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河北省邢臺市信都區(qū)龍化村是個歷史文化名村,每年的正月十三是龍化村迎火神的日子,據(jù)傳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了,2016年被正式列入邢臺市市級非遺。</p> <p class="ql-block">龍化村所迎的火神是邢臺市區(qū)火神廟的火德星君,原名叫羅宣,在《封神演義》中,他原住在神話傳說中的火龍島,后被姜太公封為火德真君。</p> <p class="ql-block"> 龍化村迎火神、祭火神的傳統(tǒng)起源明天順年間。相傳,有一年霜降后,村西小行山突然燃起山火,風助火勢,燒遍了整個西山。村里人撲打了兩天大火才熄滅。第二年本來是個好收成,一年到頭,家家戶戶都想過個好年。但正月十五晚鬧元宵的時候,不知誰家的煙火落在了村外的草垛上,隨即燒成了一片火海。連著兩年兩場火災,龍化人開始驚恐害怕:莫非得罪了哪方神靈?火神是管火的,要不請火神為村里消災解難?村里人商量著把順德府的火德真君請來滅禍消災,保佑平安。于是,有一位在順德府開皮店的龍化人,就 張羅著把火神迎接到村里來。說來靈驗,自從將火神引進村供奉,就再沒發(fā)生過火災。連外村人都知道龍化的火神靈驗,時常來龍化火神廟燒香叩拜祈求平安。就這樣,正月十三“迎火神”,至今已延續(xù)了500多年。</p> <p class="ql-block">2014年迎火神</p> <p class="ql-block">迎火神的儀式莊嚴隆重,壯觀宏大。正月十三早晨,會首帶領村民和村里的嗩吶班、扇鼓隊、秧歌隊、轎夫、旗手、炮手等一行隊伍,攜帶香箔,舉旗抬轎,鑼鼓齊鳴,浩浩蕩蕩去迎接火神駕到。</p> <p class="ql-block">2014年迎火神</p> <p class="ql-block">2014年迎火神</p> <p class="ql-block">2019年迎火神</p> <p class="ql-block">2019年迎火神</p> <p class="ql-block">2019年迎火神</p> <p class="ql-block">2019年迎火神</p> <p class="ql-block">2024年迎火神</p> <p class="ql-block">2024年迎火神</p> <p class="ql-block">2024年迎火神</p> <p class="ql-block">2024年迎火神</p> <p class="ql-block">迎駕禮畢,會首捧著火神神像,率眾村民按原路返回村中的火神廟廟前,廟前張燈結彩,帳幔彩旗隨風飄揚,村民分兩排站立左右,將火神塑像安放在有“火德真君之神位”神龕之上。之后,就是祭拜火神,向火德真君祝禱:火德真君,大駕光臨。閔念百姓,護佑鄉(xiāng)民。驅散火患,慈懷善心。火災永消,黎庶歡欣。拯危救難,無量天尊。鑒納祈禱,大德大恩。</p> <p class="ql-block">2024年迎火神</p> <p class="ql-block">2024年迎火神</p> <p class="ql-block">從民俗學角度看,龍化村的“迎火神、祭火神”還有他們的一系列活動,還是屬于民間的春節(jié)期間的社火民俗活動。社火起源于古代的春秋祈神報賽活動,也就是祈求風調雨順、平安吉祥的祭神活動。</p> <p class="ql-block">2024年迎火神</p> <p class="ql-block">2024年迎火神</p> <p class="ql-block">祭拜活動從正月十三持續(xù)到十六。</p> <p class="ql-block">2024年迎火神</p> <p class="ql-block">2024年迎火神</p> <p class="ql-block">2024年迎火神</p> <p class="ql-block">2024年迎火神</p> <p class="ql-block">2024年迎火神</p> <p class="ql-block">2024年迎火神</p> <p class="ql-block">2024年迎火神</p> <p class="ql-block">2024年迎火神</p> <p class="ql-block">龍化村的火神祭祀,年復一年,已經(jīng)成為村里固定不變的習俗,傳承于龍化村人的記憶中。中間雖有興衰,但承載的是龍化人,也是普通百姓對平安吉祥的期盼和向往和龍化這個歷史文化村落的歷史見證。</p> <p class="ql-block">作者系中國攝影著作權協(xié)會會員,河北省民俗攝影協(xié)會副主席,享有版權,請予尊重,盜圖必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