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講好黃河故事|澠池黃河洪水石刻碑記

王陸一

文:王一博<br><br>在鄭州市惠濟區(qū)花園路與迎賓路交叉口東北側,坐落著一座造型獨特、富有黃河氣息的建筑物——黃河博物館,里邊收錄著眾多有關黃河故事的歷史文物以及老物件。<br><br>在二樓的一間名為《黃河水患》的展廳內(nèi),講解員正通過一幅幅圖片和實物,講述著黃河歷史上幾次大規(guī)模的水患。而其中,引人注目的莫過于一塊小小的石碑,被小心的用玻璃柜保護起來。講解員每每走到這里,就會向參觀者進行著如下介紹?!斑@塊發(fā)現(xiàn)于1978年在澠池縣東柳窩村的石刻碑,上面清楚的刻著幾行字,記錄1843年,也就是道光二十三年黃河水位上漲的事情,而這塊石碑則起到警示后人的作用?!?lt;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觀眾參觀石刻碑 攝于鄭州黃河博物館<b></b></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洪水刻記碑 攝于鄭州黃河博物館</font></h5> 1978年5月,洛陽地區(qū)文物普查隊在澠池縣段村鄉(xiāng)柳窩村走訪時,發(fā)現(xiàn)了兩塊記錄黃河洪水位置的石碑。其中一塊在村民張樹引住宅下方的崖上,此碑高26公分,寬20公分。楷書五行,共二十一字。碑文是:“道光二十三年,河漲至此,咸豐二年張合族修,繼先記。”<br> 這段寥寥幾句的文字向我們訴說著當年發(fā)生的故事。道光二十三年的一天,黃河水位上漲,開始淹沒黃河兩岸的村莊房屋,而居住在此地的張家族人,無奈放棄家園,開始往更高處搬遷,直到9年后(咸豐二年),張氏族人們看洪水退去,露出了原本的家園,來到最初漲水的位置,留下了這塊石碑,以警示后人。<br> 值得一提的是1979年10月,黃委會設計院在該地沿黃河兩岸設點測量,石碑處的水位高程232.3米與1956年黃委會測量該段水位數(shù)據(jù)基本一致,充分說明了這塊石碑記載的水位數(shù)據(jù)是可靠的,這對于黃河規(guī)劃設計具有重要的歷史參考價值,是黃河中下游珍貴的水文資料。<br><br>我曾以一度以為“張合族”是一個人名,后來根據(jù)石刻的文字位置以及辭海中關于“合族”一詞的解釋,我才猛然發(fā)覺這可能是張氏族人聚集全族的意思。于是,我想了很久。或許,那場洪水早已退卻,而張氏族人卻一直沒有忘記那年洪水吞沒的家園和親人,于是在族人們周年祭祖的時候,族人提議刻一塊石碑來記錄曾經(jīng)發(fā)生的事,告誡后人遠離危險地帶,避免災禍的發(fā)生。1843年的黃河水患不可謂不嚴重,水位達到了千年來的最高水位。陜縣有一首民謠,“道光二十三 黃河漲上天 沖走太陽渡 捎帶萬錦灘”。就連經(jīng)歷了鴉片戰(zhàn)爭慘敗的晚清政府此刻也不敢有絲毫怠慢,派遣欽差大臣奔赴現(xiàn)場治理水患。 時間來到現(xiàn)代,1999年因黃河小浪底庫區(qū)建立,柳窩村整體搬遷至70公里外的陳村鄉(xiāng)雍家院村,并更名為柳雍村。而那塊曾經(jīng)見證黃河水位上漲的石碑也早就被送往了鄭州黃河博物館進行保存。自此,柳窩村正式掩埋于那滾滾的黃河水中,歸于平靜。但柳雍村的群眾們卻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在黃河畔,柳雍村的村墻彩繪上,至今還保留著柳雍村從段村鄉(xiāng)搬遷至陳村鄉(xiāng)的歷史,記錄著曾經(jīng)這些黃河人的生活習慣。一名耄耋之年的張姓老人,還會經(jīng)常跟兒孫們講過去的生活以及石碑的故事。而勤勞質(zhì)樸的黃河人,在這片新土地上揮灑汗水,使該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幸福村。<br>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歷史的車輪像奔流不息的黃河水一樣向前高歌猛進,將過往的車轍痕跡淹沒于那滾滾浪花之中,然而生活在如今歲月靜好的我們,則更應該把目光投向那記錄著歷史滄桑變化的刻印上,以史為鑒,面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