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龍年首都行(二)2024.3.7~3.9

天仙眼

<p class="ql-block">3月7日 國家博物館&國家大劇院</p> <p class="ql-block">昨天回到京城,已是晚間。自從三年前南征時有過一次民宿體驗,這次依然選擇了民宿。四人臨時組建的類家庭,家用電器基本都有,經(jīng)濟實惠,方便實用。這個民宿在珠市口附近,交通便利,去整個國家的政治中心也就差不多20分鐘的腳程,或許是非常時期,價格也相對便宜。</p> <p class="ql-block">按照來時安排的行程,今天是參觀國家博物館,晚上是大劇院聽歌劇。</p><p class="ql-block">之前都是因為工作原因多次來過,期間游覽過首都的大眾景點,但從來沒有去過博物館。這次來北京第一個就想進國家博物館參觀。</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在天安門廣場的東側。早飯過后,選擇公交前往。在去公交的路上,看到馬路對面一排很有氣派的古色古香建筑,居然是劉老根大舞臺在北京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我們這個年齡,春晚是除夕必看的節(jié)目。在我們的趙大叔退出春晚之前,他的節(jié)目總是翹首以待,趙大叔一直也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以致在他退出后春晚舞臺的小品再也覺得沒有可看的了。此行,沒有有進大舞臺看小品的安排,今天路過時,我不由地問了一下大家:是否安排一場?大家異口同聲:可以!那就看后續(xù)地行程情況吧,反正就在住宿地附近。</p> <p class="ql-block">會議期間,交通管制,原本博物館該停的站沒有停,到下兩站才停下。只能往回走去博物館。算了一下時間和路程,還不如不坐公交,直接走過去。國家為了保證會議期間的安全,管制做得實在是兩個字:到位!。</p> <p class="ql-block">沒有預約進天安門及廣場,同天安門只能遠遠地合個影。</p> <p class="ql-block">還好手機的照相功能很好,拉近距離,感覺近在咫尺了。</p> <p class="ql-block">按照時間準時入館。國家博物館有古代中國、復興之路、專題陳列、臨時展廳、交流展廳。沒有經(jīng)驗,按照大多人的習慣,從古代中國開始看起。</p><p class="ql-block">古代中國:《古代中國陳列》展出文物2026件,包括一級文物521件。陳列以王朝更替為脈絡,以珍貴文物為核心,展現(xiàn)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發(fā)展特點,展示各族人民共同締造多民族國家的歷史進程。陳列分為遠古時期、夏商西周時期、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漢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隋唐五代時期、遼宋夏金元時期、明清時期八個部分。</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國博,看著那一件件展品,無不感嘆制造者的智慧。有些珍品都給人有種穿越感,是那個時代做出來的嗎?難以想象,古代怎么能制造出如此精美如此精巧的寶物?</p><p class="ql-block">網(wǎng)上有很多國博館的鎮(zhèn)館之寶羅列,有10大,有16大,有18大……,在我眼里都是。不過國人都喜歡排名,我就把網(wǎng)上下載下來的24件說是不能出國的珍品附加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下面這件盡管沒有列入,但它確是古代的現(xiàn)代“家用電器”——“冰箱”,而且是世界最早的冰箱。真是佩服。它是戰(zhàn)國時代的物件,叫“青銅冰鑒”。1977年出土于湖北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中,是戰(zhàn)國時的冰酒器。冰鑒長76厘米,寬76厘米,高63.2厘米,由銅鑒、銅缶組合而成,缶套置于鑒內(nèi)。依靠裝在鑒內(nèi)的缶四周的冰塊,使缶中的酒降溫。《周禮?凌人》記載“春始治鑒,凡外內(nèi)饔之膳羞鑒焉,凡酒漿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鑒?!彼詾榱讼娜盏谋鶝銮逅?,古人從冬天便開始了努力。那冰是咋來的呢?《詩經(jīng)》中有這樣兩句詩:“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意思是:在每年農(nóng)歷十二月、正月天氣嚴寒時,人們鑿取冰塊,收藏于冰室“凌陰”之內(nèi)。原來古人是通過貯藏冬天的冰塊來供春夏使用的。只有王室貴族才能擁有這樣奢侈的享受。</p> 冰鑒及剖視原理圖 <p class="ql-block">下面這東漢擊鼓說唱陶俑,看過后記憶猶新。它于1957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東漢崖墓,為東漢明器。高56厘米,以泥質(zhì)灰陶制成,頭上戴幘,兩肩高聳,著褲赤足,左臂環(huán)抱一扁鼓,右手舉槌欲擊,張口嘻笑,神態(tài)詼諧,動作夸張,活現(xiàn)一俳優(yōu)正在說唱的形象,富有濃厚民間氣息和地方風貌,也被稱為“漢代第一俑”,屬國家一級文物。</p> 還有這對綠釉男陶俑,表情豐富,相互呼應,被認為是參軍戲俑,類似現(xiàn)在的相聲。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館中,能見到同科學相關的寶物似乎不多,記憶中只有同計時相關的器件。博物館中現(xiàn)存的元代銅壺滴漏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最完整的計時器,見下圖。</p> <p class="ql-block">它放置在階梯式架子上,4只銅壺大小不等,自上而下,依次遞減。最大的一只高75.5厘米,口徑68.2厘米,底徑60厘米。由于自上而下的4只銅壺外壁分別鑄有太陽、月亮和北斗七星圖、八卦圖,所以被分別命名為日壺、月壺和星壺,最下面的銅壺叫受水壺。日、月、星壺近底部都有一個龍頭形滴水口,壺蓋上開有一個進水孔,小水滴從日壺滴進月壺。再從月壺滴進星壺,最后進入受水壺。受水壺裝有兩個重要部件:一個是豎立在壺蓋正中的銅尺,高達66.5厘米,上面刻畫12條橫線,旁邊標有十二時辰的名字,每個時辰是兩個小時。再一個是浮箭,也就是在一塊小木塊上連接一把木尺,隨著受水壺里水量的增加、水面的上升,浮箭自然同步上升。人們觀看浮箭頂端指示的銅尺刻度,就可以知曉當時、當?shù)氐臏蚀_時間了。如果把銅尺比喻為今天鐘表的表盤,這浮箭就猶如表針了。</p><p class="ql-block">這件銅壺滴漏從制成起一直使用到清朝末年,歷時將近700年。</p><p class="ql-block">銅壺滴漏的這700年,中國的科技似乎一直是處于停滯狀態(tài)。西方科技發(fā)展后的列強,以強盜的方式最終撬開了中國的大門。我想象不知道對錯?-</p> <p class="ql-block">下面這件寶物叫金匱。金匱原意是金色的盒子,一般用于存放比較貴重的或具有紀念意義的東西。</p><p class="ql-block">這里展出的金匱,是用來存儲皇家檔案的皇史宬金匱,內(nèi)為楠木材質(zhì)并飾以萬壽滕華黃綾,外裹鎏金銅皮并鏨刻云龍紋圖案,專門用來存放明清兩朝皇帝實錄、圣訓等珍貴典籍。重達166kg。</p> <p class="ql-block">國博館國寶數(shù)不勝數(shù),為啥將這金匱寫入本文。因為我來自無錫,無錫有個金匱公園。多年來一直沒有好奇過這個公園名字的來歷,這次在國博館看到了金匱,心中有疑問了?這個金匱是裝皇家典藏的,皇家典藏同無錫有淵源?</p><p class="ql-block">帶著疑問,寫本篇時進行了資料搜索,其實它們之間一毛錢關系沒有。</p><p class="ql-block">金匱,是無錫的古稱。無錫古稱“金匱”,這個和晉代的傳奇人物郭璞相關。傳說風水研究很深的郭璞曾埋黃金符匱于山下,時有紫氣升騰,故名金匱山、紫金山。到了清雍正二年(1724),奉朝廷之命,當年分置金匱縣時,之所以命名“金匱”,是因為境內(nèi)大婁巷有金匱山,簡稱金。至此一個縣開始分成兩個縣。到雍正時,無錫有一半稱“金匱”,并不是當時所有無錫都稱“金匱”。兩縣以運河為界,大抵西北為無錫縣,東屬金匱縣,至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才復合為無錫縣。</p><p class="ql-block">而金匱象征著財富和吉祥,因此無錫被賦予了“金匱”的別稱。</p> <p class="ql-block">沒有去過國外的博物館,但是在電視或者現(xiàn)在的媒體平臺都能看到一些關于比如大英博物館、盧浮宮啥的博物館中的一些館藏介紹,總覺得我們的博物館內(nèi)館藏的珍品同國外的博物館的館藏有著不小的差異。帶著疑問我查閱了資料,網(wǎng)上說:國外的博物館“集大家所成”,國內(nèi)的博物館有點“單一”。據(jù)說曾經(jīng)有個黑人脫口秀中是這么說的:黑人們把搶來的東西分贓趕緊賣出去,而白人會建一個館,用來展出搶來的東西。22年博物館通識教育專家姜松認為:中國的博物館事業(yè)依賴考古挖掘,依賴豐厚的歷史遺存。西方的綜合性博物館著眼于整個的人類文明。它們的發(fā)展與殖民歷史分不開。中國的博物館更立足于中華文明來布展。</p><p class="ql-block">明白了!</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實在太大 ,參觀是個體力活。就第一部分,一天時間也是無法參觀完成的,更別說去參觀其它部分。隨著時間的流逝和體力的下降,加上博物館光線比較暗,下午2點后,四個人都有些虛脫的感覺,于是匆匆完成了第一部分古代中國的參觀。</p><p class="ql-block">后面就按照自己的興趣進行了參觀。我和文文對古代的服飾有些興趣,于是去參觀了服飾展,紅紅和球球?qū)Π子翊善髡垢信d趣,她們倆就搭伴去看了這個展覽。</p> 服飾展的最后有個3D互動,讓我當了一次格格。 白玉瓷器展非常漂亮,紅紅制作了下面的這個短視頻。確實美輪美奐,藝術性很高!紅紅看過后欣喜萬分,見著我們倆就叨叨:太喜歡了,太美了! <p class="ql-block">側門進,正門出博物館。沒有想到的是出了正門,直接可以上天安門廣場溜達,不需要預約。</p> <p class="ql-block">此時的北京,蔚藍的天空上白云朵朵,耀眼的太陽刺得我有些睜不開眼。這是北京嗎?這是春天的北京嗎?真是讓我無比的驚訝!</p> <p class="ql-block">天安門廣場上的人不多,風很大,四周建筑上的紅旗迎風招展,獵獵作響。圍繞廣場一周,我拍了一個視頻,紅旗獵獵的聲音就當是我短視頻的背景音樂吧。</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的對面是人民大會堂,此時正在召開兩會。這樣的好天氣一定能帶給代表們更好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今天晚上是去國家大劇院看演出。2010年出差北京,曾參觀過大劇院,就被大劇院那造型獨特的主體結構,一池清澈見底的湖水,外圍大面積的綠地、樹木和花卉,內(nèi)部那富有藝術性的華麗的裝飾嘆為觀止。當時唯一的遺憾是沒有能夠進入劇場聽一場音樂會或看一場演出。</p><p class="ql-block">此行在做攻略時,特意查了一下在北京這幾天的大劇院的演出安排,看到有王宏偉龔爽參演的歌劇《山海情》的演出,立馬將國家歌劇院的參觀和看演出安排了進來。</p> <p class="ql-block">歌劇院在天安門廣場的西側,沿長安街在人民大會堂的旁邊。會議期間的管制,費了些時間才來到大劇院。</p> 門前打卡是必須的。 <p class="ql-block">進入大劇院自然是被大劇院那富有藝術的線條和裝飾所吸引。遺憾的是沒有時間全面參觀,只能在二樓自嗨一會會。</p> 是否有點文藝的范?哈哈哈 <p class="ql-block">二樓的平臺還有義演,今天是鋼琴和長笛合奏小型音樂會。錄了一段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二圓舞曲》片段,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首圓舞曲。要是有時間能在這里全程聆聽那該有多好!</p> <p class="ql-block">我們今天看的是歌劇《山海情》。據(jù)說所有的劇院殿堂,歌劇院的裝修是規(guī)格最高的。</p><p class="ql-block">網(wǎng)上看來,歌劇院是國家大劇院內(nèi)最宏偉的建筑,以華麗輝煌的金色為主色調(diào)。主要上演歌劇、舞劇、芭蕾舞及大型文藝演出。歌劇院觀眾廳設有池座一層和樓座三層,共有觀眾席2207個(含站席)。歌劇院有具備推、拉、升、降、轉功能的先進舞臺,可傾斜的芭蕾舞臺板,可容納三管樂隊的升降樂池。</p><p class="ql-block">“三管樂隊”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樂隊名字,搜索知道,原來交響樂隊是近代大型的管弦樂隊,按照規(guī)模大小,分為雙管、三管、四管,即小中大等編制。人數(shù)自數(shù)十人到百余人等。通常由弦樂器、木管樂器、銅管樂器和打擊樂器等各組樂器組成。估計四管樂隊組成的交響樂隊就要上舞臺上坐著演奏了。</p> <p class="ql-block">這次來這里欣賞的《山海情》是民族歌劇。該劇講述了20世紀90年代,在“吊莊移民”政策下,寧夏西海固百姓遷徙至閩寧,又在福建對口幫扶下實現(xiàn)脫貧的故事。</p><p class="ql-block">還沒有聽過歌劇,更沒有進過如此高規(guī)格的劇院,且這次《山海情》的主演是王宏偉、馬小明、龔爽、徐晶晶、金鄭建等。其中王宏偉龔爽都是國內(nèi)著名的歌唱家,也是我非常喜歡的歌唱家。工作之余和退休后去社會機構學習聲樂,學習了龔爽的很多首歌曲。期待著在劇院能看到聽到他們倆在舞臺上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到劇院后在服務臺出票,一看演出人員名單中龔爽的名字消失了,心里頓時有些小失落,好在王宏偉還在。</p> <p class="ql-block">或許是已經(jīng)使用十幾年的緣故,劇院沒有給我金碧輝煌的感覺,顯得有些陳舊。</p> 7:30開場的鈴聲想起,翹首以待! <p class="ql-block">舞臺大幕徐徐打開,男主角的聲音想起,嗯?!不是王宏偉,頓感失望!</p> <p class="ql-block">盡管每一個歌劇演員都表演得非常出色,但是每一個轉場,我都盼望王宏偉能夠出現(xiàn)。然而終于沒有!</p> <p class="ql-block">失望到最后,但是舞臺上每一個演員他們的歌聲隨著劇情的演繹,給我?guī)砹嗣赖南硎?。后面查詢了一下,本場兩位主角演員,也是非常了得。男主角來福的扮演者是畢業(yè)于中國音樂學院的聲樂專業(yè)的博士生馬小明,是第十二屆金鐘獎金獎獲得者,女主角水花的扮演者徐晶晶研究生同樣畢業(yè)于中國音樂學院。另外劇院的音響系統(tǒng)是一流的,如果是不用麥情況下演唱,那只花了80元購買的位置,除了人物表情看不清楚,歌聲那依然清晰和動聽。我想在劇院每個角落的觀眾的聽感應該是一樣的。據(jù)說高逼格的歌劇院就需要達到這樣的聽覺要求,演員也不允許用麥的。</p> <p class="ql-block">3月8日 故宮</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三月八號,是我們婦女們的節(jié)日!今天游覽故宮。</p><p class="ql-block">在網(wǎng)上約故宮票時,想著8號這天可能去的人多,就不準備安排在8號參觀故宮。</p><p class="ql-block">可當故宮網(wǎng)上說8號對女游客半票優(yōu)惠,我和文文商量時,文文表示一定要在首都享受一下這個福利待遇。果斷預約,原本40元的門票就只要20元了,故宮中其它需要小票的場所也是半票入內(nèi)。不得不說,故宮的票真便宜!</p> <p class="ql-block">因為管制,讓我們本想在故宮開門時成為第一波進入的游客成為泡影。公交在我們計劃下車的站臺沒有停,不可思議的居然直接停到故宮的后門位置。算你狠!四姑娘果斷選擇了公共自行車騎行去到東華門大街,停車沿著故宮外的筒子河由午門進入。</p> <p class="ql-block">天氣非常給力,天空瓦藍瓦藍,這是還沒進午門的東雁翅樓。筒子河水靜靜地流淌,如鏡面一般,將藍天雁翅樓等清晰地倒影在水中??吹贸龊舆叺牧σ呀?jīng)泛出淡淡的黃色,過些時候楊柳依依,此景更是美麗。</p> <p class="ql-block">午門</p> <p class="ql-block">從午門那紅色的厚重的門洞穿過,便是進入紫禁城,眼前豁然開闊,紫禁城內(nèi)宏偉的皇家建筑在藍天的襯托下顯得更有皇家風范,踏上金水河同樣的五座金水橋,故宮的參觀開始。</p> <p class="ql-block">故宮已經(jīng)有600多年的歷史,于明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為明清兩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宮。我87年來過這里,30多年過去了。30多年對于這個有600年歷史的建筑不會有任何改變,而接近40年的人生已足以改變一個人,無論是容顏還是其它。此行就想再次看看這座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zhì)結構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和中國封建社會歷代皇宮一樣,故宮的設計思想也是體現(xiàn)帝王權力的,它的總體規(guī)劃和建筑形制用于體現(xiàn)封建宗法禮制和象征帝王權威的精神感染作用,要比實際使用功能更為重要。為了顯示整齊嚴肅的氣概,全部主要建筑嚴格對稱地布置在中軸線上。</p><p class="ql-block">我們順著中軸線并加西邊到神武門然后折回再參觀東邊,要想一天時間在逛完故宮是不可能的,只能草草走一走。不過現(xiàn)在的故宮,重要的大殿都不能走上臺階在大殿的門口近距離地參觀,更不用說三宮六院的參觀了,為草草參觀提供了借口。此行也就草草走了一圈,再一次感受這個皇家園林的恢弘氣勢。</p> <p class="ql-block">一直以來,我總覺得中國建筑的藝術性不高,今天在寫本文時,上網(wǎng)看了一些東西方建筑比較的文章,有一文章中的一句話我覺得很受用:世界如此豐富有趣,與其比較,不如欣賞。</p> <p class="ql-block">西方建筑中的穹頂非常漂亮,故宮中的穹頂也同樣漂亮!欣賞之!</p> <p class="ql-block">下圖是九龍壁上的其中一條龍,所有的龍都是琉璃燒制后一塊塊拼接的。但是圖中的腹部與身體的其他部位的顏色并不統(tǒng)一。這是一條特殊的龍!那這本應是一條通體圣潔的白色長龍可腹部上為何卻有一塊是褐色的呢?這塊褐色的部位就像是一片污跡,令整個九龍壁也變得不和諧起來。</p><p class="ql-block">兩百多年硬是沒有一個皇帝發(fā)現(xiàn)這片褐色的存在。如果你走近一看,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片褐色不僅僅是顏色與其他地方不統(tǒng)一,制作材料也并不是琉璃,而是在普通不過的木頭。在下圖中能找到嗎?通過什么方法蒙混過關的呢?網(wǎng)上可查到。不得不說工匠的技藝是高超的。</p> <p class="ql-block">1910年在國際社會主義者第二次婦女代表大會上把3月8號這一天確定為婦女節(jié),每年的3月8日成為了世界勞動婦女團結戰(zhàn)斗的節(jié)日,用以反對帝國主義侵略戰(zhàn)爭、反對壓迫,爭取婦女自身的權利和解放。那年大清皇朝已經(jīng)風雨飄搖,三宮六院中皇后嬪妃們估計不知道有這樣的節(jié)日。想象一下如果在封閉的皇宮中這些皇后嬪妃們知道有這個節(jié)日,這些女人們會做些什么?</p> <p class="ql-block">但是~~~????今天走在宮廷大院中,迎面不時遇到“格格”出來慶祝這個節(jié)日。</p> <p class="ql-block">明媚的陽光里,還有皇后拉著小皇上也出來了。那怯怯的“皇上”依偎在母親的身旁,稚嫩而不情愿,史上那么多小皇上當初是否也是這般模樣?</p><p class="ql-block">皇上皇后在前,“皇上”吉祥!“皇后”吉祥!</p> <p class="ql-block">特殊的日子里,我們也不甘年齡,就來個紅墻下的特寫吧。順便在這深庭大院打卡,禱告一句:姐妹們吉祥!踱出宮門。</p> <p class="ql-block">3月9號 首鋼園</p> <p class="ql-block">選擇首鋼園去游玩是來自于老同事的推薦。</p><p class="ql-block">對于首鋼,我們是不陌生的,那是北京乃至國家曾經(jīng)首屈一指的大型企業(yè),在我的腦海中那首《咱們工人有力量》是由首鋼唱響的,其實非也,可能每當這首歌播放的時候,其背景都有煉鋼廠工人工作時火花四濺的場景的緣故。</p><p class="ql-block">這次當老同事推薦去這個地方時,曾經(jīng)全國鋼鐵老大哥的企業(yè)是個什么樣子一下子把我的獵奇心激發(fā)了,決定安排走一趟。</p> <p class="ql-block">做了一下功課,知道這個首鋼園并非是首鋼,是首鋼遷出北京后改造成的一個文化園。</p> <p class="ql-block">行程很輕松,差不多7:00球球已經(jīng)準備好了早餐,稀飯玉米油餅+小菜,南方人喜歡的早餐模式。球球總是這么那么勤勞。給球球點個大大的贊????????</p> <p class="ql-block">7:42坐上了地鐵,8:56出地鐵,城市地鐵快捷的交通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讓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遠離北京市區(qū)的石景山,首鋼的原址所在地。石景山距離天安門廣場差不多18公里,回到?jīng)]有地鐵的年代,在首鋼工作那是在比較遠的郊區(qū)。北京曾經(jīng)有公交“5”字頭501路、502路、503路、541路,4趟城鎮(zhèn)公交,主要服務于首鋼職工,可見搬遷前的首鋼之大。搬遷后現(xiàn)在已經(jīng)撤銷或變更“5”字頭線路。</p> <p class="ql-block">一出地鐵,原本以為在眼前會呈現(xiàn)一幅影視劇中那種鋼鐵之城的高塔、高架、煙囪林立,濃煙滾滾,熱火朝天忙碌中的人們。眼前的這個周邊是城市的延伸,離開地鐵周邊一路都安靜而略顯寂寞。</p><p class="ql-block">這個園區(qū)只是保留了一部分原來首鋼的煉鋼設備成為工業(yè)遺址,其它的都進行了改造,最后打造成了商業(yè)、會展、旅游、體育等的一個綜合體。</p> <p class="ql-block">我們首先從工業(yè)遺址走起。</p><p class="ql-block">網(wǎng)上搜來:高爐中原首鋼的一號、三號、四號高爐留存了下來,通過改造一號爐成為了科幻樂園,四號爐成為服貿(mào)會永久會址,三號爐對游客開放。</p> <p class="ql-block">遺址中主要遺存有高爐、轉爐、冷卻塔、煤氣罐、焦爐、料倉;運輸廊道、管線,鐵路專用線,機車、專用運輸車等。</p> <p class="ql-block">在地圖和心市民的引導下,我來到了三號爐下。</p><p class="ql-block">這里的建筑如巨獸一般,遍布的幾何結構,濃厚的工業(yè)風。</p> <p class="ql-block">這三號高爐是首鋼園的明星高爐,高85米,是當時國內(nèi)最高的高爐之一,站在這鋼鐵巨物下,只能用力的仰頭才能看到那最高處如煙囪似地鐵管。它始建于1958年,于1959年5月22日投產(chǎn)。目前可乘坐電梯可以登上40米高的玻璃觀景臺進行參觀。</p> 功勛爐前打個卡 <p class="ql-block">昨天是婦女節(jié),購票準備上電梯時,工作人員給我們每人一朵鮮花。好吧!我們把這鮮花首先獻給這個為祖國建設做出貢獻,現(xiàn)已退役但任然發(fā)揮余熱地昔日“明星”。</p> <p class="ql-block">登上觀景臺,置身于由管線串聯(lián)的高爐中,感受這鋼鐵的工業(yè)美感。準點這里都會有解說員上來介紹高爐及周邊。</p><p class="ql-block">高爐是煉鐵的重要設備,將高爐燒到高溫,從爐頂送入鐵礦石、焦炭、石膏等粉末物料,粉末下落過程中氧化鐵礦石被焦炭分離出氧原子,變成炙熱的鐵水。</p><p class="ql-block">與三高爐相鄰的池水叫秀池,原名秀湖,始建于1940年,原用于儲存煉鐵生產(chǎn)的循環(huán)水。改造后,秀池地上部分變?yōu)樗暇坝^,地下部分為能存放855輛車的地下車庫和圓形下沉式展廳。解說員說天氣晴好時,雄偉的三高爐倒映在秀池中,為滿園的硬核工業(yè)風增添了一絲靈動和柔美,真是“鋼”“柔”相濟。</p><p class="ql-block">站在40米高的平臺,還可以一覽首鋼園和周邊的風貌。不遠處的景山,奧運五環(huán),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我們第一次接觸如此龐大的鐵家伙,很是好奇,鋼鐵的硬度配上四美也是一道風景。</p> 網(wǎng)上找來一張首鋼三高爐1959年5月22日投產(chǎn)時的照片。 <p class="ql-block">差不多一個小時的參觀,意猶未盡地從三號爐下來,走上了園區(qū)寬敞的道路。這里似乎不是北京,行人稀少,車輛也不多。新建的橘黃色的公交站臺很是醒目,自然還加入了首鋼元素。在這個陽光明媚的午時,我們慵懶地坐著,不容易等來一位年輕媽媽,幫我們在這靚麗的站臺上合了一個影。</p> <p class="ql-block">拍完照找來自行車便在園區(qū)自由溜達起來??纯磿r間差不多中午了,找吃的去。</p><p class="ql-block">之前提議到了這里去體驗一下老首鋼的飲食文化,大家一致同意。咨詢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有一個叫“茶鋼兒”的茶餐廳可以體驗,騎著車找了將近半個小時,才找到地兒。</p> <p class="ql-block">我們六零后,剛參加工作時,單位基本都不會提供免費的午餐,或自帶或食堂買。一種廉價實惠又耐用的餐具鋁飯盒幾乎都用過。盒內(nèi)無論是自帶還是食堂買來,一半飯一半菜,有飯量大的或講究一些的,將菜單獨裝在一小茶缸,落進一尼龍網(wǎng)袋子里,騎自行車的往后座上一夾,坐公交的或手提或放包里,就這樣帶來單位。中午鈴聲一響,工作伙伴就各自拿出,一邊聊天一邊扒拉起飯盒,飯菜快速地下肚,拍拍盒蓋蓋上空空的盒子再次落進網(wǎng)兜中,帶回家明天繼續(xù)。</p><p class="ql-block">今天我們就在這里嘻哈著再次扒拉起飯盒,完成了今天的午餐,實現(xiàn)光盒,回味無窮。</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騎行在園區(qū)內(nèi),來到了群明湖旁。冬季的群明湖少了本該有的碧波蕩漾,吸引不到我們。四姑娘就在湖邊騎行當鍛煉身體活動脛骨了,順便自嗨一下。</p> <p class="ql-block">首鋼的空中步道就在群明湖畔,找到步道的入口,停好共享單車,漫步其上,就能看見下面的群明湖和遠處四個標志性的大煙囪、首鋼滑雪大跳臺、奧運五環(huán)。新首鋼大橋的“合力之門”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哈哈哈這個“合力之門”對我們大藍鯨人來說咋就這么眼熟呢?</p> <p class="ql-block">那四個巨大的煙囪威武地矗立在園區(qū)中,雙曲線的外形設計,儼然一個巨大的花瓶。插上我們還帶著的鮮花,獻給為祖國建設做出巨大貢獻的老首鋼。</p> <p class="ql-block">這個巨大的煙囪,我一直很很好奇是干啥的?寫本文時上網(wǎng)找了一下資料,才知道是冷卻塔,那頂端冒出來的是水汽。我很想去到塔底看看,但是圍欄擋住了,只能拍得一張照片,看似只是支撐的立柱和一根管子聯(lián)通外面。</p> <p class="ql-block">2022冬奧會期間這里承辦了單板滑雪大跳臺和自由式滑雪大跳臺兩個比賽項目,產(chǎn)生男女共四枚金牌。中國運動健兒谷愛凌和蘇翊鳴正是在這塊“奪金福地”收獲“雙金”。大跳臺也成了園區(qū)一道美麗的風景。</p><p class="ql-block">首鋼滑雪大跳臺的曲線設計靈感來源于敦煌壁畫中的“飛天”造型。大跳臺是世界首例永久保留的大跳臺競賽設施,也是世界首個和工業(yè)遺產(chǎn)再利用結合的奧運場館,成為“活”的奧運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寫本篇了解了一下大跳臺設計的過程,下圖就是一個演繹的過程。從一條飄帶(主滑道)到兩條飄帶(主滑道下方增加了一條)再到三條(主滑道最高處再增加一條)。三條飄帶使跳臺似飛天飄舞起來。</p> <p class="ql-block">大跳臺旁邊,原首鋼園區(qū)內(nèi)部的發(fā)電廠改建成了香格里拉酒店,樓高6層,2022年服務于冬奧會。</p><p class="ql-block">進入酒店店堂參觀了一下,在廠房上改造成這么高檔的酒店,估計整個工程很是費金和燒腦。</p> <p class="ql-block">我們繼續(xù)騎車去尋找首鋼大食堂。</p><p class="ql-block">沒有費多大勁就找到了這座紅色的由圓柱形桶狀物排列的建筑,上面寫著“首鋼大食堂”,不知道搬遷之前的首鋼食堂是否就是這個模樣。</p> <p class="ql-block">進入內(nèi)部已經(jīng)全然不是原來親民的多窗口排隊打飯的食堂模樣,已是一個西式餐廳。</p> <p class="ql-block">食品柜臺中,發(fā)現(xiàn)生銹的鉗子、錘子、扳手、齒輪、能擰到一起的螺絲和螺母成列在里邊,嗯?為了忘卻的紀念?再看了一下食堂的宣傳圖片,原來是為了紀念默默奉獻的首鋼老職工,大食堂白案師傅將工人曾經(jīng)使用過的工具做成了巧克力樣。巧克力的棕色加上逼真的“工具”糕點,一件件銹跡斑斑的工具及零件就這樣展示在你眼前!只是價格實在太高,沒有舍得買來。不過要是真買了,我都舍不得吃它。??</p> <p class="ql-block">食堂馬路邊立著兩個手牽手的似乎是首鋼大爐中用的管狀物。好奇心讓我繞過去一看,原來~~~</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騎行,一個沒有門崗的大門擋在我們前面,這是首鋼的東大門。大門的后面已經(jīng)沒有了龍騰飛躍的工廠,只有靜靜躺著的馬路和依然高聳的成了風景的煙囪。</p> <p class="ql-block">找來搬遷前的東大門圖片,燈火璀璨。</p> <p class="ql-block">穿過大門,結束了差不多一天的首鋼行。比較輕松地公交+地鐵回到了住宿地。</p> <p class="ql-block">多年前從成都走318去西藏,一路上都有公路長度標記,科普后知道了318的起止點在上海終點在日喀則。</p><p class="ql-block">此次做攻略時,了解到我們國家在北京有個“中國公路零公里點”,準備找找。</p> <p class="ql-block">吃過晚飯,意猶未盡的我和文文出去打卡這個零公里點了。騎車自然是不二的選擇。</p><p class="ql-block">世界上許多國家,如美國、法國、俄羅斯、西班牙、意大利等,都在首都的中心位置設立了公路零公里標志。</p><p class="ql-block">改革開放后,我國公路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到2002年底全國公路總里程居世界第二。在這種情況下,就計劃設立了零公里標志。</p><p class="ql-block">經(jīng)過幾年的論證和設計制作,“中國公路零公里點”標志“四方神”于2006年9月24日上午10時鑲嵌于北京天安門廣場正陽門前,是與正陽門、毛主席紀念堂、國旗桿一線的中軸線上,范圍是1.6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差不多10分鐘的時間,我們來到了正陽門前。正陽門亮著燈,顯得十分莊重,因為會議的緣故,正陽門前有圍欄隔擋,讓我們兩個高度近視的阿姨找起來有些費勁,終于朦朧中在門前正中位置地上,有一塊古銅色的正方形進入我們的眼簾,拿出手機對準拉近,沒錯,這就是鑲嵌在地上的零公里標志。</p> <p class="ql-block">網(wǎng)上搜來:中國公路零公里標志是用黃銅鑄成,東西南北四個銅字,在銅字的內(nèi)側是朱雀、青龍、白虎、玄武中國古代四種神獸的圖案,標志的中心則是一個車輪。用古代車輪的形象代表以首都北京為中心,四通八達的中國公路網(wǎng)。</p><p class="ql-block">該標志的整體造型吸收了傳統(tǒng)文化中天圓地方的概念,外方內(nèi)圓。同時采取對稱結構,符合所處中軸線的對稱風格。標志圖形內(nèi)含中英文,其中“東西南北”以篆字造型特點為基礎進行了設計,東西南北的英文采用了縮寫方式。標志中間的零點采用阿拉伯數(shù)字“0”作為原點,圍繞零點配以“中國公路零公里點”中英文全稱,便于世界各國游客能準確理解標志的內(nèi)涵。標志外環(huán)使用64個標志點代表著傳統(tǒng)文化中的64個方位,與標志中的放射線背景一同暗喻中國公路網(wǎng)絡四通八達。</p> <p class="ql-block">可惜圍擋讓我們不能同他零距離接觸。</p> <p class="ql-block">打卡完成,那我們就從零公里點騎行出發(fā),向西繞天安門廣場外圍一周。GO!</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天安門廣場四周建筑燈光閃耀,整齊而美麗,屋頂上的紅旗在夜風中飄揚。騎過那莊嚴的天安門城樓,心中泛起由衷的敬意,偉人巨像那微微露出的笑容,依然那么親切慈祥。</p> <p class="ql-block">完成零公里打卡,在回去的路上經(jīng)過東交民巷,這是一條本次行程規(guī)劃中的要游覽的胡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東交民巷和正義路正交,會議期間正義路西邊的東交民巷過不去,那就騎上了東邊的東交民巷溜溜吧。</p><p class="ql-block">昏暗的燈光下,東交民巷很幽靜,行人寥寥,不知道是否是禁止車行,看不到車,偶爾能遇到電動車。還沒有來得及了解這個巷子,今晚就臨時闖入,所看都不所知。借著路燈,看到了幾處帶有西洋風格的建筑,也看到了一所教堂的門,感覺是之前的使館區(qū)。</p><p class="ql-block">網(wǎng)上搜來:東交民巷,位于北京市東城區(qū),建造于中國13世紀的元朝鼎盛時期。胡同全長1.6千米,從天安門廣場的東路一直延伸到崇文門內(nèi)大街,是老北京胡同中最長的一條。早在元大都時期,這里就是運送糧食的重要小巷,因此稱之為“江米巷”。東交民巷是一個集使館、教堂、銀行、俱樂部為一體的歐式風格街區(qū)?,F(xiàn)存建筑有法國使館,奧匈使館、比利時使館、日本公使館和使館、意大利使館、英國使館等。現(xiàn)存建筑均保留原狀,保持20世紀初歐美流行的折中主義風格。</p> <p class="ql-block">街燈的昏暗讓我們很難看清楚遺存的這些建筑面貌,也就這樣匆匆,東交民巷就此別過。</p><p class="ql-block">繼續(xù)騎行返回住宿。發(fā)現(xiàn)路邊的胡同很多,此行有一個計劃就是想看看北京的胡同,兩人朝著住宿的方向隨便拐入了一個胡同。這里離天安門廣場不遠,沒有想到胡同兩邊依然是平房,偶爾遇上一兩個在胡同中聊著天的大爺,空腔京味中氣十足。這片區(qū)域應該是寸土寸金啊,難道不開發(fā)就保持原貌了?</p> <p class="ql-block">七拐八彎,兩人邊問路邊拐出了胡同。出來便是劉老根大舞臺,順便去售票窗口看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票價有點貴,最低票價似乎能接受,但是訂不上。就此打消了看一場的念頭,回到民宿賦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