長青祠飛奔而下,憑空依山掛出一道瀑布,真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之勢,在快要到達(dá)山底一半的時候,一塊巨石和山體把瀑布一分為二,變成兩道瀑布,垂直流到山底。當(dāng)?shù)氐睦先硕颊f,此泉常年流淌不息,無論年頭再怎樣的干旱,泉水從未斷流,就是山下的大河干枯了,此泉也沒干過。由于這泉水或瀑布離遠(yuǎn)了看,就好似人大哭的兩道淚眼,故對此泉還有淚泉的稱謂,當(dāng)?shù)厝硕颊f是老兵們想家的眼淚變成的這不干的泉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待到大家按照導(dǎo)游規(guī)定的時間回到大巴車上, 再遠(yuǎn)遠(yuǎn) 地觀看長青祠,他就好似鑲嵌在深山里的一幅畫片,再看那上面是瀑布下面是淚泉的難見景觀,真是讓人不禁感慨萬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這正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長春祠殿嵌崖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霧障云遮影綽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碧水穿堂飛瀑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淚泉落地嘆聲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登攀崖壁神佛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望斷天涯魂夢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公路盤山來去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天堂鳥瞰盼團(tuán)圓。</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