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2月回國,朋友精心按排了一次從云南昆明至大理、騰沖、瑞麗和芒市之旅,盡管只是短暫的一個多星期旅程,這次云南之行無疑為我的人生旅程添上了精采的篇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從廣州飛至昆明大約2個半小時。下機后,朋友直接帶我們?nèi)チ耸兄行模伊艘患沂煜さ牟宛^吃過橋米線。過橋米線,是滇南名吃之一,位列云南十大名吃之首,相傳發(fā)源于云南蒙自,至今已有三百余年歷史。這是自已有生第一次在云南吃正宗的過橋米線,味道確實不錯。</p> <p class="ql-block">飯后,又去了附近茶文化城(茶葉批發(fā)市場)品賞云南名茶:普洱茶。普洱茶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普洱茶和熟普洱茶之間在外形上不同,功效作用方面也不同。品賞著生茶和熟茶,聽著茶店老板的講解,增長了對普洱茶的認知!</p> <p class="ql-block">隨后,我們?nèi)ゴ浜i。翠湖是位于昆明市中心城區(qū)的一個湖泊,圍繞其建設(shè)有翠湖公園,被譽為鑲嵌在昆明城的綠寶石。湖泊北鄰圓通山,東接五華山,水體面積約15公頃,海拔1890米,因其八面水翠,四季竹翠,春夏柳翠,故稱“翠湖”。</p> <p class="ql-block">翠湖內(nèi)部建有多個景點,為昆明市內(nèi)居民與游客熱衷到訪的公園之一,自1985年以來,每年冬天有成千上萬只北方飛來的紅嘴鷗抵達該湖,“翠湖觀鷗”也逐步發(fā)展為熱門的旅游項目。</p> <p class="ql-block">2016年10月,翠湖被評選為全國3A級景區(qū),并于2020年4月與云南陸軍講武堂聯(lián)合申報成為4A級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坐落于翠湖附近的云南陸軍講武堂,又稱昆明講武堂,是中國近代一所著名的軍事院校,原是清朝為編練新式陸軍、加強邊防而設(shè)的一所軍事學(xué)校。建立時與天津講武堂和奉天講武堂并稱三大講武堂,后與黃埔軍校、保定陸軍軍官學(xué)校齊名。歷屆畢業(yè)生中,有些后來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成為解放軍的重要將領(lǐng),如朱德、葉劍英等。</p> <p class="ql-block">晚餐,朋友點了一些當?shù)氐奶厣?,如象牙菜炒火腿、乳餅夾火腿、野菜煎蛋、烤鴨(當?shù)匾环N小體型的鴨子)等,這些菜都是我們第一次品嘗,很有特點。</p> <p class="ql-block">次日,我們一早驅(qū)車前往了大理。大理距昆明350公里,大約需4小時左右的車程。</p><p class="ql-block">大理市是中國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一個縣級市,也是大理州的州府,位于中國云南省西部,地處云貴高原,蒼山之麓,洱海之濱。</p><p class="ql-block">大理曾經(jīng)是大理國的都城,歷經(jīng)了316年后,在元憲宗三年(1253年),被忽必烈親征所滅。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朝為便于統(tǒng)治,在押赤城(又名中慶路,今昆明市)設(shè)置了云南行省,同時設(shè)立大理府及太和縣,隸屬于云南行省。從此云南的中心城市便由大理轉(zhuǎn)移到了昆明。</p> <p class="ql-block">首先我們造訪了崇圣寺三塔。崇圣三塔是一座規(guī)模宏偉、風(fēng)格獨特的佛教寺廟,也稱得上是云南古代悠久歷史與燦爛文化的象征,同時也是在中國南方最為古老和宏偉的古建筑之一。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組成,呈鼎立之態(tài),遠遠望去,雄渾壯麗,是蒼洱勝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這里前臨碧波千頃且寬闊的洱海,背依雪巒萬仞且雄偉的蒼山,古廟間巍然矗立著三座俏麗的寶塔,撐天拔地,如此巍峨的氣勢吸引了不少前來崇圣三塔旅游觀光的游人。</p> <p class="ql-block">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尋塔,為方形16層密檐式塔,底寬9.9米,高69.13米,塔頂有銅制覆缽,上置塔剎,與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相傳建于南詔保和時期,近年來曾在塔頂發(fā)現(xiàn)南詔、大理中時期的重要文物600余件。</p> <p class="ql-block">后區(qū)則是被譽為“漢傳佛教第一寺”的崇圣寺。歷史上的崇圣寺始建于唐代開元年間,經(jīng)歷代擴建,氣勢雄渾壯麗,到宋代大理國時期達到了巔峰,因此,大理國也被譽為“妙香佛國”。當時的崇圣寺也是全東南亞唯一一個開過金光的佛寺,被譽為“佛都”,據(jù)說大理國22位國王中有9位在崇圣寺出家為僧。</p> <p class="ql-block">現(xiàn)今所看到的崇圣寺重建于2005年。</p> <p class="ql-block">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可以說影響了一個時代,其中,金庸先生所著的《天龍八部》中的天龍寺原型就是崇圣寺。</p> <p class="ql-block">作為大理國的古都,游客來訪這里,逛古鎮(zhèn)是必不可少的項目。大理古城西側(cè)是巍峨壯麗的蒼山山脈,東側(cè)是遼闊無際的洱海。</p> <p class="ql-block">走進大理古城,您會發(fā)現(xiàn)這里的街道是典型的橫貫式布局,而此處的建筑風(fēng)格也頗為別致、獨特,都是同一種顏色的青瓦屋面,而城中的地面也都用大型的石板拼砌而成,特色鮮明、風(fēng)格古樸典雅,這也是大理古城自己獨有的風(fēng)韻。</p> <p class="ql-block">在歷經(jīng)了多年的修正后,現(xiàn)在的大理古城已逐漸恢復(fù)了古時候的舊貌,走在這里,仿佛跟隨著歷史的足跡回到了從前,而這里也成了國內(nèi)少有的保存最為完整的白族民居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城中游客絡(luò)繹不絕,人們在此可以逛商店、游覽民居、品嘗街邊小吃、到寺廟膜拜,景點可謂是一應(yīng)俱全,也因此吸引了眾多前來大理游玩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古城內(nèi)東西走向的護國路,被稱為“洋人街”。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館、咖啡館、茶館及工藝品商店,招牌、廣告多用洋文書寫,吸著金發(fā)碧眼的“老外”,在這里流連躑躅,尋找東方古韻,漸成一道別致的風(fēng)景。</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臨,古城換上了華麗的盛裝。霓虹燈閃爍,投射在古老的建筑上,營造出一種夢幻般的效果,古城的夜晚更加迷人多彩。燈火輝煌的古鎮(zhèn),閃耀著無盡的魅力和誘惑,令人難以忘懷。</p> <p class="ql-block">次日,我們從大理古城出發(fā)去了洱海。</p><p class="ql-block">洱海古代文獻中曾稱為“葉榆澤”、“昆彌川”、和“西洱河”,位于云南大理郊區(qū)。洱海是大理“風(fēng)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空中俯瞰,洱海宛如一輪新月,靜靜地依臥在蒼山和大理壩子之間。</p> <p class="ql-block">洱海共有三島、四洲、五湖、九曲,湖水清澈見底,自古以來一直被稱作“群山間的無瑕美玉”。洱海,雖然稱之為海,但其實是一個湖泊,據(jù)說是因為白族百姓沒有見過海,為表示對海的向往,所以稱之為洱海。</p> <p class="ql-block">在大理洱海,你可以看日出,賞日落,藍天綠水,云淡風(fēng)輕,著實是個適合發(fā)呆的愜意之地。</p> <p class="ql-block">喜洲古鎮(zhèn)東臨洱海,西枕蒼山。喜洲是重要的白族聚居的城鎮(zhèn),這里有著保存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從布局上看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格局。這些民居雕梁畫棟、斗拱重疊、翹角飛檐、門樓、照壁、山墻的彩畫裝飾藝術(shù)絢麗多姿,充分體現(xiàn)了白族人民的建筑才華和藝術(shù)創(chuàng)造力。</p> <p class="ql-block">喜洲鎮(zhèn)中心——四方街,是由店鋪圍成的小廣場。這里豎著一座石坊,是近年來修建的“文明坊”。這個地方原來的石坊叫“題名坊”,是明代鎮(zhèn)上出了幾位進士之后建的,那時候凡是在科舉中取得功名的村民都可以把名字刻上。</p> <p class="ql-block">逛古鎮(zhèn),少不了當?shù)靥禺a(chǎn)小吃。在朋友的建議下,我們品賞了喜洲涼粉、喜洲粑粑、木瓜水米涼蝦、烤乳扇等,口味確實很特別。</p> <p class="ql-block">歷史上喜洲鎮(zhèn)是南詔的軍事重鎮(zhèn),文化比較發(fā)達,曾為國家輸出了許多社會各界的知名人士。過去喜洲的工商業(yè)也比較發(fā)達,曾是云南的商貿(mào)中心之一。</p> <p class="ql-block">喜洲鎮(zhèn)內(nèi)的嚴家大院是一座有多院套連起來的深宅大院。</p> <p class="ql-block">走進翹角飛檐高大繁復(fù)的大門,是“三坊一照壁”的院落,有照壁字畫,花木搖曳,令人滿目生輝。進了過廳是“四合五天井”的大院,有漏角、天井,四通八達,仿若迷宮。曲徑通幽之后,又是一個“四合五天井”的大院,最深的后院則悄然佇立著一棟西式風(fēng)格的別墅洋房,完全采用現(xiàn)代建筑形式,內(nèi)設(shè)地下室、陽臺、走廊、落地玻璃窗,四周花木盆景,環(huán)境幽雅別致。雖經(jīng)歲月的洗滌,紅色的朱漆門窗,大理石雕刻的白色圍欄仍不失其當年的風(fēng)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古鎮(zhèn)的</span>轉(zhuǎn)角樓(楊如軒宅)是一幢獨具特色的古老建筑,依稀記錄著喜洲古鎮(zhèn)的過往故事;是一個復(fù)古懷舊的地方;是人們打卡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隨后,我們又去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洱海東北岸的</span>雙廊鎮(zhèn)。它是一個比大理古城還要美麗,還要清凈,還要鳥語花香的一個古鎮(zhèn)。它的地理位置也特別好,有蒼山在旁,洱海在側(cè);有著“大理風(fēng)光在蒼洱,蒼洱風(fēng)光在雙廊”的美譽。這里還是舞蹈藝術(shù)家揚麗萍的故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沿著古鎮(zhèn)小街,一路輾轉(zhuǎn)來到了太陽宮和月亮宮(圖中是太陽宮臨海的一面)。太陽宮是由舞蹈家楊麗萍在2000年修建的住所,建造耗時5年,在建造過程中,設(shè)計師將白族民居建筑特色與楊麗萍的個人審美融合在一起,打造將建筑藝術(shù)、空間藝術(shù)與生活藝術(shù)融為一體的建筑。2017年,楊麗萍為了支持大理洲政府對于洱海保護,將太陽宮改造成為一個可供社會大眾公益參觀的藝術(shù)空間。距離不遠的月亮宮還是由楊麗萍私人擁有,不對外開放。</p> <p class="ql-block">我們旅程的下一站是騰沖,從大理開車至騰沖大約4小時左右。</p><p class="ql-block">騰沖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西南部,西部與緬甸毗鄰,是著名的僑鄉(xiāng)、文化之邦和著名的翡翠集散地。騰沖氣候?qū)儆跓釒Ъ撅L(fēng)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每日陽光燦爛,這里森林密布,到處青山綠水,景色秀麗迷人,有傣、回、佤、白等多個少數(shù)民族。</p> <p class="ql-block">來到騰沖,我們首先參觀了古老、美麗、安靜的小鎮(zhèn) — 和順。和順小鎮(zhèn)距離騰沖市三公里處,古鎮(zhèn)里有一座座古剎、祠堂和明清古建筑;處處可見有賣火山石的、翡翠的、花環(huán)的店鋪。</p> <p class="ql-block">和順古鎮(zhèn)是云南著名的僑鄉(xiāng),六百多年來,中原文化、西洋文化、南詔文化、邊陲文化在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獨特的僑鄉(xiāng)文化和馬幫文化,使和順成為云南省四個典型的生態(tài)文化村之一。</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我們?nèi)胱〉拿袼迣﹂T的一農(nóng)家餐廳用了午餐。堂內(nèi)設(shè)施雖間陋了些,菜肴也不那么講究,但味道還算不錯。其中有檸檬魚、辣子雞、大救駕(圖中,從左至右第二)。特別是“大救駕",現(xiàn)已成為騰沖最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按缶锐{”還有個有趣的傳說:在明末清初的時候,南明朝永歷皇帝逃難至滇西騰沖,疲憊饑餓之時,吃到了一戶農(nóng)家由餌塊、火腿、雞蛋、青菜等搭配炒制的菜肴,贊不絕口地說:“炒餌塊救了朕的大駕”,由此這道菜便被命名為“大救駕”。</p> <p class="ql-block">午飯后,繼續(xù)漫步在古城街頭,感受古鎮(zhèn)那份獨有的深厚文化與歷史底蘊。</p> <p class="ql-block">和順圖書館是中國最大的鄉(xiāng)村圖書館之一,于1924年由華僑集資興辦,為中國傳統(tǒng)的樓房建筑,前置花園,美觀素雅,圖書館中藏書萬余冊,其中尤以許多古籍最為珍貴。</p><p class="ql-block">1938年,在建館十周年之際,建成一幢五開間中西合璧式主館屋和中門一座,并舉行了隆重的館慶。編成《和順圖書館十周年紀念刊》一冊,國內(nèi)外名人學(xué)者胡適、王云五、熊慶來、龔自知、李根源、李曰垓、周鐘岳等題詩、題詞。</p> <p class="ql-block">牌樓式大門上藍底白字“和順圖書館”匾額由和順清代舉人張礪所書寫;二門上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和順圖書館”匾額由胡適先生所題寫。</span></p> <p class="ql-block">古鎮(zhèn)的著名景點:“雙虹橋”。雙虹橋在和順鎮(zhèn)村頭前的小河上,兩座石拱橋像兩條彩虹似的跨在河上,故名雙虹橋。橋畔綠柳成蔭,橋下群鴨戲水,好似一幅田園風(fēng)光。</p> <p class="ql-block">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命藍玉、沐英攻大理,分兵鶴慶、麗江、金齒(今保山)?,F(xiàn)在和順的寸,劉、李、尹、賈數(shù)姓祖先就是重慶巴縣從軍而來,以后軍屯和順。明朝正德年間(1500年左右),和順稱“陽溫墩”鄉(xiāng)。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徐霞客游騰沖,記為“河上屯”。</p> <p class="ql-block">在和順古鎮(zhèn)中,最與眾不同的建筑,就是寸氏宗祠。寸氏宗祠是和順古鎮(zhèn)的標志性建筑,也是騰沖寸氏宗族的象征。寸氏宗祠的大門最具地域特色,在全國民居中獨樹一幟。寸氏宗祠大門從使用的材料、外形都是標新立異,典型的南亞風(fēng)格,洋氣十足,造就了中外合璧的經(jīng)典。</p> <p class="ql-block">宗祠大門外的月臺左右兩邊,分別立有一根高達兩丈多的石柱旗桿,上有兩層方斗。在等級森嚴的封建時代,是有嚴格規(guī)定不能越矩,由于在明清兩朝,寸家不僅先后獲取功名的有兩百多個秀才文武生,4個舉人,并于光緒乙未年還出了一個進士,故按律允許懸兩斗,其他宗祠則無此殊榮。</p> <p class="ql-block">“和順小巷”沿古鎮(zhèn)三合河而建,是和順古鎮(zhèn)的重要景點,保留了許多古跡和古建筑,是騰越文化、和順文化的縮影。和順小巷里有:大馬幫博物館、滇商館、走夷方館、和茶坊、皮影館、木雕館、古法造紙館、翡翠大王家鄉(xiāng)及總兵府等。走入和順小巷,就仿佛穿越了歷史的時空隧道。</p> <p class="ql-block">和順小巷內(nèi)最真實的文物古跡應(yīng)數(shù)總兵府,與和順濕地、田園、荷塘毗鄰。這是清末騰越鎮(zhèn)總兵張松林的府邸。張松林深受朝廷器重,被誥封一品振威大將軍??偙ㄓ诠饩w末年,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建筑,鏤空雕刻非常精細,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p><p class="ql-block">這座總兵府原來是在騰沖市區(qū),2006年才被景區(qū)開發(fā)商柏聯(lián)集團搬到和順來的,現(xiàn)在成為柏聯(lián)酒店。</p> <p class="ql-block">原木色的復(fù)古裝潢、典雅的桌椅、鮮艷的紅燈籠,開在和順小巷的麥當勞褪去了現(xiàn)代的裝扮,多了幾分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就來到了野鴨湖。<span style="font-size: 18px;">野鴨湖</span>是騰沖市和順古鎮(zhèn)近幾年打造的一個人工湖,它三面環(huán)山,四周翠綠,湖堤上古榕樹參天蔽日。野鴨湖的水來至龍?zhí)度宄和噶?。野鴨湖給寧靜的和順古鎮(zhèn)增添了又一份靈秀。</p> <p class="ql-block">傍晚,我們回到旅店,圍坐在茶桌旁,欣賞著朋友的茶藝,品嘗著當?shù)氐牟枞~,望著窗外安靜秀麗的古鎮(zhèn),令人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在騰沖的第二天,我們又去了騰沖火山熱海景區(qū)?;鹕綗岷N挥隍v沖縣城西南20公里,面積約9平方公里,較大的氣泉、溫泉群共有80余處,其中有14個溫泉群的水溫達90℃以上,到處都可以看到熱泉在呼呼噴涌。世界上有溫泉的地方很多,但像騰沖熱海這樣面積之廣、泉眼之多、療效之好,實屬罕見。</p> <p class="ql-block">騰沖熱海青山環(huán)抱,北起硫磺塘,南接松山箐,東到忠孝寺,西連芭蕉園,面積約9平方公里的范圍內(nèi),各種地?zé)峋坝^類型豐富。開發(fā)了大小滾鍋、哈麻嘴、美女池、獅子頭、珍珠泉、鼓鳴泉、懷胎井、仙人澡堂及澡堂河瀑布等十余個景點。</p> <p class="ql-block">在這些地溫泉群中,聲威最壯的當推“大滾鍋”。這是一泓經(jīng)過了人工巧妙“包裝”暗含八卦玄理的八角形沸泉,池廣約10平方米,深約1.5米,水溫最高可達98℃。由于水溫極高,時常有附近村民及游客將其當廚房里的“鍋灶”用,或宰雞、或殺豬,或煮雞蛋,就地取沸水,十分便當。我們也試著煮了一串雞蛋,吃起來與一般雞蛋無異,并無硫黃的異味。隨后,我們又去山頂上的騰沖熱海溫泉泡了溫泉浴,緩解一下旅途疲勞。</p> <p class="ql-block">結(jié)束了騰沖旅程后,我們又繼續(xù)前往瑞麗。瑞麗市是中國西南邊陲重要口岸城市,擁有按照“境內(nèi)關(guān)外”模式實行特殊管理的邊境貿(mào)易區(qū),也是重要的珠寶集散中心。到達瑞麗后,我們首先去了“一寨二國”公園。</p> <p class="ql-block">“一寨兩國”公園位于中緬邊境71號界碑旁,國境線將一個傣族村寨一分為二,中方一側(cè)的稱為銀井,緬方一側(cè)的稱為芒秀。原來寨中的國境線以竹籬、村道、水溝、土埂為界,寨子居民可隨意穿行,他們語言相通、習(xí)俗相同!疫情后,邊界豎起了鐵柵欄,兩邊的居民不可以隨意進出了。</p> <p class="ql-block">一寨兩國水井。</p> <p class="ql-block">一蕩兩國,坐上去輕輕一蕩,便可瞬間“出國”。</p> <p class="ql-block">與布島族婦女合影。<span style="font-size: 18px;">布島族婦女脖子上套著銅圈,以長頸為美,是世界上罕見的、人數(shù)極少的一種民族,其奇特的習(xí)俗聞名于世。布島族并不是中國56個民族之一,他們大多生活在</span>緬甸。</p> <p class="ql-block">中午吃的手抓飯很有特色。手抓飯是傣族的特色美食,戴上一次性的手套抓吃,配上微甜糯香的米酒,一掃路途的辛苦,太美味了!</p> <p class="ql-block">飯后,我們又去了瑞麗翡翠交易市場參觀,它是云南最大的翡翠交易市場。這里的馬瑙、翡翠玉器種類之多,看的人眼花撩亂。當然價錢也不菲,上好的玉鐲幾十萬元,甚至幾百萬。</p> <p class="ql-block">在瑞麗住了一晚,第二天,我們又驅(qū)車前往芒市。</p><p class="ql-block">芒市,傣語稱“勐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首府,地處云南省西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東南部。</p> <p class="ql-block">到達芒市后,我們直接來到了著名的勐煥大銀塔和大金塔景區(qū)。</p><p class="ql-block">云南德宏芒市勐煥大銀塔和大金塔可以說是兩座相互陪襯,彼此互補的佛塔。它們坐落在相鄰的兩座山峰,金光閃閃,銀色燦燦。它們都屬傣式佛塔,外形酷似,大金塔屬空心佛塔,大銀塔屬實心佛塔。一金一銀,更能顯現(xiàn)出芒市壩子綠色滿野,金銀滿地,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勐煥大金塔位于芒市城區(qū)的雷牙讓山之巔,海拔1079.6米,傳說釋迦牟尼生前轉(zhuǎn)世為金雞阿巒時曾生活于此。原雷牙讓山佛塔毀于1942年抗戰(zhàn)時期,芒市市區(qū)的勐煥大金塔也毀于1966年,之后決定將兩塔合一重建(2004),定名為勐煥大金塔。</p> <p class="ql-block">金塔的對面是勐煥萬佛銀塔,建造于2010年。大銀塔的周邊的建筑主要是以傣族的文化為主,在這里不僅可以看到佛手的雕像,還有植物的雕像,如東京蓮、貝葉中、三角梅、文殊蘭等等。這些都是以大自然的植物為模板而進行創(chuàng)作的雕像。進入金銀塔內(nèi)部參觀是需要買門票的,由于時間關(guān)系,我們沒進銀塔景區(qū),只是在進口處拍了些照片。</p> <p class="ql-block">我們只在芒市逗留半天,參觀完金塔、銀塔后,我們就繼續(xù)開往沙溪古鎮(zhèn)。由于下錯了一個出口,我們在大山里轉(zhuǎn)了半天,直至晚上8點多才到達<span style="font-size: 18px;">沙溪古鎮(zhèn)。</span></p><p class="ql-block">沙溪鎮(zhèn)位于云南省劍川縣東南部,距縣城32千米,地處大理、麗江、香格里拉三大旅游區(qū)之間,東南與洱源縣交界,西北與劍川縣彌沙、羊岑、甸南相鄰。</p> <p class="ql-block">沙溪古鎮(zhèn)是國家歷史文化名鎮(zhèn),古鎮(zhèn)上的寺登街是世界紀念建筑遺產(chǎn)和茶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沙溪古鎮(zhèn)是一個縱貫2500多年古道歷史、生生不息的古道重鎮(zhèn),是中國西南地區(qū)“活的樓蘭”,是一部凝固的茶馬古道歷史,是研究茶馬古道歷史的“活”標本。</p> <p class="ql-block">不同于其它我們造訪的古鎮(zhèn),沙溪是一個沒有世俗喧囂浸染、古老寧靜穿越了茶馬古道千年歷史的小鎮(zhèn),猶如它的名字一樣,這里古老的土木結(jié)構(gòu)建筑上斑駁的沙土墻面,延伸的沙石古道小徑,像陳舊的古畫,散發(fā)出泛黃的顏色與味道。</p> <p class="ql-block">沙溪阡陌縱橫、溪河相間、青山綠水,一派田園古國景象;它能夠滌蕩人們心中世俗的煩悶,融入隔世的靜謐、安詳之中。</p> <p class="ql-block">沙溪作為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特別是唐宋以來,隨著劍川境內(nèi)及周邊彌沙傍彌潛井、沙追井、喬后井、諾鄧井和蘭坪啦雞井等鹽井的先后開采,沙溪古鎮(zhèn)成為了離這些大鹽井最近的集市,官府為了增加稅收并保證馬幫運輸?shù)陌踩珪惩?,在通往沙溪的四面山頭古道上設(shè)關(guān)卡、哨所。</p> <p class="ql-block">沙溪寺登街位于沙溪壩子中部,坐落在黑潓江西岸鰲峰山北端“鰲頭”所在的緩坡之上,是沙溪的一塊風(fēng)水寶地。明代以來隨著沙溪茶馬古道商貿(mào)經(jīng)濟的繁榮,使寺登街形成了以興教寺、魁閣帶戲臺為中心的四方街交易區(qū),周邊以前鋪后店建筑為主的商貿(mào)古集鎮(zhèn)。</p> <p class="ql-block">沙溪的核心與靈魂是寺登街,而寺登街的核心與靈魂是興教寺與古戲臺,它們是密宗阿吒力文化與儒家文化在沙溪對抗時的產(chǎn)物。興教寺是我國目前保存規(guī)模最大、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佛教密宗“阿吒力”寺院。</p> <p class="ql-block">沙溪寺登街區(qū)域是茶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有完整無缺的戲院、客棧、寺廟、寨門,使這個連接西藏和南亞的集市相當完備,并于2002年入選值得關(guān)注的101個世界紀念建筑遺產(chǎn)名錄。</p> <p class="ql-block">從歷史穿越回來,再賞當?shù)孛朗场V形?,我們在一家馬登火腿店吃了午飯?;鹜仁沉嫌玫氖侵Z頓火腿,既可蒸熟了吃,又可生吃,生吃的口感相對好一些。菜肴還包括有著當?shù)靥厣某椿ㄐ耐炼蛊?、粉蒸魚和雞爪。</p><p class="ql-block">諾頓火腿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特產(chǎn)的一種火腿。它是以當?shù)赝霖i為原料,采用傳統(tǒng)工藝制作的,因其獨特的風(fēng)味和高品質(zhì)而聞名。諾鄧火腿的制作歷史悠久,與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和傳統(tǒng)手藝密切相關(guān)。</p> <p class="ql-block">茶馬古道的輝煌早已淹沒于歷史長河之中,但人類文明的腳步還在繼續(xù)。結(jié)束了八天的云南之行,其人文地理景觀和美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盡管還有許多地方有待去探索!</p>