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2px;">“半天妖”是個很有特色的連鎖飯店,就在小區(qū)邊上。那里的魚做的很有特色,使得我這個不喜歡吃魚的人,不時去那里吃烤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半天妖”是記錄友誼的地方,記錄了我在京生活的很多故事,并且還有許多故事在繼續(xù)發(fā)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安德杰是我們小團體里最活躍的份子,不喝酒還積極張羅上飯店,吃不多少東西還樂意去自助餐,凈往有名有特色的地方進?!昂脕龈纭?,“半天妖”都是他先倡導的,還準備去電視塔旋轉餐廳,還要去嬉哈包子鋪。北京集全國的美食,吃不過來。我對“半天妖”的烤魚認象極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是安德杰前幾天傳給我的,當時他正在三亞玩,玩的挺高興,因為他本來就喜歡玩兒。過去為了生計,干過很多的活,學了很多的生活技術,種田,開工廠,也掙了一些的錢。一個農民能在二十多年前就買上了北京的住房,奮斗很成功,也很有魄力和眼力。不愧是安德海的老鄉(xiāng),真長臉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退休后哄孫子,每天都沉浸在天倫之樂當中,很是自得。哄孫子之余,個人愛好也極豐富的,吹笛子,拉二胡,唱歌,旅游,時時都這么快樂。活的真滋潤,讓人羨慕不已。他出去旅游剛一回京就張羅與朋友喝酒,他根本喝不多少酒,只是在場合上應酬,在家一口也不喝,看樣子今天喝的挺樂呵,定沒少喝。</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中間這位是段志國,是我在京結織的第一個朋友。他老家住承德豐寧,由于交通方便,距離北京又不遠,老人坐車又不花錢,他每星期都回豐寧,周五晚上一或周六早上走,下周一下午再回來。他是往返北京頻次最多的人,甚至被誤認為是河北省在京務工人員。他把老人優(yōu)待卡使用到了極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段志國當過兵,有過守邊的經歷。他有一雙好腳板,特能走路,散步一天隨隨便便也要都十里二十里的,真是太能走了。疫情其間小區(qū)封閉了,他每天都在小區(qū)里繞走,那個小區(qū)繞走一圈就兩千多步。小區(qū)建的如花園一樣,果樹雜植,花草叢生,四季常青,花開花落,季季有景。呆久了,見慣不慣,我們還是習慣的往遠處走走。段志國是我們這個小團體的向導,有他同行,我們不問路,就是根著走,反正也丟不了,他若能帶到國外才好呢,順便境外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去年秋天,段志國遇到了車禍,傷的不輕。經過幾個月的休息,身體完全恢復了,他每頓喝半斤白酒也就是談笑間。這不,老哥幾個在“半天妖”把酒言歡,祝賀志國大難的后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在右邊上的是楊新民,他是山西人,做教師的,每天總是笑呵呵的,和誰都這么和善,總是謙虛求學的樣子。他和學生相處的一定非常好。他由于常參加社區(qū)組織的活動,所以和安德杰在一起的時間多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是我們這個團體里的主要成員之一,我們一起走過了很多地方,每到一個地方他都顯得十分興奮,有他在我們隊伍里,快樂增加了許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是個辦事很認真的人,在京哄孫子,又兼做家務,買菜做飯,每天都是跑著走,有時嫌慢就騎電瓶車。我總覺得他是這組老頭之中最能干活,干活最多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熱愛旅游,每次他都參加,去哪兒都行,看啥都新奇,都激動,樣子很是有得。記得我們去張各莊銀杏林,他一路采婆婆丁,他來自山區(qū),認識很多野生植物,足見他熱愛大自然。那次去居庸關坐過了站,從下一站下車,走關溝村進居庸關,山路狹窄,林木森森,我們邊走邊嘮,新民興起,唱起了江南小調,使我們忘記了疲勞。他總是這么樂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新民是個很熱情的人,重人情,懂人情,和我有共同語言。他不喝,也不喜歡上飯店,但他幾乎每次都參加,足見他理解人情事故,怕掃了大家的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去年秋天,我決定回鄉(xiāng)。他與安德杰一路送我到北京站。我每想起兩位老弟相送,心里總是熱熱的。家鄉(xiāng)的朋友聽說此事,都紛紛舉起大姆指稱道,真是你好好朋友!我在心里稱他為楊老師,很值得我學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安德杰,段志國,楊新民,這三位都是我的好朋友,是總在一起旅游的伙伴,一塊走了五六年,走了很多的地方,結下了很深的友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他仨又聚“半天妖”,又發(fā)來照片,是氣我,是誘我。我很想念他們,爭取入冬之后去京,再聚“半天妖”。</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2px;">潘永彬2024.3.1.于海倫記。</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