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們的祖先</h3> <h3> 大約170萬年前,元謀人生活在云南元謀一帶,是我國境內(nèi)目前已確認(rèn)最早的古人類。</h3> <h3> 約3萬年前山頂洞人</h3> <h3> 山頂洞人開始毋系氏族公社的生活,是晚期智人。</h3> <h3> 約70一一20萬年前北京人</h3> <h3> 北京人遺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一帶</h3> <h3>母系氏族制</h3> <h3> 石器時代</h3> <h3> 約7000年前,河姆渡人開始建造干欄式建筑,是中國最早的木結(jié)構(gòu)建筑,對中國古典建筑產(chǎn)生重要影響。</h3> <h3> 約6000年前,半坡居民制作彩陶技術(shù)比較成熟。</h3> <h3> 傳說炎帝與黃帝曾在涿鹿聯(lián)手擊敗了蚩尤,奠定了華夏文明的基礎(chǔ)。</h3> <h3> 相傳倉頡根據(jù)野獸的腳印創(chuàng)造了漢字,為中華文明做出了貢獻(xiàn)。</h3> <h3> 上古時期,洪水泛濫,大禹帶領(lǐng)人民治理洪水,造福百姓。</h3> <h3> 約公元前2070年禹結(jié)束部落聯(lián)盟局面,建立夏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標(biāo)志著中國早期國家的建立。</h3> <h3> 湯建立商朝</h3> <h3> 公元前1300年,盤庚遷都于殷,商朝從此分為前后期。</h3> <h3> 商、西周、春秋及戰(zhàn)國早期,是我國青銅鑄造的鼎盛時期。著名的后毌戊鼎是這一時期青銅器的代表。</h3> <h3> 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病逝,姬涌即位,為周成王。</h3> <h3> 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1040年周公東征。</h3> <h3> 公元前841年國人暴動。</h3> <h3> 周幽王為取悅褒姒而點(diǎn)燃峰火,戲弄諸侯。導(dǎo)致后期西戎攻城時諸侯無人施援手相救。</h3> <h3> 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族所滅。</h3> <h3>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史稱東周。東周前期被稱為春秋時期,東周后期被稱為戰(zhàn)國時期。</h3> <h3> 公元前722年,鄭莊公平定共敘段之亂。</h3> <h3> 鄭莊公打敗周恒王,諸侯爭霸時代開始,</h3> <h3> 公元前685年鮑叔牙舉薦管仲。</h3> <h3> 公元前684年齊魯長勺之戰(zhàn)。</h3> <h3> 公元前651年葵秋同盟。</h3> <h3> 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戰(zhàn),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h3> <h3> 公元前597年楚莊王稱霸。</h3> <h3> 公元前579和公元前546年弭兵結(jié)盟。</h3> <h3>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社會大動蕩時期,也是學(xué)術(shù)思想非?;钴S的時期,這里面就有我們熟知儒家和道家。</h3> <h3> 老子,戰(zhàn)國著作《論語》《孟子》《莊子》《墨子》。</h3> <h3> 公元前494年,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屈服求和,入?yún)菫槿速|(zhì)三年,被赦回國后,臥薪嘗膽,發(fā)憤圖強(qiáng),經(jīng)過數(shù)年的發(fā)展,終于轉(zhuǎn)弱為強(qiáng),滅吳國。</h3> <h3> 越滅吳,夫差自殺。</h3> <h3> 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h3> <h3> 公元前386年,田和自立為國君,周安王冊封田和為齊候,姜姓齊國滅亡,田姓齊國誕生,公元前379年,被放逐的齊康公病逝,姜姓齊國絕祀,史稱“田氏代齊”。</h3> <h3>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變法。</h3> <h3> 公元前350年,商鞅第二次變法。</h3> <h3> 公元前341年馬陵之戰(zhàn)。</h3> <h3> 公元前312年丹之戰(zhàn),秦國大敗楚國。</h3> <h3> 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胡服騎射。</h3> <h3> 公元前278年,楚國郢都被秦將白起攻陷,楚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自盡。</h3> <h3> 公元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zhàn)。</h3> <h3> 公元前247年,魏國信陵君合五國擊敗秦軍。</h3> <h3> 公元前241年,五國再次合縱攻秦,失敗。</h3> <h3> 燕國刺客荊柯借向秦王進(jìn)獻(xiàn)燕國督亢地圖之際,手持匕手刺向秦王但最終行刺失敗,荊柯被秦王所殺。</h3> <h3> 秦先后滅亡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秦統(tǒng)一六國,建立秦朝,定都咸陽。</h3> <h3> 公元前221年,秦滅齊統(tǒng)一中原,贏政自稱“秦始皇”。<br> 秦朝統(tǒng)一度量衡,統(tǒng)一幣制,書同文,車同軌。</h3> <h3>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北擊匈奴。</h3> <h3> 長城修筑的歷史始于西周時期,秦滅六國統(tǒng)一天下后,秦始皇連接修繕了戰(zhàn)國長城,才有“萬里長城”之說。</h3> <h3>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為統(tǒng)制思想文化而制造的兩期重大事件。史稱“焚書坑儒”。</h3> <h3> 秦始皇兵馬俑,位于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qū),是我國第一批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被譽(yù)為“世界第八大奇跡”</h3> <h3>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駕崩,由少子胡亥即位,為秦二世。</h3> <h3> 公元前209年,一隊(duì)戊卒前往北部邊境,遇雨延期,按秦律,延期當(dāng)斬。于是,陳勝、吳廣于大澤鄉(xiāng)揭竿起義。</h3> <h3> 公元前207年,秦朝滅亡。</h3> <h3> 公元前207年,項(xiàng)羽和劉邦在鴻門會面,項(xiàng)羽暗中埋伏士兵準(zhǔn)備刺殺劉邦,因劉邦早有防備,提前離席,刺殺沒有成功。</h3> <h3> 公元前206年,項(xiàng)羽自立為西楚霸王。</h3> <h3> 公元前202年,漢軍包圍楚軍于垓下,項(xiàng)羽突圍后于烏江自刎。</h3> <h3>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劉邦就是漢高祖。</h3> <h3> 公元前200年,白登之圍</h3> <h3> 公元前180年一一公元前141年,漢文帝,漢景帝統(tǒng)治時期,政治清明,經(jīng)濟(jì)發(fā)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稱“文?之治”。</h3> <h3> 漢武帝是一個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實(shí)行許多重大的軍事、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措施,打敗匈努,通西域,通西南夷,平南越,東越,增置郡縣,建立了幅員遼闊的封建國家,推思削藩,酹金奪爵,進(jìn)一步削弱諸侯王的割據(jù)勢力,鞏固中央政權(quán),加強(qiáng)了政治上的統(tǒng)一。</h3> <h3>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h3> <h3>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西征。 </h3> <h3> 公元前104年,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記傳體通史,記載了從上古傳說到漢武帝期間,共3000多年歷史,該著作歷時14年才得于完成。</h3> <h3> 公元前33年,王昭君出塞和親。</h3> <h3> 公元9年,王莽篡漢,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新,西漢滅亡。</h3> <h3> 公元23年,昆陽之戰(zhàn),王莽被殺,新朝滅亡。</h3> <h3> 公元25年 劉秀稱帝,定都洛陽,建立東漢并開創(chuàng)了“光武中興”。</h3> <h3> 公元57年光武帝賜日本使者“漢委(倭)奴者王印。</h3> <h3> 公元57年班超出使西域。</h3> <h3> 公元79年白虎會議。</h3> <h3> 公元105年宦官蔡倫改良造紙術(shù),至此紙張逐漸取代了筒帛,也改變了歷史。</h3> <h3> 公元132,年張??發(fā)明地震儀。</h3> <h3>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h3> <h3> 公元200年,官渡之戰(zhàn),曹操打敗袁紹。曹操以少量士兵在官渡擊敗袁紹十萬大軍,為統(tǒng)一北方奠定了堅(jiān)實(shí)的基礎(chǔ)。</h3> <h3> 公元200年,官渡之戰(zhàn)。</h3> <h3> 公元208年,孫權(quán)、劉備聯(lián)軍在長江赤壁一帶,打敗曹操大軍。</h3> <h3> 公元220年,曹丕建魏,東漢滅亡。</h3> <h3>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h3> <h3> 公元223年,劉備病逝,劉禪繼位,吳、蜀結(jié)盟。</h3> <h3> 公元225年,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平定蜀國南方。</h3> <h3> 公元229年,孫權(quán)稱帝,建都建業(yè),國號吳,史稱東吳。</h3> <h3> 公元263年,魏國滅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