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筆峰,一個耳熟能詳?shù)拿?,從全國范圍來看,至少有十幾處。作為旅游景區(qū),它們各有特色,位于祖國最南端的海南定安的文筆峰,因其獨(dú)特道教文化和海南唯一神仙羽化地而地位顯赫。</p> <p class="ql-block"> 文筆峰 有“中國五個第一,海南三個第一”,即:中國最大的道觀建筑群,中國現(xiàn)今最大的南宋風(fēng)格仿古建筑群,中國最大的供奉六十甲子的元辰殿,中國最大的觀音殿,中國最大的月老殿。海南第一風(fēng)水寶地,海南第一歷史文化名人羽化成仙之地,海南唯一被封為皇家苑囿之地。</p> <p class="ql-block">文筆峰主殿為玉蟾宮,敬奉道教南宗五世祖白玉蟾。白玉蟾是海南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文化名人、道教南宗創(chuàng)始人(北宗全真道創(chuàng)始人為王重陽)最終歸隱之所。玉蟾宮的影壁墻上有“南宗宗壇”四個大字</p> <p class="ql-block">月老殿</p> <p class="ql-block">鵲橋</p> <p class="ql-block">從峰頂俯視元辰殿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元辰殿</p> <p class="ql-block">過了南天門登上頂峰,只有三個祭壇。</p> <p class="ql-block"> 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誕生于東漢后期。道教根據(jù)我國的遠(yuǎn)古神話創(chuàng)造了諸多的神靈,逐漸形成道教尊奉的最高神,即我們熟知的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p><p class="ql-block"> 東漢道教祖天師張道陵創(chuàng)立了五斗米道,尊老子為道祖,奉老子的著作《道德經(jīng)》為最高經(jīng)典,并親自編寫《老子想爾注》,以“道”為最高信仰,將“道”和老子相提并論,宣稱即“道”是“一”,“一散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p><p class="ql-block"> 東晉的葛洪并不以老子為尊,他結(jié)合了荊楚地區(qū)有關(guān)盤古開天辟地的遠(yuǎn)古神話,推出了一位將天地萬物始祖與道教始祖合二為一的元始天王,葛洪還把遠(yuǎn)古傳說中的三皇五帝等人也都納入了這一道教創(chuàng)世的神話之中。</p><p class="ql-block"> 北朝時期寇謙之改革舊天師道,打出“太上老君”的旗號,老子作為道教教主,被尊為太上老君。</p><p class="ql-block"> 南朝陶弘景撰寫出一部道教神仙排位書——《真靈位業(yè)圖》。</p><p class="ql-block"> 陶弘景把“元始天王”排在了第一階玉清境的最高位,并改以“元始天尊”。</p><p class="ql-block">《真靈位業(yè)圖》第二階上清境的主神為“上清靈寶天尊”,第三階太極境的主神是“太極金闕帝君”,第四階太清境的主神為“太清太上老君”。</p><p class="ql-block"> 唐代,由于李姓皇帝尊奉老子李耳為自家祖宗,道教因老子而更加興盛,于是,“三清”之神遂成為道教的最高神。</p><p class="ql-block"> 宋代,多位皇帝崇道,玉皇大帝又成為特別尊奉的神靈,玉皇大帝本來是屬于三清之下的四位天帝(又稱四御)之一,以“玉皇道君”、“高上玉帝”之名排在玉清三元宮右第十一和第十九的位置。</p><p class="ql-block">因此,自從宋代開始,玉皇大帝成為民間所推崇的“天上的皇帝”,認(rèn)為他在天上的世界上統(tǒng)治著萬神。在明代神話小說《西游記》中,即描寫玉皇大帝是天上的萬神之首,就連太上老君都要聽他的。</p><p class="ql-block"> 明清時期,延續(xù)了唐宋時期的神仙。只不過,在民間又廣泛地流行著尊奉專職的神靈,比如:城隍神、土地神、灶王神、藥神、財神、媽祖等。</p><p class="ql-block"> 最流行的神靈,是佛教的觀音菩薩,道教的“八仙”之一呂洞賓及“武財神”關(guān)公 。</p> <p class="ql-block"> 游覽文筆峰最佳路線是沿著游覽車的路線步行至元辰殿,再坐車至月老殿,再坐車至玉蟾宮,在玉蟾宮處先上山登頂(老年人可以不登),返回玉蟾宮后步行下山。</p> <p class="ql-block">時間充??梢愿拦脤W(xué)健身操。</p> <p class="ql-block">游文筆峰最大收獲是弄懂了該拜的各路神仙的關(guān)系(別笑我的無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