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年2月6日(農(nóng)歷臘月27日)我們一家分別從西安和北京乘飛機在澳門機場會合,開始了新年的團聚旅游,這也是我們經(jīng)歷的第一次旅游過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團聚是每個中國人過年的期盼,女兒女婿比我們早到澳門機場一個小時,他們在取行李的地方等著我們。看到他們的那一刻,我有了一種安全感。按說老公經(jīng)常走南闖北,我也不時外出,但畢竟都是在內(nèi)地。港澳雖然回歸祖國多年,但對我們來說還是比較生疏,心里總有那么一點怯怯的感覺。不是缺乏自信,畢竟是在外游歷百年以上,和內(nèi)陸還是有很大的文化差異。特別是從媒體上所見所聞,他們的語言太難懂,擔心存在溝通障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隨著出關的人群,象兒時的她跟在我們后邊一樣,用心地跟在他們身后,在機場等待銀河酒店的免費接送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來到酒店所在地,迎接我們的是水晶大堂,穿過大堂是一條室內(nèi)商業(yè)街,流光溢彩,熠熠生輝。我們隨著熱鬧的人群觀看著、震撼著,不知不覺地來到了鉆石大堂,在這里辦理了入住手續(xù),在服務員的陪同下來到了酒店入住電梯口。女兒說怎么忘給服務員小費了,這兒和國外一樣,有這個講究。望著若有所思離開我們遠去的服務員背影,心里有那么一點不安。是的,我們要入鄉(xiāng)隨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按著房卡上的樓層找到房間,打開房門,迎面是落地窗,可以俯瞰澳門半個城,特別是夜晚,閃爍的燈光如一顆顆明珠將夜空點亮,令人陶醉其中,樂而忘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酒店所在地是澳門銀河綜合度假城,有著豪華的吃喝玩樂及購物一條龍服務。身處其中,只要有錢,你想要的,在這里都能找到。如不理性,一定會讓你腰包空空,債臺高筑。等冷靜下來,恨不得剁手懲罰自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澳門的博彩事業(yè)很發(fā)達,所有酒店所在地都有賭場,他們管它叫娛樂,場面宏大,華麗的氛圍所帶來的視覺震撼,在內(nèi)地是看不到的。我們一行來到娛樂城,門口的保安先要進行安檢,然后才放進去。我象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充滿好奇,不自覺的拿手機照起相來,招來了服務人員的制止,并看著我刪掉了所拍照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開放也是賭場,人家還是有講究的,要不然怎么會隨處看到“游戲無規(guī)則”的語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銀河度假城出來,我們?nèi)チ税屠枞?。和銀河度假城一樣,這里也是吃喝玩樂和購物的天堂,只不過它體現(xiàn)的是巴黎特色。漫步巴黎人,仿佛置身于歐洲宮廷,盧浮宮的廣袤,凡爾賽的華貴,楓丹白露的富麗,已在此完全融合。最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法國埃菲爾鐵塔1:2的比例原樣打造的巴黎鐵塔,在此能感到隆隆的法式風情與浪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巴黎人的對面是倫敦人,據(jù)說它是以倫敦維多利亞車站為藍本而建。擁有宏偉的玻璃門廊、鵝卵石走道、倫敦大本鐘、水晶金殿等英倫風情的建筑和設施,在這里,有種漫步在倫敦街頭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月7日早,我們打算去大三巴牌坊。記得澳門回歸時的《七子之歌》是在那兒唱的,它曾濕潤了無數(shù)中國人的眼睛,自那一刻起,這個標志就在我的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那時我就想,如果有機會踏上澳門這塊土地,一定要去一睹它的真容。到酒店前臺打聽,才知道沒有直達的巴士,只有出租車,但大多數(shù)司機不接收線上支付。我們只好找柜員機換澳幣,由于沒有經(jīng)驗,在賭場的柜員機兌換,拜拜浪費了20元手續(xù)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乘出租來到大三巴牌坊,盡管天下著蒙蒙細雨,但牌坊前的臺階上已站滿游客,有插空拍照的、有聽導游講解的,特別是有個正拍著孩子唱《七子之歌》視頻的一家人,引來不少游客觀看。孩子的唱聲勾起很多在場人的回憶,圍觀者予以熱烈的掌聲。看來這歌聲已是家喻戶曉,聞一多先生如果地下有知一定會含笑九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三巴牌坊前身為圣保祿教堂,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于清道光年間被大火燒毀,僅余下大三巴牌坊,它是澳門的標志之一,融合了東西方建筑精華。據(jù)記載,他落成后,許多外國傳教士來到中國,在此研習中國文化,同時把西方文化帶到了中國。著名的《萬國圖》就是明萬歷年間著名傳教士利瑪竇在這里繪制,并加上中文標識送給明朝地方政府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順帶著我們?nèi)チ税拈T議事廳前地,它一直是澳門的市中心,許多慶典在此舉行,在這里可以看到許多葡萄牙風格的建筑,還有著名吃食——蛋撻和豬扒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3點,我們乘巴士經(jīng)港珠澳大橋去香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穿越港珠澳大橋,也是我的一個愿望。它是中國人的驕傲,全場55公里,形如“s”,超大的跨境、高聳的橋塔,海底隧道全長6.7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當我在電視上觀看設計者和建設者敘說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過程時,曾不止一次地為他們的創(chuàng)新和付出感動得熱淚盈眶。今天,我就要從此通過,一路上聚精會神,怕錯過任何一個畫面。那回廊似的橋梁穿海而去,那高聳的橋塔在眼前飛過,特別是進入海底隧道,我打開手機計時器,聽著秒表的走動聲,想留下我們在海底穿越時間。我曾經(jīng)坐車不知穿過多少次山海河湖隧道,唯有這一次最是激動:它是被海外媒體稱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穿行在此,能不心潮澎拜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刻我想起文天祥被俘過零丁洋時寫下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那氣貫長虹詩句,如今,后輩們在這里又譜寫了一部橋梁建筑杰作,連接港澳,打通天塹。零丁洋,無論過去和現(xiàn)在,都不乏可歌可泣的中國人和中國精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進入香港,入住在旺角的希爾頓酒店。放下行李,休息片刻,我們?nèi)チ司琵埣馍尘讝|部的維多利亞港。這里不僅有著名的濱海景觀道,還有著名的星光大道。星光大道有著名影星的簽名和掌印,是香港電影文化的象征和縮影。夜晚的維多利亞港到處是燈的世界,光的海洋,各種景觀倒影在海里象五顏六色的焰火,讓人流連忘返,欲罷不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月8日,我們?nèi)チ讼愀蹠怪行?,金紫荊廣場和香港回歸紀念碑所在地。會展中心就是當年香港回歸大典舉行的地方,前方是經(jīng)紫金廣場,右邊是永遠盛開的紫荊花,是當年中央政府贈送給香港的禮物,象征香港永遠繁榮昌盛,廣場上飄揚著五星紅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區(qū)旗。廣場左邊是香港回歸紀念碑,與永遠盛開的紫荊花雕塑相輝映。重溫當年接收大典,感受那激動人心的場面是大多數(shù)游客打卡此地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月9日,我們乘船游覽維多利亞港,仔細觀察,這里的海面沒有一座橋,連接兩岸的不是船只就是海底隧道。維多利亞港是世界上最忙碌的深水港之一,吞吐量居世界前列,為了不影響船只的通行,公交只能行走海底為水面繁忙的遠海船只讓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下來我們乘纜車打卡太平山頂,這里可以從不同角度觀看維多利亞港全景,是香港富人和超級影星的居所。他們推開窗戶,就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和撲面而來的海風,享受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山頂坐巴士回住所,一路是高大的樹木和繞藤的枝條,沒有絲毫的北方冬天之感。進入市區(qū),看見的是高聳的高樓和花花綠綠的地面巴士,坐在頂層的巴士最前方,能拍到如同在電影里看到的香港街頭一樣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月10日從香港乘船返回澳門,然后由澳門機場回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天馬不停地,海陸空穿行,終于圓了港澳之行的夢,在旅行中感受親情,體驗別樣的團圓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時候?qū)W歷史知道了香港澳門被割讓,老師說,中國近代史是一部血淚史,它充滿了屈辱,但也有可歌可泣的抗爭,中華民族是不屈的民族,被割讓的土地不管多長時間,一定能回到祖國懷抱。記得當時有人問怎么回來,老師說國家強大就可以,要我們好好學習,報效國家。后來讀到聞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相信他們一定能回到祖國懷抱,這不但是我們的心愿,也是游子們的心愿。再后來聽了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佯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留在心里的血,澎拜著中華的聲音,就算身在他鄉(xiāng)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背隽撕?nèi)外中華兒女共同的心愿。七子回歸,人心所向,就像中國人回家過年,無論前路如何艱險,也擋不住回歸團聚的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隨著港珠澳大橋的貫通,車程的縮短,將更加促進兩岸三地的交流。我想,再去港澳,線上支付將會向內(nèi)地一樣隨處可用,溝通交流會越來越方便,就像我們行走在內(nèi)地的任何一個地方。有回歸后的香港澳門不斷繁榮在先,不愁七子不團圓,大勢所趨,民心所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024年3月2日</p><p class="ql-block">文/楊淑雅</p><p class="ql-block">圖片/部分來自網(wǎng)絡</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