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題記:一年一年歲月如梭,前輩們終將會離我們遠(yuǎn)去,百年后所有人都如同沒有來過一般,徹底塵歸塵士歸土,我們所做的只是讓記憶凝固成文字,讓后輩們銘記,讓祖訓(xùn)傳承,讓一輩人引領(lǐng)、激勵一輩人……</i></p> <p class="ql-block"> 2018年二叔寫了一篇《我們家的春節(jié)》,讓我們了解了他們那時的春節(jié),今年春節(jié)談及家譜編制過程中,很多簡單的資料因為年代久遠(yuǎn)收集困難、考證無果,所以我也想記錄一下我們這一代人眼中的春節(jié)。</p> <p class="ql-block"> 祖屋門前有三棵大樹,門口二個石凳子,進門的中堂兩邊是四個廂房,父親和三叔住前面二廂,奶奶和爺爺住后二廂,屋后是一個大院子,院子的兩側(cè)是廚房和圍墻,后側(cè)是菜地豬屋,旁側(cè)是一棵碩大的構(gòu)樹??,每當(dāng)?shù)敉昙t果,樹枝光禿禿的時候便是春節(jié)快要來臨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二叔文中的“門板宴”就是兒時記憶中的春節(jié)。</p> <p class="ql-block"> 那時最盼的就是過春節(jié),穿新衣、吃肉肉、放鞭炮??、走親戚……</p> <p class="ql-block"> 長大以后我們陸續(xù)地離開了老宅,住到父母單位的家屬區(qū),臘月二十八、二十九大家從各地回來,大人們做肉糕魚糕、杵糍粑,廚房蒸煨炸煮,香味四溢……</p> <p class="ql-block"> 大年三十,爺爺奶奶加上父親姊妹四家一起18人,中午十二點酒菜全部端上桌,放完鞭炮就開始“團年”,所有的人都必須圍著門板坐下,襁褓中的也要抱在旁側(cè),一個不缺才叫團圓,都要上桌才能團年。 </p> <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九年爺爺走后,奶奶當(dāng)年住誰家就到誰家過年三十,然后四姊妹一家一天,從初一到初四,“門板宴”也變成了兩桌,父輩們一桌我們一桌,那時吃飯討論最多的就是化繁為簡,一是團年宴的改革,二是相互空手拜年,以三叔為主的改革派呼聲最高,可“傳統(tǒng)習(xí)慣”年年說年年依舊。</p> <p class="ql-block"> 二00一年奶奶過世后,三十多人“一起過年”已經(jīng)成了一個傳統(tǒng)慣例,每一家輪著過年三十,團年宴從原來的兩桌變成了一桌,滿滿淌淌一屋子人圍著桌子或站或坐、或進或出,觥籌交錯、碗盞交響、歡聲笑語,好不熱鬧!</p> <p class="ql-block"> 吃飯時父親要商議安排春節(jié)期間大家一起走親訪友和回老家祭祖的時間,<span style="font-size:18px;">當(dāng)時覺得過年太繁瑣,打算到酒店定宴、出游過年,認(rèn)為祭拜無所謂的“大逆不道”被訓(xùn)斥了很多次。</span>現(xiàn)在想起來,<span style="font-size:18px;">每年大年初一他都要帶著我們一起到祖墳和公墓祭拜,年年</span>的復(fù)現(xiàn)也許就是將<span style="font-size:18px;">先輩的勤儉持家、團結(jié)互愛,恪盡職守,勤政廉潔,孝敬父母,一起建立小家,撐起大家的“信仰”</span>植入我們心中吧。</p> <p class="ql-block"> 近幾年父輩們都已進入耄耋之年,掌勺大權(quán)慢慢下交。</p> <p class="ql-block"> 新生代們?yōu)檫€原在外吃到的味道大顯身手,團年宴也從傳統(tǒng)的菜系逐漸變革成各自的拿手好菜……</p> <p class="ql-block"> 保留的傳統(tǒng)菜,也是切磋心得。(菜的圖片太少,來年補上)</p> <p class="ql-block"> 茶余飯后……</p> <p class="ql-block"> 晚飯后上對聯(lián),洗澡換新衣,看春晚,守歲包餃子,12點整要給長輩拜年發(fā)壓歲錢,互道新年祝?!?lt;/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1年父親走后,二叔就肩負(fù)著家族的階段性的使命。</span>去年春節(jié)他結(jié)合每個孫輩的成長之路各自寫了一幅作品送給他們,也當(dāng)作自己八十大壽禮物,希望小輩們樹立更高的人生的目標(biāo)。</p> <p class="ql-block"> 這幾年小輩們陸續(xù)走上工作崗位,我們也都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別人眼里我們雖然只是平凡普通,卻是長輩心中放出的希望和可以收回的依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曾經(jīng)的我們以為帶著夢想就可以仗劍天涯,現(xiàn)在回想起來既有少年時的熱誠和愚昧,也有成年后的智慧和妥協(xié),長輩的身教言傳,讓我們更寬容的去理解這個世界的復(fù)雜,</span>身處曲折和搖擺時更多的是告誡自己該如何自知、自省和自處……</p> <p class="ql-block"> 如今小輩們分散在全國各地,以后他們都會有自己的歸宿,若干年后的團年會如何我不知道,但牢記傳承守護“孝為先、誠為本、勤為尚、和為貴”的家訓(xùn)是每一代的責(zé)任和使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希望小輩們有志有識有恒,象書中所說:一棵樹搖動另外一棵樹,一朵云帶動另外一朵云,每一代人都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每個人的生命之光都盡可能得多彩絢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