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3.17,周日,晴轉(zhuǎn)陰</p><p class="ql-block">今天和山水研學旅行社劉總一行6人,為開發(fā)研學旅行課程,第一次踩線到三座店水庫,計劃課題是龍鄉(xiāng)尋龍,參觀三座店石城,這是一座夏家店下層文化的聚落遺址</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三座店石城</p> <p class="ql-block">三座店石城遺址,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松山區(qū)初頭朗鎮(zhèn)三座店村西北,陰河左岸的洞子山頂部及南坡,是夏朝至商朝時期的文化遺址,屬于夏家店下層文化。[2][3][5]三座店石城遺址由東、西兩座并列的石城組成。東側(cè)城址平面近長方形,形制較小,南北長50米,東西寬40米,面積約1600平方米。西側(cè)城址平面近圓角長方形,形制較大,北高南低,南北殘存140米,東西殘存110米,面積10000余平方米。三座店石城遺址規(guī)模大,保存完整、布局清晰,對于研究夏家店下層山城性質(zhì)、遼西地區(qū)早期國家的出現(xiàn)及青銅時代的聚落考古等考古領(lǐng)域來說,提供了豐富的資料</p> <p class="ql-block">在石城里發(fā)現(xiàn)一幅巖畫</p> <p class="ql-block">問題,此聚落遺址的地理位置?選址的有利條件?馬面的作用?為什么是雙圈結(jié)構(gòu)?每一個房址面積不大,當時是如何居住的?除了居住,還有沒有其他作用?</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北控水務,在這里我們參觀了三座店水利工程,這是目前赤峰地區(qū)的水源地之一,通過孫總的講解,了解了三座店水庫的水源補給及最終進入居民家里的全過程,基本進入全自動化,全場僅有30多員工</p> <p class="ql-block">這個水庫的出水,竟然不在大壩處,而是側(cè)面,管道運輸,直接作為水源進入水廠</p> <p class="ql-block">三座店水利工程路線</p> <p class="ql-block">接近全自動的水利工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p> <p class="ql-block">過濾池</p> <p class="ql-block">穩(wěn)壓配水車間</p> <p class="ql-block">滿是水的地方,竟然濕度才50%左右,為什么?</p> <p class="ql-block">水庫里的水,經(jīng)過四道工序,最終進入第四水廠,然后進入各家各戶。</p> <p class="ql-block">化驗室門口的對聯(lián),你認識嗎?</p> <p class="ql-block">這個北控水務廠很有開發(fā)價值,感謝領(lǐng)導豐盛的午餐,參觀完這里,一個新的課題在頭腦里形成,已經(jīng)不是簡單的尋龍了</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尋找孤山子巖畫</p> <p class="ql-block">山上玄武巖,但這個孔比較特殊,怎么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陰河尋源</p> <p class="ql-block">路邊農(nóng)田,玉米秸稈粉碎打捆</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 水庫上游的濕地,主要作用是凈化水質(zhì)</p> <p class="ql-block">第六站,到庫區(qū)里尋找玄武巖石柱,因為是在庫區(qū),很難走,想曾經(jīng)2003年我們來這里的時候,還是在路邊,20年過去,路已經(jīng)在水下了,玄武巖石柱已經(jīng)在庫區(qū)里,只能沿著山坡爬過來。歷盡艱辛,終于到了跟前,和我們一起欣賞吧!問題:石柱的水平節(jié)理是怎么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第七站:知青大院</p> <p class="ql-block">碾子</p> <p class="ql-block">曾經(jīng)的標語</p> <p class="ql-block">收獲滿滿的一天,感謝劉總組織了一次有意義的活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